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五谜底

这四个字,是李鸿章对丁汝昌的评价:“忠勇朴实”。

在一篇比较长的奏折里,这四个字很是平淡无奇,一点也不起眼,所以常常被人忽略。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李鸿章是想说服朝廷同意丁汝昌担任北洋海军统领,就应该给他个高度评价啊,可是这个评价并不高嘛,怎么能够说服朝廷,又怎么能说是李鸿章选帅的真正理由呢?

但是真相的确就在其中。

这个评价虽然不高,但是从日后丁汝昌的表现来看,李鸿章的这个评价却极其准确而中肯,简直是入木三分。

忠,就是忠心。对谁忠心?当然是朝廷。丁汝昌打过太平军,打过捻军,对清政府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这个朝廷清楚。更重要的是丁汝昌还能忠于李鸿章。因为丁汝昌是他的老部下,是淮系的老底子,又是安徽的老乡,知根知底,丁汝昌之所以在天津要专程前去拜访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李鸿章在淮系的声望和地位,要驾驭丁汝昌当然是小菜一碟。

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刘步蟾和林增泰那些留学生就不忠了吗?答案当然不是。他们忠于朝廷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会不会忠于李鸿章,这个他拿不住,没有十分的把握。毕竟这些留学生们都是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的学生,不是淮系的老底子,他们进入北洋的时间还很短。作为新进入淮系的福建和广东人士,这些人对他能不能做到忠心耿耿,完全由他掌控,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作为他构建淮系力量体系的核心力量,北洋舰队这支武装,他不会冒险交给这些人。

勇,就是勇敢。有了这个品质,起码不会当逃兵,不会投降往朝廷脸上抹黑,也不会让他给别人抓住辫子。

朴实,就是实在,稳重,老实,诚实,等等,反正不会耍心眼使坏,不会两面三刀,不会玩阴谋诡计,总而言之就是“听话”。

这一点才是李鸿章最看重的。唯德是举,唯亲是举,这是他选择帅的第一原则。领导提拔人才,说是说德才兼备,其实在才差不多的情况下,往往看重品德,最重要的品德当然是听话,不听话怎么驾驭你?所以领导宁愿找个能力差一点但听话的,也不愿意找一个能力强但不听话的,只有这样用起来才顺手,才放心。

领导喜欢用自己身边的人,用贴自己的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官场自保的必然选择。

忠心第一,品德第二,才华第三,这才是大清帝国官场提拔的真正规则。一心想把淮系做大做强的李鸿章,更是这一原则的忠实执行者。尽管他自己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心理学上,自己意识不到的想法,称为潜意识,它比人们能够意识到的想法,更能左右人们的行动。

比较起来,那些留学生们由于有点水平,可能不大把并不精通海军的李鸿章当成偶像来崇拜,也就不会俯首帖耳。所以这些人当舰长没有问题,但是当舰队司令暂时还不放心。

谜底总算水落石出了。李鸿章选择帅的目的是方便控制北洋舰队,而不是有利于北洋舰队在未来海战中充分发挥出它的潜力。

李鸿章的这个做法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可以理解。这并不是他的首创和发明,而是整个中国古代官场的通病,在民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选官制度历来都遵循着站队原则,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哪一个官员不想构建属于自己的权力体系?

明清在这个问题上尤为严重。湘军崛起之后,这个情况就不断地恶化。从入关那时候起,满人对汉人严加防范,但是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八旗和绿营完全打不了仗,最后是靠着曾国藩组建的民兵湘军才打下天京,从此以后,兵为将有的局面开始出现,这种状况在李鸿章手里变得更加严重,淮军名为官兵,实际上只有李鸿章才能调动指挥,地方大员开始把持精锐武装,正是大清帝国走向灭亡的预兆。

丁汝昌虽然不是舰队司令的最佳人选,也不具备一个优秀海军司令的才华,但是也不像人才想像的那样无能,从日后的表现来看,也能打个及格。当然这有个前提——如果不打仗的话。

李鸿章也知道这一点,为了让他能顺利地统领北洋海军,他想了很多办法来推动丁汝昌成长,使他更接近一个海军司令的标准。

毕竟海军司令不是一个普通的岗位,李鸿章不能不慎重对待,并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察和考验,在正式任命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之前,关键性的考验一共有两次。

1881年是第一次,也是很关键的一次。

自从那次生病以后,留在天津已经四年了,丁汝昌都处在考察期,或者叫做试用期,但这毕竟只是打理北洋海军的后勤和日常管理,为了检验丁汝昌是否真的有独挡一面之才,李鸿章派他到英国负责接收超勇和扬威两艘撞击巡洋舰。

这次接舰团的规模非常庞大,共有四百多人,团长就是丁汝昌。

作为第一次率领这么大的使团出国完成如此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决定不辱使命,他与李鸿章之间还是有默契的,四年来,他一直潜心学习,苦惊经营,一点一点地建立着自己的威望,从一个海军盲成长为一个对海军知识基本有所了解的人,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蜕变过程。

丁汝昌深知此行的重要性,抵达英国之后,他拜见了维多利亚女王,与英国海军部的海军名将和著名军舰设计师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四年来的努力,使他在管理方面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接舰团的纪律和秩序非常良好,加上他本人态度谦和,平易近人,各方的评价都还不错,率舰队回国途中,他还经常与林增泰和邓世昌等人一起研读海图,制订航线,展现了一定的专业素养,总体来说,看起来他已经是一位舰队司令了,事实上他正在不断进入角色。

超勇和扬威经过两个月的航行,顺利回国,李鸿章对丁汝昌的表现非常满意,也下定了让他执掌北洋舰队的决心,不久就正式上奏朝廷,正式任命他统带北洋海军。

但是,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北洋舰队才刚刚起步,随着海军建设的铺开,舰队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对舰队司令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李鸿章知道,丁汝昌能不能最终成北洋舰队司令,还得靠他自己的努力和悟性。

这一点,丁汝昌也知道。

福州船政局毕业的那批留学生,虽然表现上把自己领导,但是内心里却未必服气,这些未来的舰长们,既是同学,又是老乡,自己如果不能与他们处理好关系,将会被孤立架空,成为太上皇,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与他们处理好关系,更要争取中下层官兵的支持和拥护,所以他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低调,要与广大基层官兵打成一片,以赢得坚实的群众基础。

毕竟是半路出家,尽管李鸿章着意栽培,丁汝昌迎头追赶,但是海军司令毕竟是一个含金量太高的岗位,而后续事件的发展,也证明一个海军司令光有“忠勇朴实”的品德是不够的,“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在实战中交更加重要,否则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将是一场悲剧。

对长崎血案的处理,是丁汝昌正式成为北洋舰队司令之前必须面对的第二次重大考验,虽然他用自己的“朴实”制止了事态的扩大,但如何妥善处理此事,才是最重要的。除了他,接受考验的还有李鸿章。

在决定如何处理此事之前,李鸿章需要弄清楚日本人制造长崎血案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这种刻骨铭心式的仇恨究竟从何而来?

他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将近些年来中日交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好好地回忆了一遍,一直模糊着的答案终于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

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月映长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朝海军——揭秘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联合舰队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