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续上)

清秀的杭州人毛文龙曾经潦倒不堪。不过二十年后,当他成为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标下游击之时,他很快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在明朝与后金对抗的格局中,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小岛。1623年,毛文龙率部一举攻下了辽东要地金州,俨然成坐大之势。

正是因为这一点,朝廷几十名官员上疏弹劾毛文龙,说他暗藏狼子野心,

袁崇焕也对毛文龙不满。他是辽东战事的最高指挥官,以钦差大臣出镇行边督师,毛文龙毫无疑问应该是他的部下,理应受他节制。但是毛文龙的狂妄自大太让他失望了。

袁崇焕决定痛下杀手,宣布海禁:以皮岛为圆心,方圆两百里为半径,严禁海上贸易。袁崇焕的这一举措可以说一夜之间切断了毛文龙的粮饷装备供给渠道,整个部队的生存顿成问题。

毛文龙叫屈,颇有心计的袁崇焕则趁机设计除掉了毛文龙,这让崇祯震惊不已,也让大明官员震惊不已。

在满朝文武对袁崇焕一片喊杀声中,崇祯却下令褒奖袁崇焕,指出他杀毛文龙是为国除害,同时再次申明,在辽东,一切可以听(袁崇焕)便宜行事。

能伸能曲,这是一个帝王的隐忍术。

但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做到。

崇祯做到了。他将大明的气数又往前推进了一些。

只是,大明的气数究竟能推多远能推多久,无人知晓。因为这事关天命。

上天无言,而沧桑的历史老人此时正在酝酿一场突变。

这场突变将在几个月之后发生,而这场突变的结果将彻底改变一个人与一个王朝的命运。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皮岛10万将士立刻军心不稳,大明辽东防线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情况。皇太极率10万大军,借道哈喇慎,很快突破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兵临长城南面的军事重镇——遵化城下。

遵化距北京不过两三百里,后金铁骑不日即可冲进北京。

这是崇祯二年的十一月初一,鉴于形势严峻,崇祯紧急宣布京师戒严。

袁崇焕命令总兵赵率教火速率部前往救援。十一月初四,消息传来,赵率教全军覆没,自己也以身殉国。十一月初五,皇太极的部队火烧遵化,大明守军崩溃,巡抚王元雅自杀。遵化陷落。

几乎就在同一天,袁崇焕明白:他不可能在宁远再呆下去了。必须率部退守北京。

这是一次悲凉的退守。袁崇焕此去昏招迭出,在各种机缘巧合的诡异安排下,命运之神拖着他在黄泉路上一路狂奔,而他只能是气喘吁吁地见招拆招,且守且退,直至一脚踏空,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无处说凄凉。

在北京周边地区,袁崇焕排兵部阵了。

蓟州、顺义、三河、昌平、通州。五路防守。

皇太极的部队势如破竹,在越过蓟州后向西进发。袁崇焕鬼使神差地没有正面阻击,而是如影随形地率兵跟踪。

这是致命的跟踪。不是致皇太极的命,而是致袁崇焕自己的命。

皇太极的部队继续势如破竹,连破京师东面防线的玉田、三河、香河、顺义等地。

十一月十五,袁崇焕急了,他赶到河西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越过敌兵,直接带部队进京城防守。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他没有告知崇祯。

外镇之兵,没有皇上的明旨,是万万不可轻易地进至京师城下的,否则,那就是谋逆。但是袁崇焕顾不了那么多了。

十一月十七日晚,袁崇焕的部队已经来到了广渠门外。

这是一支不请自来的部队。他们无法进城,因为当时京城已戒严,消息根本无法送进去,直到半夜,朝廷才知道袁崇焕和他的部队就在城门外。

紧随其后的是皇太极的部队。

说实话崇祯是个脆弱的君王。眼前的局势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他承受不了这些。

崇祯同时还是个性格复杂的皇帝,多疑、自卑、骄横、懦弱种种性格因子集为一身,使其成为一个反复无常的人。而作为末世之君,他所面对的危机与困局不计其数,一旦处理不好,势必使得一个王朝危象丛生。

而历史还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使小性子。

一个传言在悄悄地改变袁崇焕的命运。

范文程,传言策划人。后金章京。一个特立独行的谋士。皇太极的亲信。他策划的传言成了改变袁崇焕命运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使用了一个隐秘的渠道,让被俘的明朝太监相信:皇太极撤兵广渠门,是因为和袁崇焕有密约。被俘的明朝太监被及时地放出来了。这个立功心切的太监在第一时间告诉崇祯:大明朝有一个大大的内奸,他比魏忠贤更可怕。

崇祯心灵深处的黑暗之魔被打开了。

袁崇焕的形象变得支离破碎。他曾经打败努尔哈赤的战绩变得微不足道,而一个阴谋家、内奸的现象开始冉冉升起。崇祯真切地相信,自己用错了人,袁崇焕在引狼入室,大明岌岌可危。

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小说在线阅读_第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第53章

书籍
上一章
53/53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