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继续讨论:(附录:楚国的两大难题)

作为政治上的对手,公叔座突然表扬吴起出人意料。原因在于,石门战败后,魏惠王对公叔座已经非常不满。为了挽回魏国的国际声誉和自己的声誉,证明自己不是无能之辈,公叔座决定亲自上前线去指挥军队作战。接下来的战斗对魏国,对公叔座都非常重要,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正名之战,公叔座又身为魏国丞相,我们可以进行推测,他亲自指挥的这只部队应该是魏国当时能够调集的最强大,最精锐的一只主力部队,而魏

国最精锐的一只部队里理所应当的包括魏武卒。后来公叔座又说过,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吴起训练的好,吴起已经走了20多年了,哪只部队还能让人强调是他训练的呢?魏武卒。所以,九成九的可能性,公叔座率领的是一只包括魏武卒在内的魏国精锐主力部队。手里有了这样强大的军队后,公叔座果然取得一举击败韩、赵联军的战果。进行战役总结的时候,公叔座不把胜利归功于自己,而是归功于吴起,他的这句话很谦虚,但同时也让人觉得未免有些缺乏底气和自信。

后面的事实证明,他的谦虚和不自信是有道理的。就在这一年,秦献公发现三晋国家又闹翻了,他马上派出秦军,再次进攻少梁,公叔座率领他刚刚取胜,士气已经恢复的军队迎战,结果,魏军完全失败,公叔座自己也被生擒活捉,成为魏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敌军俘虏的丞相,有可能也是到当时为止战国七雄各国中第一个被俘虏的丞相,至少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国家的丞相比公叔座更早被俘的事例。

继续讨论:(附录:楚国的两大难题)

秦献公流亡魏国的时候曾经得到公叔座的善待,所以没过多久公叔座被放了回来,但是魏国国际声誉的损失却没法挽回了。这边刚发生魏国被秦国打的大败的事情,那边周王就开始兴高采烈的去给秦国庆功,他尽其所能的褒奖秦国,还封秦献公为霸主。周现在只是个极其弱小的国家,它都敢公开的幸灾乐祸,在天下人面前给‘第一强国’蹬鼻子上脸,可见魏国这次惨败造成了多么不利的影响。

魏国有没有因此强硬的报复周呢?报复不了秦国难道还报复不了周国吗?没有。魏国接下来的反应是,把都城从靠近秦国的安邑迁徙到远离秦国的大梁。结果魏国遭到许多国家的嘲笑,在他们看来,魏国这是害怕秦国,怕到要灰头土脸的搬家。

继续讨论:(附录:楚国的两大难题)

秦献公离开魏国回秦国的时候承诺过,只要魏武侯还活着,他就不会攻打魏国。魏国是公认的第一强国,秦国则一贯被认为是个弱国,所以秦献公这一隐含着威胁的承诺当时没几个人在意。等到魏武侯去世,魏惠王上台后,秦献公就象他说的那样开始发起对魏国的攻击。令人大跌眼镜,魏国的表现就好象它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加上赵国才能堪堪挡住秦国,没有赵国是帮助它就会被打的大败,一系列战争下来,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正好相反。

其中,丞相公叔座在应对秦国攻势期间采取的措施,显得手忙脚乱,毫无章法,最后是连遭惨败。即使是他击败韩、赵联军的那一场胜仗,也是值得商榷的。来自秦国的外部威胁还没有消除的时候,他就选择和韩、赵两国开战,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而且赵国刚刚大力援助过魏国,这种做法也不仗义。魏惠王即位以来,三晋关系一度好转,在洛阴韩魏联军协同对付秦国,还有赵国积极出兵帮助魏国摆脱困局,都说明韩、赵两国在魏国新君上任后,有重新巩固三晋联盟的意图。但是公叔座突然向他们开战,再次对彼此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破坏,八年之后,魏国一意孤行的行为终于引发桂陵之战。

继续讨论:(附录:楚国的两大难题)

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级官员,战国时代的丞相权力是很大的。不过,权力大责任应该也大。如果说魏国建国以来的几十年,是国力不断发展壮大,蒸蒸日上的阶段。到公叔座做丞相的26年,魏国则明显进入了一个国力不断衰落,每况愈下的阶段,前361年迁都大梁到达了衰落的顶点。这26年,对外战争方面,魏国遭到不少大败,而且有越往后越频繁的被打败的趋势。外交方面,魏国的两个盟友离心离德,三晋联盟逐渐解体。内政方面,公叔座没能防止因为权力斗争引起的内乱,甚至也没能想出办法减轻内乱的严重程度。

公叔座接手的魏国有着第一强国的底子,应该说起初他手里握着的是一副好牌,却被打出这么烂的结果,显然他的技术比较糟糕。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老臣,长辈,魏惠王要照顾他的面子,他早应该被撤职了。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