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继续讨论:

为了争取齐国的支持,魏襄王开始重用田需(从名字看可能是齐国人),并且逐步剥夺公孙衍的权力。公孙衍也知道,自己在魏国快呆不下去了,留在这里会吸引秦国和张仪的仇恨,魏襄王不希望接下来秦国为了报复三晋的联合攻秦,发动大反击的时候,把主要进攻目标放在魏国身上。还有,作为合纵联军的总指挥,公孙衍也需要对战败负责。所以,公孙衍决定离开魏国,跑到韩国去。但在离开前,公孙衍还做了一件事,他给魏襄王推荐了一个新的丞相人选,齐国贵族出身的孟尝君田文。从孟尝君后来的行事来看,他是一个有着反秦思想的人,这样即使公孙衍自己不在魏国了,魏国也会继续与秦为敌,而且也不违背魏襄王交好齐国的意图。

齐国很快同意了和魏国化敌为友,前316年孟尝君来魏国做了丞相。但在此之前,齐国提出一个条件,它不允许三晋联盟继续存在下去。魏襄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好不容易才重建起来的三晋联盟,迅速地终结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能出现在历史上。是魏国联合韩赵两国一起,主动攻秦,惹恼了秦国,在战败后,它却为了自己的安全拆散了联盟,不负责任地抛弃了韩赵两国。由于魏国的位置处于韩赵两国中间,它不去帮助韩赵,秦国后来进攻的时候,三个国家都只好各自为战。赵武灵王对魏国非常失望,从此之后,它越来越注重内部挖潜,通过改革来增强赵国的实力,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赵国对与魏国结盟,最好再加上韩国,大家共抗外敌的想法大大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三晋联盟的记忆也逐渐淡化。

继续讨论:

新三晋联盟迅速和彻底的战败,使得三国内部主张以维持这个联盟作为基本外交政策的人都失去了底气。可能有人会质疑,这些人重建三晋联盟的决策是否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就是不切实际的呢?回答这个疑问,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前提:

首先,新三晋联盟建立的时候,它的外部环境相比以前的旧三晋联盟是有很大差别的。位于它两边的齐国和秦国,已经比战国初期的时候强大多了。新三晋联盟刚一成立,就必须在西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两强夹击的情况下想法生存下来。而在这个时候,三晋中的核心国家魏国,经过一连串战败,它的实力比起战国初期却要衰落的多。此消彼涨,联盟和对手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继续讨论:

其次,新三晋联盟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但三个国家加在一起,仍然有着令人忌惮的广大土地和众多人口,有潜力在将来成为秦齐两国近在身边的强大对手。虽然现在秦国和齐国今非昔比,实力已经大大增强了,新三晋联盟难以恢复到以前相对于它们的那种非常明显的优势,但只要这个联盟一直存在下去,三个国家能够团结起来,在战场上的配合逐渐变的熟练,它们的总实力至少可以起到有效阻碍秦齐两国对外扩张的作用。

新三晋联盟如果能够长期存在下去,互相支援,使得周边强国的攻击和破坏起不到效果。然后再励精图治,增强国力,慢慢出现一个可以代替以前魏国作用的,新的核心国,比如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那对周边国家来说就是历史重演了。秦国还记着当初在三晋联军的进攻下丢失河西领土的遭遇,齐国还记着曾经被三晋联军多次攻入齐长城的惨痛经历。为了防止这些局面重新出现,从长远来看,秦齐两国都不可能允许三晋联盟站稳脚跟,然后有机会恢复战国初期的强势地位。

继续讨论:

所以,新三晋联盟刚一成立,就面临着难以对付的强大对手和它们强烈的敌意,联盟的生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这一点,联盟的领导人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它们被自己账面上所拥有的庞大国土和众多军队所迷惑,低估了将要遭遇到的困难,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策。

比如,联盟成立刚一年,它们就发兵进攻秦国。即使魏襄王一即位三晋联盟就马上宣告重建成功,那也只是达成了政治上的协定。它们的军队在一起共同训练的时间肯定是少于一年时间,这点时间应该是远远不够的。韩,赵,魏三个国家的军队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在一起并肩作战,它们之间的配合早就生疏了。古代在战场上指挥军队只有金鼓旗号等几种简单的方式,靠这些方式统一指挥来自几个不同国家,平时的战斗风格和习惯差距很大的联军,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还没有熟练的统一指挥和协调行动的情况下,操之过急的发动战争,自然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