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再来看桂陵之战,桂陵之战的开头和刚平之战很相似,也是由赵魏战争所引发,但是这次出兵援助赵国,夹攻魏国的国家从一开始就不止一个楚国,还有秦国(可能秦楚曾经事先约好过,不象刚平之战,由于秦献公回国之前对魏国有过承诺,所以秦国无法参与刚平之战).魏国的盟国韩国在战争前期则没有参战,这样,就形成了赵,秦,楚三国和魏交战的局面,虽然魏国是强国,但是以一敌三,很难说它占据着很大优势,所以我们看到,楚国在出兵不久占领一些零星的魏国边境地区后,就停止了前进,没有象刚平之战一样全力攻击,深入敌境,特别是在齐国也参战,并在桂陵大败魏国后楚国的动作更加保守。后来,韩国加入战争,和魏国一起发起反攻,在襄陵击败齐国,前351年,齐国只好请楚军主将景舍为中间人,向魏国请求和解.这说明,由于楚军在大部分时间里采取消极旁观的态度,它和魏国的关系还比较友善.整场战争中,楚国都在近距离密切监视着交战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楚国主要防范的是魏国获胜后进一步坐大,当魏国不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楚国就不会下决心大举卷入战争.

马陵之战是由魏国进攻韩国而引发,魏国和它的主要盟国一开始就闹翻了,不久,就形成了魏国被西面的秦国,北面的赵国,南面的韩国,东面的齐国四面围攻的局面,而且第二年在马陵,庞涓率领的主力军被齐国消灭.显然,这场战争中的力量对比对魏国很不利,它取胜的希望比较小,楚国也就没有参与这场战争。有这样的闲功夫它还不如乘着各国混战,没有精力关注楚国的机会,去攻击越国,多捞一点实际的地盘和好处.

继续讨论:(附录:垂沙之战的经验教训)

前334年,魏国和齐国在徐州相王,由于韩国此前已经和魏国缓和了关系,这时赵国一个国家不得不抵挡齐魏两国的攻击,毫无疑问它不是对手,仅仅齐国就比赵国强大一截,北方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楚国马上跳了出来,就在徐州相王的同一年,楚王亲自率兵进攻齐国,并在徐州击败齐军,不久,秦国也出手了(也许事先楚国和秦国有过约定),徐州相王后的第二年,秦国迫使魏国割让阴晋,再过一年,从前332-330年,秦国连续进攻,占领魏国的河西之地.从总体来看,天下形成了齐魏和秦楚赵两大势力互相对抗的格局.但是,紧接着前329年张仪来到秦国,并且受到秦惠王重用,张仪的战略完全改变了秦国的外交方向,秦国不仅不再帮助楚国,反而掉过头来帮助魏国在陉山击败楚国,同时秦国还进攻赵国,楚赵一方因此陷入劣势.前325年,赵将韩举在平邑被齐国打败,赵将赵护也被魏国的公孙衍打败.直到两年后的五国相王,天下大局才再一次发生转变.

可以看出,从刚平之战开始,楚国的策略一直都是和弱国站在一起对抗更强的国家.刚平之战是三晋联盟开始出现裂痕的标志性事件,所以楚国可以联合三晋国家中较弱的赵国对抗最强的魏国,那么在刚平之战以前,三晋联盟还比较团结巩固的时候,楚国又是怎么做的呢?一般来说,楚国是和姻亲之国秦国联手,夹击三晋联盟,虽然不是每次,但是也经常看到,三晋联盟往西边攻打秦国的时候,楚国从南边向三晋联盟发起攻势;三晋联盟往南边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国又从西边开始向三晋联盟发起攻势.可见秦楚之间是有一些默契和约定的.秦楚联盟的力量比不上三晋联盟,败仗居多,但至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牵制三晋联盟,防止它过快扩张的作用.

继续讨论:(附录:垂沙之战的经验教训)

在战国时代,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原因,顶尖强国一般都出在农业最发达的黄河流域,比如魏国,秦国,齐国,赵国,都曾经强大一时,楚国位于长江流域,它充当一个外部平衡手的角色,努力保持黄河流域各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战略选择,回顾过往,它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丹阳-濮水之战尘埃落定后,战胜国秦国的实力开始超过战败的齐国,秦国的战略形势明显也比齐国有利的多.楚国于前304年抛弃两强中相对较弱的盟友齐国,投向相对较强的秦国,怎么看也不符合传统的战略方针.秦楚联盟无疑比韩魏强大,楚国有可能从战争中获得一些好处,但是这些只是短期好处,楚国这个时候决定重现秦楚联盟,帮助秦国,秦国将强者愈强,黄河流域各国的势力平衡被严重破坏,从长期来看,这样做对楚国有好处吗?为了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这是楚国犯的第一个错误.

继续讨论:(附录:垂沙之战的经验教训)

2.楚国进行外交政策转变的时机不对.丹阳-濮水之战后,齐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周边敌国林立,楚国是它在七雄中的唯一盟国.没有了楚国,还有哪个国家算的上是对齐国有用的盟国呢?附庸国当中,宋国已经叛离,中山国正遭到赵国进攻,自身难保,难道齐国可以依靠小小的卫国吗?(鲁国和齐国的关系进入战国以后一直比较冷淡).楚国撕毁盟约,让齐国感到极度孤单,外部形势越发糟糕,而且楚国投靠的正是造成齐国困难局面的主要敌人秦国,所以楚国的这一看似常见的外交转变,对齐国来说简直就是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在已有的伤口上又撒一把盐,从此齐国给楚国狠狠地记上了一笔仇.历史上,齐国和楚国之间向来没有什么明显矛盾(它们曾经为争夺莒国开战,但那已经是130年前的事情了),如果不是楚国在前304年的行为给齐国留下难以忘怀的不良印象,齐国不大可能做出决定,在打击秦国之前首先给楚国一个严重的教训。

韩魏连一个秦国都未必打的过,楚国加入秦国一边,它们的劣势更为突出,韩魏和楚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非常紧张,现在,它们认为楚国是在借助强国的力量欺凌弱国,性质很恶劣,对楚国的不满情绪持续高涨,楚国已经成为韩魏心目中的死敌国家.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1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1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