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当时,帝国天文台的官员发现天象出了问题——太白犯房之上将,入太微。这一天象预示着这一王朝将有血光之灾。宦官头子们决定利用这一非正常天象向大将军及士大夫们起兵发难!

这是一场披着天象外衣的兵变。这是一个帝国盛衰之交的拐点。大将军窦武是何许人也?!他很快就做了布置,一方面向太后报告有奸人在天子身边欲行不轨,另一方面紧急调动军队,将中央和直隶地区的防务移交到自己人手里。

但是窦武也有鞭长莫及的地方。那就是皇上的近卫军不归他统管。这是一支由宦官组成的近卫军,学名叫中黄门。中黄门离皇上太近了,他们不仅可以保卫皇上,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挟持皇上!

这将是窦武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士大夫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窦武最终还是想办法将中黄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因为他既是大将军,又是太后的父亲。共同的利益让他的女儿和他站在了一起——窦武通过太后瞒天过海将中黄门的指挥官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宦官山冰。

如此一来,局势基本上掌握在窦武手中,士大夫一族看起来稳操胜券。

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怕就怕九密一疏。狗急了会咬人,宦官急了也会出狠招。在双方即将图穷匕现的紧张时刻,宦官们劫持了灵帝。

当然准确地说不能叫劫持。因为灵帝当时正在睡梦中,当曹节、王甫等中官手持利器跪在他面前声称政变已发生时,灵帝本能地选择了和他们站在一起。

毕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安全感的。他需要找到一个依靠。毕竟当时去河间国接他进宫的就是这些看起来善解人意的中官们。于是政变当晚,灵帝的第一道诏令就按照中官们的意思发出了。这道诏令任命王甫为黄门令——近卫军的实权重新回到了中官手中。紧接着就是捉拿窦武和陈蕃。皇权锋利,陈蕃当天夜里就命丧九泉,只有窦武突出重围,组织京师北门部队试图和王甫的近卫军进行最后的PK。

皇权依旧锋利。虽然从人数上看,北门部队要大大超过近卫军,但是皇帝站在了近卫军这一边。当十二岁的少年天子那瘦弱的身影出现在近卫军中时,一种羞愧感顿时弥漫在北门部队的人心士气当中。没有人愿意做乱臣贼子。尽管窦武喊破嗓子号召同志们要为自由而战、为正义而战,但是“同志们”再也不会听他的话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聪明人都明白的道理。窦武不够“聪明”,所以他失败了。

那天晚上,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大将军窦武人生中的最后一晚,也成为这个帝国走向沉沦之前的最后一晚。因为在此之后,无数的帝国清流注定要为窦武的冲动买单了。

这是建宁元年的秋天,帝国秋后问斩的人犯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刽子手的铡刀都砍钝了,补刀现象频频发生,让刽子手们好生烦恼——因为这将大大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好在他们还活着。在这样的时代,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不管是个人,还是他们身处其间的国家。谁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虽然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但是明天的太阳和今天的太阳是一样的吗?这问题只有天知道,少年天子灵帝也不知道。

历史的死结

中官当道的时候,一种信仰开始在民间到处流传。

这是一种美好的信仰。信徒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着比现行大汉朝要美好得多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暖、关爱、平等、互助……当然还有太平。

所以,这个到处流传的宗教就叫“太平道”。数以十万计失去土地无以为生的流民那是撕心裂肺地相信它,相信传播这个宗教的教主——张角。

在朝廷方面,最早发现这股帝国暗涌的是太尉杨赐和他的同事刘陶。

他们深知这股暗涌的凶险和可怕。因为人世间的事情,暗的都比明的要厉害——什么时候,帝国的防洪堤上暗涌变成管涌了,这帝国也就危在旦夕了。

所以他们立刻上书天子——士大夫们的处境虽然一直未见改善,但他们总是忧国胜于忧己。

杨赐和刘陶的上书不仅是紧迫的,也是一针见血的。因为他们提到了流民问题。帝国流民越多,问题就越严重。所以他们希望朝廷狠狠打击土地兼并问题,限制私有财产的过分集中。

但是他们的上书石沉大海了。因为现在的情势下,太尉再牛也牛不过中官。中官们把持了中书,他们将此上书“留中不发”了。杨赐和刘陶早该想到,打击土地兼并就是打击中官集团的核心利益——中官们是决不允许此类现象发生的。

杨赐和刘陶决定面见天子,但是天子却忙得一地鸡毛,差点无暇接见他们——土地兼并实在太厉害了,税收不上来,国库里空空如也,天子正在忙着批发他手中的官帽,以济时艰。天子规定:年享四百石的官职要卖四百万钱,年享二千石的官职要卖二千万钱,以此类推。当然了,如果买官的人钱多得用不掉,他可以买个更大的官来当当。要**卿的,加五百万,要做三公的,加一千万。只要给钱,什么样的官帽都能拿走。在天子昏暗的账房内,大大小小的官帽摆了一床。天子一手拿账簿,一手拨弄着那些官帽。杨赐和刘陶跪在地上,真叫一个心如死灰。

的确,从历史的现场望过去,天子是一脸无奈的天子,臣子是报国恨晚的臣子。历史的死结谁都解不开,他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天子玩的就是现在,爽的就是今天,杨赐和刘陶也只能一声叹息。但是让杨赐和刘陶没有想到的是,爱财心切的天子此时的目光竟越过摇曳的烛光,死死盯着他俩的官帽……

几天以后,杨赐被找了个理由予以免职,刘陶被打发到图书馆里去编《春秋》。他们的官帽被收回,待价而沽。当然,没有人真正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只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我们的天子心里才清楚。但是,一般人,他不告诉他。

帝国实际上还是有过几次自救机会的。

因为太平道一开始并不主张暴力革命。太平道的传播者们希望能旧瓶装新酒,从而对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加以改良,最终抵达天下大同的人间乌托邦。

比如孝顺皇帝时,有人向朝廷举荐了一本名叫《太平清领书》的秘笈,说是照此书上的法术治国,国家将会长治久安。但是这本装桢精美的奇书最后无奈地躺在了国家图书馆的密室内,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它的身上布满了灰尘。孝桓皇帝时,也有方士锲而不舍地向皇帝推荐太平奇书,但是膝下无子的孝桓帝关心后代胜过关心这本形迹可疑的经书,他拒绝打开它,并且还一把火烧了它。

帝国终于以自己的决绝和冷漠割断了和底层民心民意沟通的管道,这种致命的割断在灵帝朝时为帝国带来了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骚乱。

因为张角开始行动了。张角将他的信徒有效地组织起来,相约在甲子年(184年)给这个顽固而脆弱的帝国一点颜色看看,他把这种颜色定义为黄色——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动人场景似乎就要在历史舞台上呼之欲出了……

184年的正月,帝国意外地表现了一个国家机器的高效率。情报部门不仅揪出了一个太平道骨干分子马元义,还获悉了他们暴动的具体时间。但是张角也不是吃素的,他带领信徒们提前行动。信徒们怀着对人间乌托邦的狂热向往,纷纷将自己打造成人肉丨炸丨弹,冲向敌营,冲向这个帝国统治的心脏地区——洛阳。

帝国乱成一团了。

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小说在线阅读_第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麻辣摇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下残局——中国式王朝的崩溃路径第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