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继续讨论:

不过,攻占河西地区是个例外,因为秦国并不把河西看成是魏国领土的一部分,它认为自己是在收复以前的固有国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话用来形容张仪现在的心情真是非常的合适。本来他已经准备打包走人了,现在却沉浸在繁忙的,紧要的工作当中。看起来一切事情都在按照张仪当初刚到秦国的时候所设想的计划进行。和韩魏的结盟顺利达成,和前320年的那一次不同,这次,韩魏两国是完全真心的投入了秦国的怀抱。韩国把太子仓入质于秦,第二年,魏襄王入秦和秦惠王在临晋相会,魏王按照秦王的意见,立了亲秦的公子政为太子。

张仪发觉自己的运气不错,即使在齐国吞并燕国这个问题上,机会也依然存在。齐军进攻燕国之初,燕国人出于对本国统治阶层的不满,对齐军表示热情欢迎。“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几乎是打开大门来欢迎齐军,使得齐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燕国全境。但不久之后,齐军就又犯了它的老毛病--军纪很差。他们在燕国土地上到处烧杀抢掠,按照孟子的描述,“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结果是“燕人畔”,到处都爆发了针对齐国占领军的游击战争。燕人的反抗证明齐国在燕国的统治远未稳固,外部诸侯国的干涉和燕国内部的反抗合力,是有机会再把齐军赶出去的。

继续讨论:

这些干涉的外部诸侯国里如果加上赵国,那就更有把握了。齐国灭燕之后,对赵国形成了多面夹击之势,南面的齐国本土,北面新吞并的燕国领土,中间的中山国也属于齐国势力范围。可以说,齐灭燕,受到最直接,最严重威胁的就是赵国,齐军可以从漫长边界线上的许多地点攻入赵国境内,赵国的防御体系是顾此失彼。赵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传统上一向比较恶劣,因此,当赵国的老朋友韩魏两国去劝说赵国也加入它们和秦国组成的三国同盟时,它们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样就能组成更为强大的四国同盟。

它们出乎意料的失败了。硬脾气的赵国愿意加入三晋联盟这种相对平等的联盟,却不愿意听从其他强国的指示,加入模式为强国领导弱国的不平等联盟。何况秦国不久前还在向三晋各国发起战争,函谷关,修鱼,赵庄之战,赵国都被秦所击败,这个时候投靠秦国很容易被天下人看作三晋国家全部被迫屈服于秦的强大武力。赵武灵王宁愿单独承担风险,也不想再和它所认为的韩魏两个软骨头同进退了。

继续讨论:

韩魏两国竭力争辩,它们都有自己的理由。韩国说修鱼之战被斩首8万多,其中大部分是韩国士兵,韩国当时没有屈服于秦。魏国说丢掉焦和曲沃两个城池不是重大损失,魏国还能承受,它们和秦的结盟并非是由于在秦的武力威胁下低头,而是为了对付实力暴涨的齐国。这些理由没能说服赵国,无论是投靠齐国来对付秦国,还是投靠秦国来对付齐国,在赵武灵王看来都是低声下气依附强国以求自保的懦弱行为,三晋有三个国家,加在一起还不能靠自己去反对齐国吗?为了争取齐国帮助自己抵御秦国,魏国曾经单方面解散新三晋联盟,完全抛弃了两个传统盟友,赵武灵王对魏国的这个自私决定感到非常寒心。发生了这种事情韩国还跟随着魏国,韩国也因此被赵武灵王认为是一个没主见的国家。懦弱,自私的魏国,懦弱又没主见的韩国,赵国已经失去了对它们基本的信任,甚至开始蔑视它们。

赵国不加入自己的联盟,秦国方面有些惋惜,但也不是太在意。赵国是个脾气倔强的国家,想驯服它很难,秦国早有预料。而且如果赵国也加入联盟,秦国的手下就有了三个国家,它们历来习惯于一起行动,容易形成共识,秦国想指使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思行动就不会那么轻松了。所以张仪当初制定的战略里面,努力争取的目标只有韩魏,不包括赵国。

继续讨论:

韩魏两国都选择依附于秦国,可能觉得最郁闷的是公孙衍。他的主张一贯都是联合三晋国家来反对秦,如果三晋敌不过秦国,再依靠齐国的力量继续反秦。这样他就能完全破坏张仪先与韩魏联盟,然后再共同反对齐楚的战略计划。韩魏一旦和秦站在一起,公孙衍就英雄再无用武之地,十多年来大部分时间他都有效地达到阻止张仪的目的,现在却只能宣告功败垂成,从此他销声匿迹了。和公孙衍联手的孟尝君田文,他的魏国丞相位置也不可能再坐不下去,只好回到了齐国。

说起来,张仪和孟尝君两个人可以说是观点相似,目标相反。张仪把齐国视为秦的最大敌人,孟尝君也把秦国视为齐的最大敌人;张仪看到秦国如果不联合韩魏,就打不到齐国。孟尝君也认识到齐国如果不想法联合韩魏,就打不到秦国;所以,张仪曾经到魏国做丞相,采取行动联合秦魏两国共同对付齐国。孟尝君也曾经到魏国做丞相,试图联合齐魏两国来共同对付秦国。不同的是,齐国灭燕这一突发事件成就了张仪,挫败了孟尝君,不过他没有放弃,后来孟尝君在齐国做上丞相,执掌大权后,他还将继续坚持推行自己的战略计划。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