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八失策

长崎血案的处理结果,看起来好像是中国赢了。

经过了解,李鸿章发现日本人一开始就很没有诚意。他们虽然野蛮,可是并不糊涂,他们在拿北洋水兵大开杀戒的同时,还北洋舰队停泊的港口附近埋下了伏兵,做好了继续防止北洋水兵自当自卫的准备。

北洋水兵褪去炮衣的时候,长崎居民开始聚集到熊本要塞,请求驻军司令出兵相助。长崎知县没有答案这个要求,表示愿望按李鸿章的意思走谈判解决这个路。

既然双方都无意在战场上较出高下,剩下的办法只有坐到桌上谈判,和平解决长崎事件,经过谈判,经过艰苦的拉锯,这桩本来非常容易处理的案子才有了结果,双方达成解决方案如下:中国赔偿日本15500元(日元),日本赔偿中国55200元,中国首次出现赔款顺差,日本比中国多支付赔款39700元。

从鸦片战争起,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下两位数,赔的银子不下一千万两,不赔款就谢天谢地了,清政府要想从列强那里拿到赔款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长崎血案是清政府唯一一次从别人那么拿到赔款的破天荒纪录。看起来好像是清政府取得了第一次伟大的胜利。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把赔款的细则列出来,你就会发现其实钱赔得越多,就越失败,越窝囊。判决结果有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定性,双方达成的共识是长崎冲突的原因是语言不通,彼此误会。

第二部分是定量,确定赔偿金额,按照双方议定的赔偿规则。中日双方分别给对方的死伤者支付抚恤金。死亡的军官和警官的抚恤金额为每人6000元,水兵和丨警丨察每人4500元;因伤死亡的,每人2500元,负责抢救的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本支付。中国看起来是赢家,其实在两个部分里,都是彻底的输家。

第一步输得的确很不应该,李鸿章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这种定性其实是和稀泥,没有是非,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息事宁人、宽大为怀的优良传统。这个定性,其实只适用于8月13日的民事纠纷,并不适用于8月15日日本有预谋的围攻杀戮,清政府在这里没有坚持原则性的定性,无异于鼓励蛮横而嚣张的日本侵华情结。

第二步其实输得更惨。日本支付中国怃恤金和医药费越多,说明北洋官兵死伤越多,而且还是死于“语言不通”和“误会”,作为一个军人,这种死轻于鸿毛,毫无价值,尤其是死于这种不明不白而且是因中国水兵而起的打架斗殴,而且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

尤其要强调的是,这些被无故打死打残的官兵,都是清政府十几年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培养一名这样的军人,所花的代价和成本,尤其是他们对于海军的意义,绝对不是几千块钱所补偿的,日本方面死的是丨警丨察和平民,其价值怎么能够与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的官兵相比!

实在令人难以理解。被誉为“中国近代三个半外交家”之的李鸿章李中堂李大人,怎么会如此失策,下出一着这样的外交臭棋来呢?

这次派遣北洋舰队到日本长崎访问,对外公开的理由是对舰船进行大修保养,但是背后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理由。只有李鸿章知道,这是他的一步棋。

对于日本尤其是日本海军,李鸿章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警惕,正因为如此他才想方设法,不惜用尽各种心机和手段,不惜违心地推荐蚊子船浪费银子,不惜千方百计巴结醇亲王,终于把铁甲舰买到中国,使北洋舰队的实力首次超过日本海军,但是他并不想用铁甲舰去打击日本,他只想让日本人明白,不要再打朝鲜和中国的主意,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决定让日本人见识一下北洋舰队的实力,尤其是定远和镇远的实力。于是有了长崎访问。

这次非正式访问的目的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战略威慑。

所谓威慑,就是把对方吓住,瓦解对方的意志,消灭对方的邪念,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可惜的是他孙子兵法看多了,成了一个照搬教条的书呆子,孙子兵法虽然没有错,但能不能发挥作用也得看对象。

对于一个突然或者偶尔心起歹念试图进入邻居家抢劫的人来说,威慑可能会让他放弃这种邪恶的念头,可是对于一个已经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没有条件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犯罪的人来说,这种威慑只可能让他加快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并因为不能马上实施犯罪表现出极度的郁闷和烦燥情绪,长崎事件就是这种情绪的失控与发泄。

李鸿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为也就不可能在长崎事件处理中,以强硬的态度给予日本以应有的惩罚,所以也就起不到真正震慑敌人的作用,反而将息事宁人的态度暴露无遗。

他的糊涂让日本多掏了几个安葬费和医药费之外,并没有从思想上对长崎事件进行彻底清算,更没有意识到这种意识背后隐藏的巨大危险,这种危险就是长期在日本土壤中生根发芽的侵略中国论,现在已经接近开花结果,到那时,已经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姑息养奸,遗害无穷”这句话,放在这里最合适。

长崎事件处理成这个窝囊相,等于是鼓励日本人继续往前走,正是从那时起,日本人开始国民总动员,不顾一切地追赶北洋舰队,与此同时,“一定要打败定远”成为日本海军的口头禅。更为恐怖的是,在日本小学生中也开始流行一种自创的游戏,他们分为两队,一队扮演日本舰队,一队扮演中国舰队,游戏的内容就是捕捉中国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

弗洛伊德经过研究发现,儿童时代带给人的记忆足以深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已经不知道这个游戏的发明者是谁,但是可以肯定的,这个游戏一定伴随着很多青少年的成长,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会以此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长崎事件的处理都是失策的,也是失败的,于情于理,或者拼实力,都不应该是这个结果。

这个结果很窝囊,也很没有面子。尽管清政府自己不这么认为。

可偏偏就是这个结果,除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外,大家一定与我一样,都想弄清背后真正的缘由。

按照李鸿章的性格,本来不可能这么轻易地放过日本人。由于长期以来受多方误导,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懦弱,缺乏阳光和剽悍气质。其实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前,李鸿章对待日本人一直是比较强硬的,属于货真价实的鹰派,真正的软弱的鸽派另有其人。这种强硬来自于他对北洋舰队的自信。

该打的时候不打,是要付出代价的。十年后,当北洋舰队被日本彻底击跨,他想硬却再也硬不起来了。从那时候起,在日本人面前,李鸿章就再没有硬过。九年后在马关被日本人打了一次黑枪那次是唯一的例外。

如果对大清帝国的外交史,尤其是中日交往史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你就会发现,除了李鸿章想不战而息人之兵这个想法外,导致长崎事件处理失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同样的悲剧总在反复上演,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摔倒的大清帝国,每一次都表现得无比勇敢,没有哭,揉一揉,然后再次毅然摔倒在同一个地方。

如同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败给联合舰队一样,这个原因他同样不能说出来,只能深埋在心中独自忍受世人的误解和唾骂。

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小说在线阅读_第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第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