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继续讨论:(附录: 谈谈申不害)

如果说申不害十几年都没有发觉魏惠王的险恶用心,还大力帮助潜在的敌人,算是很无能的话,韩昭侯的表现也一样无能。是韩昭侯提拔和重用了申不害,长期支持申不害的决策,申不害所犯的主要错误他都没能避免。韩昭侯被认为无能,韩国就会丢面子,所以韩国对这件事情并不想公开。

魏惠王的做法用现代话来说叫做‘杀熟’。这不是光彩的事,说出去对魏国的国际形象没什么好处,所以魏国也不想多提这件事。双方当事人都不愿意闹大,所以申不害的真正错误在历史记载中也就逐渐淡化,销声匿迹了。

继续讨论: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魏襄王即位,新官上任三把火,魏襄王点的火看上去很不小。当初的五国相王事件,在发生的时候就象是一个笑话,但是它也不能说对魏国一点好处都没有,起码魏国和赵国的外交关系因此改善了,再加上魏国和韩国的关系早已重归于好,这就为三晋联盟的重建创造了条件。魏襄王不象魏惠王那样有着战争原罪,所以他一即位,新三晋联盟就正式成立,而且三晋国家都同意将它们的军队集结在一起组成联军作战,由魏国丞相公孙衍做总指挥。这就比魏惠王倡导组建的五国同盟有实质意义的多了。

为了向天下各国展示新三晋联盟的力量,第二年,前318年,联盟就向秦国发动了战争,这是史书上第一次正式的合纵攻秦行动。名义上,参加合纵联军的还有楚国和燕国,楚怀王还做了纵长,也就是合纵各国的最高领导,但实际上真正出兵的只有韩,赵,魏三国。燕国和秦国隔的很远,没有任何的领土争端,燕国的王后易王后还是秦惠王的女儿,它和秦国的关系是良好的,自然不会去进攻秦国,燕国名义上参加合纵行动只是顾着五国相王的情分,不愿意驳了三晋各国的面子而已。同样参加过五国相王的中山国连这点面子都没有给,它可能是因为和赵国的矛盾难以化解,这个时候已经和赵国闹翻,重新回去做齐国的附庸国了。四年后中山国响应齐国的号召,一同去进攻燕国,可以证明双方的关系回到了五国相王以前的惯常模式。

继续讨论:

至于楚国,经过五国相王事件,他总结出一个经验,虽然一个松散联盟中可以有众多国家参与,加在一起显得势力强大,但并不等于这个联盟的实力就一定真的强大。秦国和齐国两大强国不会允许身边出现一个难以控制的强权,现在已经不是战国初年了,新三晋联盟能否在秦和齐的夹击下生存下来都是个问题。如果能够生存下来,楚国乐于见到北方出现秦,齐,新三晋联盟三大势力彼此牵制和抗衡,互相消耗对方实力的局面。所以,楚怀王同意合纵军队借助楚国和自己的旗号来壮大声势,但他对三晋国家的支持也仅仅限于这方面了,楚国的兵士一个也不会加入这场战争。

三晋真正的盟国,不是燕国和楚国,而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义渠国。秦惠王以来,义渠国屡遭秦国军事打击,被迫称臣,秦国没事就跑到义渠的牧场上去烧杀掠夺一番,义渠和秦之间的矛盾很深。公孙衍看到了这个机会,他预先派使者和义渠王联络,说是,秦没有外来威胁时,会不停地欺负你们;秦有外来威胁时,就会说好话,送礼物来拉拢你们。我们的大军将会在某个时刻进攻秦国,那个时刻秦国会按照惯例来拉拢你们,搞好关系,你们就可以出兵,乘虚而入。

继续讨论:

公孙衍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义渠国在秦的西北面,和三晋之间距离较远,隔着整个秦国,而且义渠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语言,生活风俗与华夏族差别很大(实际上,有些学者认为义渠族属于印欧语系的白种人),指望和义渠之间,能够象三晋国家彼此之间那样方便的沟通交流,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就通过秦国自己的行动来及时传递开战信号。

战争的进行过程,比所有人的想象都要一边倒。三晋联军进攻函谷关,不仅没能攻克,反而遭到严重损失,秦国接着出兵反击,轻松地把联军打败,各国只好纷纷退兵。第二年,前317年,秦国派樗里疾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韩国的修鱼,斩首八万二千,两名韩国将领被俘,赵公子渴、魏公子奂逃离战场。这时齐国也来落井下石,和它的附庸宋国一起,在

观津打败了魏国和赵国的联军。第一次合纵军事行动的结果堪称一败涂地。

继续讨论:

倒是义渠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绩。战争一开打,秦就送给义渠王“文绣千匹,好女百人”。义渠王牢牢的记着公孙衍的叮嘱,于是乘机发动对秦的突袭,这时秦的主力都集中在函谷关,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义渠军队在李帛击败了秦军。这是秦统一天下历程中唯一一次被敌军两面夹击,来自东方的三晋和来自西北方的义渠同时夹击秦国。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发生,秦国接下来自然会对义渠进行报复性攻击,消除来自西北方向的威胁。

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让魏国的魏襄王得出了一个令人丧气的结论,新三晋联盟抵挡不了秦齐两强的压力,也许连秦国一国的压力都抵挡不住。只能另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危机,他想到的办法和他的父亲魏惠王想到的办法差不多,即投靠秦齐两强中的一个,借助它的力量来抵消另外一个强国的压力。如果他选择的这个强国是秦,那就正中张仪的下怀,但他选择的却是齐国。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ajh200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秦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