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继续讨论:

二。楚系外戚有更好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技巧。

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是纯暴力的一刀一枪,互相拼杀来决定胜负,开动头脑,运用巧妙的技术和手段才是获胜的关键。一般来说,楚系外戚比秦人掌握了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在需要运用智力的场合具有优势。而且楚系外戚来自东方国家的贵族家庭,他们可以通过秦国本土政界人物不具备的两个渠道,学习到更多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技巧:从家族先辈一代代遗留下来的传承当中,和从更发达的历史记载当中。秦惠王有计划的扶持魏系外戚以制衡楚系外戚,部分原因是由于魏系外戚同样来自外国,智力水平,政治经验和技巧和楚系外戚不相上下。

从一开始,秦惠王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衰弱的秦国王族势力身上,后来的秦王和楚系外戚争权夺利的时候也是一样,比如秦昭王依靠的人主要是范雎,赢政依靠的人主要是李斯和赵高,他们都没有办法去依靠王族自身的力量。

继续讨论:

齐楚两国的外戚家族在国君的扶植下成长,抵消了部分同姓王族的权力。那么,这件事是否标志着齐楚长期以来反对异姓贵族掌权的传统国策已经被遗忘,或者是被主动放弃了呢?是否说明齐楚两国的国君已经不再对出身异姓贵族的人保持警惕呢?其实不是的,关键点在于,这两国的外戚可以说是异姓‘家族’,但不能说是异姓‘贵族’。

楚国的李氏兄妹从赵国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楚国,他们显然不是楚国贵族。赵国的贵族应该姓赵,李氏兄妹在赵国的时候应该也不是贵族,从未受过贵族式教育,所以他们和楚国贵族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分歧较大,关系冷淡。他们在楚国不能借助自身强大的家族背景势力,获得的权力完全是楚考烈王赐予的,对楚考烈王来说,李氏兄妹几乎不存在威胁,这是楚考烈王选择李氏兄妹作为扶植对象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继续讨论:

齐国的君王后家族是不是贵族呢?应该也不是。君王后的老家在莒城,远离齐国都城,她的父亲太史敫的职位和司马迁一样,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中层官吏,没有证据表明君王后出身于贵族家庭。关于君王后的有些历史记载比较奇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是这样说的:

“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

奇怪的地方在于,君王后的父亲被称为太史敫,敫是他的名字,但太史是他的官职,不是姓氏。君王后也是直接用太史敫女来称呼,没有提到她的姓氏。后来,君王后的族弟后胜长期担任手握大权的齐国丞相,后胜这个称呼中,后字表明他是君王后的弟弟,胜是他的名字,也没有提到他的具体姓氏。

继续讨论:

如果只有一个人有名无姓,还可以说是史家不小心遗漏了,三个人,也就是这一家人中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所有人,全都有名无姓,未免凑巧的有点过分。所以我猜测,君王后的家族实际上和齐国王室同姓的,也姓田。齐襄王和同姓的君王后结婚,违背了‘同姓不婚’的古代传统观念,所以他动用国家行政力量隐瞒下君王后家族的姓氏。

必须说明,这事完全是我的个人猜测,战国时代留下来的历史资料非常稀少,在缺乏确实证据的情况下,不少地方都需要用凭空的猜测去补全,对我的猜测大家可以自己选择信或者不信。

不过,即使君王后是姓田的,也不意味着她的家族是贵族,因为齐国姓田的人很多。田氏家族篡夺了姜氏家族的政权后,有一段时间他们对自己的统治能否持续下去非常担心,为了加强统治基础,田氏开始想方设法地大量增加本族的人口。战国初期,田常杀死齐简公后掌握了齐国大权,他曾经想出如下奇招: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子长七尺以上为后宫,后宫以百数,而使宾客舍人出入后宫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余男。”《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继续讨论: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田常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姬妾达一百多人,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入后宫,不加禁止。到田常去世的时候,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

可见,为了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后代人口,田氏几乎是不择手段,甚至除了直系嫡传以外,姬妾生下的旁支庶子有没有田氏血脉已经无所谓了,而且他们确实达到了让齐国姓田的人数目暴涨的目的。逐渐的,齐国出现一种现象,田氏家族人口越来越多,似乎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君王后真的和我的猜测一样是姓田的,她也不一定和王室家族有着血缘关系,即使她和王室家族有血缘关系,他们血缘上的联系应该也是非常淡薄的,双方结亲其实并没有任何实质妨害。但是,‘同姓不婚’毕竟是一个广泛传播的古老观念,公开违背这一观念在舆论方面是很难听的,对性格古板的人来说特别难以接受。君王后成为尊贵的一国王后,她的父亲太史敫却终身不愿见女儿,除了不满意君王后当初背着他和太子法章私通以外,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在内。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1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