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继续讨论:

张仪的战略谋划,或者说战略计划,如果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感觉并不复杂。他把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分门别类地进行区别对待。韩魏两国是朋友,是想方设法结盟的目标;齐楚两国是敌人,是尽全力打击的目标;剩下两个国家,对赵国要友好相待,对燕国要给予帮助和支援,防止燕国被齐国所吞并。前329年,张仪来到秦国,当时秦国刚刚收复河西不久,正在顺利地向魏国其他地方进行蚕食和扩张,占领了不少城池。张仪一来就对秦惠王说,打住,不能再继续攻击下去,不仅如此,还要把已经占领的一些领土还给魏国。进攻魏国不符合张仪的整体战略计划,所以必须立即停止。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秦国减缓对相邻三晋国家的攻势后,可以隐藏它所拥有的雄厚军事实力,和扩张领土,一统天下的野心。实际上,在张仪执政时期,秦国原本是一次也不想和三晋国家开战的。不过,在新三晋联盟联合起来首先攻击秦国后,秦国不可能不发动一些反攻作为报复。直到最后,张仪发现所有的友好交往方式都不起作用,而且燕国的局势越来越恶化,齐国的吞并行动迫在眉睫,已经没有时间可以耽误,这才开始强化对三晋的攻势。

继续讨论:

可见,张仪时期秦国和三晋之间打的战争,都是迫不得已的行为。胡萝卜没有效果,那就只能用大棒了。不过,即使在一些大的战役中获得胜利,秦国也一般不会去借机占领三晋国家的大片土地。一旦双方关系好转,秦国还把占领的部分土地还给对方。造成的结果是,10多年里秦国完全没有往前推进。比如,张仪和三晋打最后几仗,岸门之战,赵庄之战的时候,攻占的城池名为蔺和曲沃,这些城池实际上早在张仪刚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被占领过了。

张仪始终守住了一个底线,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可以暴露出秦国的军事实力,但一定不能暴露秦国向东方扩张领土的野心。有些人可能会问,秦国在秦惠王时期扩张到那么多地方,河西700里地,汉中600里地,义渠25城,巴蜀两国的全部土地,秦国的总面积增加了两倍,怎么还能让其他国家觉得秦没有扩张野心呢?攻占河西的战争是为了收复秦的固有领土,大家都理解这是必要的,除此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些发展水平很低,默默无闻的边缘地带,在这些地方的扩张行为对六国的心理触动很小,不会因此产生多少畏惧秦国的情绪。

继续讨论:

张仪费尽心思地把秦国的实力和野心掩盖起来,有必要吗?我认为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尽量减弱三晋国家所感受到的来自秦国的威胁,来自齐国的威胁才会显得特别突出。我们想想,张仪为了和韩魏两国结盟,做出了很多友好表示和极大的让步,但他也最终花了15年时间,还依靠一些运气才达到目标(燕王哙把国家禅让给大臣是一个匪夷所思,百年难遇的偶然事件)。

如果他不做这些事情,而是大肆向东方扩张,那么,即使齐国灭燕让韩魏感觉到了威胁,他们也不会和自己又害怕又厌恶的敌人秦国真正结盟。顶多就是象前320年那样,允许秦军通过自己的国土去进攻齐国。可是,前320年的战争已经证明,穿越其他国家,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作战,如果没有途经国家的真心诚意的支持,秦军的战斗力是难以得到保障的。战斗力减弱以后,秦军不大可能完成击败齐军主力,接着把齐军赶出燕国的艰巨任务。

继续讨论:

张仪的韬光养晦政策,同时也有效地转移了齐国的注意力,使它对来自秦国的攻击防范不足。齐国本身的强大实力,因为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已经众所周知了,秦国很早就重点针对齐国制定战略。但是,齐国却不清楚秦国到底有多少实力。秦惠王时代刚开始时,齐国心目中秦国的形象和商鞅时代一样,是个弱国;在公孙衍打败魏国,收复河西后,开始认为秦国具备一定实力;前320年,秦国进攻齐国的军事行动被击败,齐国又认为秦的实力不过如此;秦国在第一次合纵攻秦战争中完败新三晋联盟,震惊了天下各国,齐国也开始有部分人警惕和正视秦展现出的雄厚国力。比如孟尝君,他制定了一个专门对付秦的国家战略。可惜的是,齐国对秦的防范意识来的太晚,防范程度也不够高,孟尝君新提出的战略没有来得及形成大多数人的共识,没能扭转齐国30年来固有战略形成的强大惯性。齐国还是按以前的计划发动灭燕战争,导致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在丹阳-濮水之战中吃了大亏后,齐国才猛然发觉,原来秦国有这么强大,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不过这个时候才后悔已经晚了,秦国已经抢占先机,对齐国实现了战略压制。我们知道,齐国的最终衰落是因为它后来灭掉宋国,招致五国联合伐齐和乐毅连下齐70多城。齐国为什么会冒然地去灭宋?因为它原本向北发展的计划失败了。在前面的附录中我分析过,进攻其他方向对齐国来说其实都不怎么合适,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在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又始终不愿意放弃扩张的欲望,齐国因此做出了灭宋这个错误的,冒险的决定。

继续讨论:

乐毅伐齐,手下军队是来自燕国,如果不是秦惠王时期秦国出了大力气帮助燕国复国,乐毅率领的燕国军队是不可能出现的。复国以后,燕国一直对曾经灭掉自己国家的齐国怀抱着不可磨灭的仇恨,励精图治,积攒力量想报复齐国,齐国周边的战略环境恶化了。还有,五国伐齐的时候,秦军充当了其中的主力军。齐国灭宋的最初起因,也是来自丹阳-濮水之战期间宋国对齐国的叛变行为。所以,总结下来,齐国的衰亡,至少有一半原因和秦国有关,很多原因都可以追溯到秦惠王和张仪的身上。

这就不象上一个强国魏国变成弱国过程中,遭遇到的那些关键性失败,和秦国基本拉不上关系。后来新崛起的强国-赵国的衰亡,那完全就是秦国造成的了,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秦国的实力增长,它对其他国家命运的影响在加大。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