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继续讨论:(附录:一个和秦国相反的国家---齐国)

PS:商鞅变法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词,为了方便,我也经常用这个词,但这个词用多了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好象商鞅是一个有主见,有自主性,自决性,有一整套自己的策略的人。其实,商鞅变法中的绝大部分措施都是由秦孝公来决定的,商鞅只是听命行事。准确地说,齐威王改革应该和秦孝公变法进行对比,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大家以后看到我用商鞅变法这个词语,可以自己把它脑补成‘秦孝公-商鞅变法’,这样就不会有误解了。

继续讨论:(附录:一个和秦国相反的国家---齐国)

秦国的斩首授爵制,如果把它移植到齐国,会不会让齐国人变的勇于公战?我想是不会的。齐国风行的是另外一套规则:施与-回报机制。什么叫施与-回报机制?田氏家族向老百姓施与好处,老百姓们就支持它上台,成为新的齐国统治者,这个就是施与-回报机制。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课本里冯谖劝孟尝君的故事,冯谖劝说孟尝君的主要内容,是让孟尝君免除他的封地,也就是薛城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所有债务。后来孟尝君和齐王的关系严重恶化,双方政治斗争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孟尝君当然斗不过齐王,他回到薛城避难,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把薛城从齐国分离出来,变成一个实际上的独立小国。令人惊奇的是,这种事情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孟尝君的独立小国很快就站稳脚跟。他当初免除债务,给了老百姓好处,这是一个‘施与’,所以大家后来都回报了他。

就算冯谖自己,也是在孟尝君给了他足够多的好处,比如吃饭有鱼可吃,出门有车可坐,老母还替他抚养之后,才开始给孟尝君出主意,想办法的。

继续讨论:(附录:一个和秦国相反的国家---齐国)

史书中还有一个背景接近的故事。孟尝君任齐国宰相时,一次他的侍从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税,三次往返,结果一次也没把租税收回来。孟尝君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魏子回答说:“有位贤德的人,我私自借您的名义把租税赠给了他,所以没有收回来。”孟尝君听后发了火一气之下辞退了魏子。几年之后,田君甲劫持了齐湣王,湣王便猜疑是孟尝君策划的,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书给湣王申明孟尝君不会作乱,并请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于是在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此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湣王为之震惊,孟尝君乘机推托有病,要求辞官回到封地薛邑,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如果不是因为有人回报以前的恩德,孟尝君难以逃脱齐王的控制。

施与-回报机制和斩首授爵制都重视物质利益,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施与-回报机制是事先给好处,然后得到好处的人才会回报你。斩首授爵制是先干活,然后根据干活的成绩来决定赏罚。齐人对利益的计算远比秦人精明,在没有确定得到足够利益之前他们是不会在战场上拼死战斗的。人命只有一条,一场战役通常是由许多场战斗组成的,今天你砍了两个人头,明天你有可能就战死了,那你前面按规定应该获得的奖赏还有意义吗?等于什么实质性的好处都没有得到,就白白地替人卖命。

继续讨论:(附录:一个和秦国相反的国家---齐国)

秦国人通过斩首获得的爵位只能自己拥有,不能传给子孙。对重视家庭的齐人来说,这种死了之后就收回,家人不能长期获益的奖赏,其价值大大降低了。

齐国是个富裕的国家,稷下学宫里很多学者‘不治而议论’,成天高谈阔论,什么事都不用做,国家给他们发的工资却是县长级别的。孟尝君养了几千门客,他们的吃,穿,住,各种待遇都和孟尝君自己一模一样。齐国足够富裕,足够养活许多不工作的人,而且这些学者和门客们也不用上战场(他们都属于韩非子所说的五蠹)。和秦国每个人都必须种田糊口,都必须去打仗大不相同。在齐国人看来,秦人是越穷越革命,为了一些谈不上丰厚的奖赏就搭上自己的性命,实在是不值。要让富裕的齐国人卖命,价格可不低。

继续讨论:(附录:一个和秦国相反的国家---齐国)

斩首授爵制在齐国是不可能有什么前途的。生命是最大的利益,把利益计算的比谁都清楚的齐人不会轻易出价。其实,在战争当中,不仅是单个的齐人,作为集体的齐国算盘打的也是叮当响的。他们制定作战方案就象做生意,总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好处。比如,齐国强大的时候,他们和秦国一样,想方设法地对外扩张,但他们的扩张方式和秦国完全不同,秦国是长期作战,一点点地,耐心地去蚕食对手的领土,齐国则是集中所有兵力,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一口把对手整个的吞掉。

一旦下定决心进攻燕国,齐国马上派出了‘五都之兵,北地之众’,基本囊括了全国的军队。后来齐国灭宋的时候,也是倾巢而出,以至于‘虚北地而行其兵’,连和燕国接壤的边防军区部队都被调走了。就这样齐湣王还怕兵力不够,另外从燕国抽调两万军队助战。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