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现在再来回答前一个问题,秦国扣留楚怀王,除了和楚国结仇以外,对它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在秦楚关系极差,楚国已经多次因为秦国的背叛而严重吃亏的背景下,楚怀王还情愿来到秦国和谈,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楚国到现在仍然有人相信秦国,认为秦楚关系的困难是暂时的,秦楚关系仍然有救.鉴于秦楚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亲戚关系,这种想法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不仅在楚国,在六国当中恐怕有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问题在于,秦国现在并不希望大家继续持有这种想法。

继续讨论:

甚至,秦国还希望大家的想法正好完全相反,它希望大家这样想:秦楚关系现在已经恶化到了不可弥补的程度,它们不是亲家,而是真正的仇敌.因为孟尝君逃出秦国之后,三国同盟对秦国的进攻紧锣密鼓,迫在眉睫,秦国早前就经过评估认为,这场战争本方获胜的机会很小.现在,秦国需要在短时间内想出最有效的办法,做出最大的努力,才有一线指望在最后关头化解危机,避开战争。想来想去,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可用.垂沙之战期间,秦国曾经通过攻击楚国,和三国同盟站在同一战线的办法,在当时成功的化解了同盟对秦国的敌意.于是现在秦国又故技重施,再次公开伤害楚国,在天下人面前清楚证明秦国和楚国已经彻底没有情分可讲,剩下的只有仇恨.这就是秦国万般无奈中的最后选择.

可是这次情况比上次更加严重,扣押孟尝君的行为直接得罪了齐国,秦国需要把事情做的比上次更有力,更决绝,更深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再次对三国同盟产生同样作用.秦国知道,各国人民的普遍印象是秦楚亲密友好,这个印象是三百年的历史所造成的,是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彻底破除的.要破除这个印象,只有用一个新的,耸人听闻,过目难忘,让人难以忘怀的印象去代替它才行.秦王亲自用外交文书邀请楚王来商讨结盟,然后把楚王扣押下来,要挟楚国方面割让领土,否则就不放人,一个国家作出这种和绑架犯勒索赎金的手段一模一样的事情,是否算得上让人印象深刻,足以取代以前的那个普遍印象呢?

继续讨论:

秦国的预计是正确的,这件事发生后,各国人民,包括楚国人自己在内,关于秦楚关系的记忆就只剩下仇恨了,之前300年的姻亲关系几乎完全被遗忘.取而代之,秦楚是世代仇敌的印象变的越来越牢固.楚国和韩魏的敌对关系持续了很久时间,它们也是世代仇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秦国还希望达到一个附带效果,削弱韩魏对秦国的敌意,它们在三国联军中的表现不那么积极的话,秦国受到的总体压力就可以减轻.

但是秦国的期望最终落空了,三国同盟对秦国的战争还是最终爆发.是的,秦国的行动证明孟尝君的预言完全错误,秦楚两国并没有勾结起来,祸害天下,它们反而成为死敌.其实,孟尝君当时那样说是有一些夸大秦国对齐国威胁的目的,秦齐之间并不接壤,相隔遥远,如果秦楚不结盟,秦国对齐国不会造成任何可见的威胁(当时秦国正在进攻韩魏,它不可能联合韩魏).如果不把秦楚视为一体,看做一个势力,孟尝君又能有什么办法说服国内官员们把秦国当作主要敌人呢?他只能这么说:秦国联合楚国和丹阳-濮水之战中联合韩魏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付齐国.

继续讨论:

可惜,就算秦国再次用行动证明孟尝君对形势判断的巨大错误,也没用了.因为现在孟尝君完全掌控着齐国的对外政策,没有齐湣王的插手,秦国做什么都是白费力气.

前面我说齐湣王派孟尝君去秦国是调虎离山之计,可能有些人觉得我的结论纯属猜测,有些过于阴谋论,齐湣王是国王,齐国权力最大的人,对付手下大臣他用的着这些手段吗?这里再解释一下我的思路.回顾以往,前320年秦国发兵进攻齐国,前312-311年秦国在丹阳-濮水之战中击败齐国.实际上,自从前329年张仪开始在秦国掌权,制定了以齐国为主要敌人的战略计划后,秦齐关系就只能不断恶化.而在张仪之前,由于秦齐在地理上距离遥远,两国基本上没什么来往。在前301年垂沙之战期间,秦国开始联络齐国,表达和好的意愿,前300年齐湣王就派孟尝君去秦国结盟了.也就是说,两国过去从来没有什么交情,而且30年来关系紧张,20年来两次交战.却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决定结盟,这个决定是否太快了点?就象两个以前从来不认识的男女,只接触了几天就领结婚证,举行婚礼,是否有点太急切仓促了呢?

继续讨论:

还有,孟尝君是齐国丞相,地位最高的官员,和秦国结盟,其实不需要这么高层级的官员去做使者,派出孟尝君这个大人物,是否太过隆重了?赵国派到秦国的使者楼缓,他在赵国的地位远没有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高,一样很好的完成了使命,被秦国奉为丞相达几年时间.而且,孟尝君自从政以来一直都持有坚定的反秦立场,他是前往秦国办理秦楚结盟这件事的合适人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甚至我们可以说他是最不合适的人选。

既然孟尝君一直坚定的反对秦国,他去秦国就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另外,秦国是个众所周知的虎狼之国,不可信任,它和齐国之间又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过往交情.泾阳君是宣太后的儿子,秦昭王的弟弟,把他留在齐国,既可以给孟尝君加一层安全保障,又可以给秦齐联盟的稳定性加一层保险,不知道齐湣王出于什么心理早早地把他放回去的呢?他干嘛对待秦国这么推心置腹,这么相信秦国的人品?我们可以想见,泾阳君回到秦国的那一天,就是秦国开始对孟尝君动歪脑筋的那一天。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1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1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