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但是,上天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会让一个人永运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好运。沐英难享高寿,这或许是天意,他的缺点是过于看重感情,当马皇后在1382年病逝时,他曾经哭得呕血,1392年,他听到皇太子病逝的消息,因悲伤过度而染病,死于云南,时年四十八岁。

沐英死后,《明史》称云南“军民巷哭”,连偏僻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为之流涕,表明他在云南这个地方是深得民心的。朝廷追封他为黔宁王,谥号“昭靖”,配享太庙。

八.舍生取义六战将

人们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等六名开国武将的征战生涯之中, 可以大致了解明军是如何从弱到强、从小到大,是如何在全国的各个战场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因而也就对这场统一战争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然而,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为了明朝的建立,不知有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倒在征程上。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死亡是可怕的。但是军人,尤其是那些被儒教洗脑的军人,朝廷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取义成仁、以身报国。

儒教与很多其它的宗教信仰一样有以身殉道的观念。例如在儒教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提倡“舍生取义”,就是为了正义,连生命也可以放弃。

舍生取义的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到了宋代更加成熟。例如北宋士大夫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时,专门增加了《死节传》与《死事传》,以表彰殉道的忠义之士,使之名留千古。而随着程朱理学的盛行,“君为臣纲”的思想更加巩固,臣子事君应该“舍生取义”的思想越来越成为各个阶级人士的共识。

特别是军人,连怎么个死法也是有讲究的,死于家中的卧榻与死于沙场就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平凡、后者带有舍生取义的悲壮。

被刀砍死、被箭射死、还是被拥挤的人群踩死?在各种各样的死法中最好的是那一种?这对大多数即将上战场的军人来说可能都是需要认真考虑一下的问题。

但不管最终是那一种死法,也不管死得多么难看,只要死在战场上,基本都会被官方钦定为以身殉职的忠义之士。相反,死在家中的人就很难享有这样的待遇

在战争中,死亡是见惯不怪的事。而军官身上肩负的道德责任比普通士兵更重,所以君主对其的要求也更高。在体现统治阶级某些意志的儒家典籍《礼记》中,明确记载:“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意思是说“指挥军队的军官,战败就要以身殉职,以承担应有的责任”。

能够以身殉职的军官,大多数会被贴上“义士”、“忠臣”等标签。儒教在这一点上,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推崇程朱理学,自然也需要在军中树立一批舍生取义的忠臣,以作为榜样。

明朝的统治者是最乐意为死人歌功颂德的。因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有很多是变色龙。不知有多少风光一时的人因晚节不保而断送一生英名。所以,只有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才是最适合对其进行盖棺论定的时机。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考虑,以身殉职的人都比活着的人更显得忠贞不二,因为死人永远不会变节。

按照儒教观念,流芳百世等于长生不死。而朝廷褒扬战死者的目的,正是为了鼓励更多人视死如归。由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将领以“马甲裹尸”为荣,甚至有一些思想过激的人为了扬名而不惜赴汤火、蹈白刃。他们不但把敌人加于自己身上的、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各种兵器视如无物,并且“甘之若饴”,因为他们深信这样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在“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虽然以身殉职的将领在死后通常会被朝廷追授荣誉,不过,并非所有的死者都能够入祀太庙。忠臣要想入祀太庙,还有其它的因素的限制,例如个人的资历、影响力以及做出的贡献等等。

明代中期的嘉靖年间之前,够资格陪祭太庙的开国功臣只有十二位,其中徐达等六人没有死于敌人的刀枪斧钺之下,最终活了下来。而剩下的另一半人是在明朝建国前后以身殉职的。

以身殉职的六名战将分别是俞通海、张德胜、胡大海、赵德胜、耿再成、桑世杰等六人,他们与前述徐达等开国六将相比,生前的地位没有那么显赫;战绩没有那么辉煌;传奇的故事也没有那么多。然而作为在战争中牺牲的无数将士的代表,他们也是拔尖人物。他们虽然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但毕竟以身作侧地为新王朝的建立鞠躬尽瘁,所以死得很有价值,其意义绝非轻于鸿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第一,是被箭射死的俞通海。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话没错!朱元璋旗下的得力将军俞通海就不止一次被箭所伤。

俞通海本非朱元璋的嫡系,他之所以这样卖命,显然是被朱元璋与生俱来的的领袖魅力所折服。

俞通海与朱元璋结识的过程充满戏剧性,他原籍安徽濠州,自幼随父亲俞廷玉徙居庐阳巢县。元末,俞氏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豪杰拉帮结伙,在巢湖占山为王、结寨自保,拥有战船千余艘。在众人当中,俞通海为人沉稳而坚毅,治军既严格又能广施恩义,故士卒乐为所用。史称“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以俞通海为最”。但是,这支水师因受到庐州地方豪强的压迫而不得不自向外寻求更有力的保护。

俞通海奉命从小路来到朱元璋驻军的和阳,请求归附。朱元璋不但没有自恃强大而看低俞通海,反而对其进行热情的款待,从而给俞通海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原来,当时朱元璋打算渡过长江而南发展,正苦于无舟楫之利,而俞通海恰巧在这个时候来到,真是雪中送炭。难怪朱元璋仰天长叹道:“天助我也!”

朱元璋亲自前往巢湖收编以俞氏父子、廖永安等人为首的水师。只有赵普胜存有异心,叛逃而去投奔了陈友谅。

得到巢湖水师后的朱元璋如虎添翼,顺利渡江南下。俞通海亦随军在江南连克采石、太平、集庆、镇江等地,很快因功升迁为秦淮翼元帅。朱元璋治军赏罚分明,下属当然死心塌地的卖命,俞通海就是一个好例子,他后来率领水师经略太湖时,奋不顾身地作战,不幸被张士诚的士兵射中右目,变成了独眼将军。

俞通海虽然瞎了一只眼,但战斗力还在,他继续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久又与往日亲如手足的兄弟赵普胜兵戎相见,真是“山水有相逢”。

赵普胜自从归附陈友谅,以枞阳水寨为根据地,而派部将镇守池州,威胁到朱元璋的侧翼。

对朱元璋的忠心已超越一切的俞通海奉命猛攻枞阳与池州,毫不留情地驱逐了赵普胜,尽获其舟而归。

难怪陈友谅总是打不过朱元璋,就以巢湖诸将为例,投靠他的人就比投靠朱元璋的人要差劲得多。真的是“鱼找鱼,虾找虾,青蛙找个癞蛤蟆”。

俞通海痛击了赵普胜,很快又与赵普胜的主子陈友谅直接进行较量,并多次立下大功。特别是在鄱阳湖大决战中,这员水将凭着驾驭船只的一技之长救了朱元璋,而为人所津津乐道。当时朱元璋的战船在激战中搁浅,俞通海与常遇春不约而同地赴援。常遇春用箭射退陈友谅的骁将张定边。而熟悉水战的俞通海因了解轻便战船能够推波逐浪的特点,便不断在朱元璋的战船之旁来回穿梭,利用波浪的推力助其离开浅滩,救了朱元璋一命。

能够义无反顾地以生命捍卫领袖,肯定是忠臣义士,俞通海当之无愧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救过朱元璋,打败过陈友谅,然而却闯不过张士诚这一关。他过去曾经被张士诚的士兵射盲了眼,但一直未能报一箭之仇,最后反而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他在1367年参与围攻平江时,因指挥位置过于靠前,又一次被敌军用箭射中而身受重伤,返回应天便卧床不起。

朱元璋习惯在部属患病的时候到其府中慰问,这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但时日无多的俞通海在朱元璋来探望时已经失语。朱元璋无奈只好挥泪而出。

不久,俞通海死去,年仅三十八岁,死后被朝廷追封为豫国公,陪祭太庙,其肖像入祀功臣庙。1370年,朝廷改封其为虢国公,谥号“忠烈”。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