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明军中的儒将,以徐达为代表;而猛将,则以常遇春为代表。还有另一类型的将领是儒将与猛将的特点兼而有之,其代表是李文忠。史称李文忠“好学”,读过儒教典籍,通晓儒家经义,而且善于做诗。当他从军营返回家中,仿佛从军人变为儒士,一举一动无不恭谨而有儒者之风,而家中常常是士绅满座,谈笑风生,是明军之中少见的出身于读书人的将领。另一方面,他临阵之际却不再文质彬彬,好像突然脱胎换骨,成为另外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夫,遇到强敌而更加志气豪壮,甚至敢于赴汤火,蹈白刃,与敌短兵相接。他平时器量恢宏,深沉莫测,战时意气风发,顾盼自雄,在他的身上,同时存在徐达与常遇春的某些影子,但更多的是自己的特色。

自从常遇春死后,所属的队伍归李文忠管辖,未竞的事业也由李文忠继承。所以,下面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人的事迹。

李文忠,小字保儿,生于1338年,江苏盱眙人氏,是朱元璋的外甥,他年仅十二岁时母亲死去,跟随父亲李贞于乱世辗转流离于乱军之中,数次濒临绝境,但都顽强地挺过来了。

朱元璋驻军滁阳,李贞父子俩与朱元璋的亲侄朱文正得到消息前来投靠。朱元璋见到李文忠与朱文正,十分喜爱,令他们跟从自己姓朱,当成义子来培养。在古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宗族制度影响之下,军队的军官有收养义子作为心腹的风气,用虚拟的血缘关系来加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就像俗话所说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于朱元璋而言,平时可以依靠义子监视军队;在战时可以指望义子拼命,因而收养的义子并不止李文忠与朱文正两人,总数达到二十几个,其中有名的是周舍、道舍、柴舍、真童、马儿、王驸马、金刚奴、世先、买驴、泼儿、老儿等人。《国初事迹》后来总结朱元璋于建国前后所克城池的政策时,称其“专用义子作心腹和将官同守,如得镇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得徽州用王驸马,得严州用保儿(李文忠别名),得婺州用马儿,得处州用柴舍、真童,得徽州用金刚奴、也先,得广信调周舍(即沐英)。”

李文忠天性聪慧,朱元璋对其心存厚望,专门请来读书匠教其读书识字。饱尝流浪辛酸的李文忠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而倍加勤奋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一个知书达礼的人。朱元璋对李文忠的学业一直比较关心,经常检查这个孩子的作业,当朱元璋认为这个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得差不多了,便让其从军。因为天下未定,一个可造之才必须是文武双全,必须要在真枪实剑中经受考验。

为了培养李文忠的勇气,朱元璋有意让其跟着著名的猛将常遇春出外征战,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常常能使新人迅速适应军旅生涯。1357年十月,年仅十九岁的李文忠率亲兵跟从常遇春攻克池州,大破陈友谅军。这位年轻人的首战中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史称“骁勇冠诸将”。在烽火岁月中,他迅速成长起来,先后与邓愈、胡大海等名将配合作战,经略皖南、浙江地区,与元军及张士诚部队作战,多次因功而升迁,成了朱元璋的“爱将”。

李文忠在与诸将配合作战的同时,也照例负有监视诸将的任务。例如在1358年,他与胡大海一起占领严州后产生矛盾。朱元璋出面调和,指示道:“我视保儿(指李文忠)为儿子;视胡大海为心腹,听说你俩不和,这样不好。保儿等于我的身躯,胡大海等于我的心腹。身躯包着心,心便能安;心若定,身自然定。保儿在节制军队守卫地方时应该真心对待胡大海,共同辅助我成就大业”。这时李文忠在外已拥有节制一方军队的大权,由此可见其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

就这样,李文忠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逐渐成为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军政人才,他在1362 年官拜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与张士诚接壤的严、衢、信、处、诸全等地的军政大权时,才不过二十四岁。

年少得志的李文忠显得有点盛气凌人,根据《国朝献征录》收录的《李文忠神道碑》的记载,他的军队在于潜、昌化的战事中,俘获敌人的随军妇女与大批辎重。一般将领会满足于财色兼收,但他却害怕部属会恃富生骄而不再有斗志,便找了个借口杀尽军中所获的妇女,放了一把火焚烧辎重,并对大伙解释道“不要惋惜这些东西,诸君只要努力破敌,何患日后不能富貴”。据说将士们听后,人心皆尽振奋不已。

杀俘是朱元璋深恶痛绝的行为,但是部队中屡禁不绝,常遇春就会犯这个毛病,李文忠与常遇春这类的人接触多了,产生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也潜移默化地染上了这个坏习惯。但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将领,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不过这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耐心。

此后不久,李文忠在血与火的前线迎来了更大的考验,他数次与张士诚军队在诸全前线展开兵力超过十万以上的大兵团会战。

一次是在1362年四月,张士诚派出十万军队攻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李文忠派部将胡德济往援,但兵力过少难以解围。李文忠见敌众我寡,便四处放出徐达,邵荣已经率大军来援的风声。张士诚军队闻之畏惧,乘夜撤围逃遁。胡德济与谢再兴带领敢死队打开城门进行夜袭,歼敌一部,赢得了诸全保卫战的胜利。

首次诸全保卫战是以巧取胜,下一次则要靠实力来硬拼了。1363年三月,鄱阳湖大决战的前夕,浙江诸全前线的守将谢再兴突然叛降了张士诚,并引张军入犯东阳。李文忠带着部将胡深迎敌于义乌,并且亲自指挥千余骑兵横突敌阵获胜。这战只不过是前哨战,更大的战斗还在后头,为了防患于未然,李文忠采用胡深的计策,在距离诸全五十里的地方别筑一城,以起到互为掎角的效果。果然不出所料,张士诚不久派遣手下得力干将李伯升以十六万众来攻,不克而还。张军这次行动虎头蛇尾,对在鄱阳湖苦战的陈友谅没有起到任何战略上的策应作用。

1365年正月,李伯升又以二十万之众进攻诸全新城。李文忠与部将朱亮祖等人立即动身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一个名叫龙潭的地方立寨,这时手下有人报告称敌军人多势众,并提议暂不出战以等待应天派出主力大军前来增援。不料,李文忠拒绝采取这个谨慎的建议,他断然说:“如果论人数,我军不如敌人。如果论谋略,敌人不如我军。古代的名将谢玄以八千之众在淝水击败符坚的八十万人马,以是以少胜多的好例子。假若我军不战而退,则敌人气势更盛,即使援军来到亦会增加作战的难度。还是选择进攻吧!死中求生,正在今日,这是不可逃避的事实”,结论是“用兵之道,靠的是谋略而不在于人多势众。”

李文忠引经据典,以史为鉴,露出了读书人的本色,那些没有什么文化的士卒肯定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过,他绝对不是一个不联系实际的书呆子,接下来便用切身利益打动军心,命令诸将道:“敌军的辎重如山堆积,这是天赐富贵给你们这些人。大家努力吧”;又说道:“敌军凭着人多势众肯定会骄傲轻敌,我兵虽少但锐气长存,以锐气对付骄气,确实有很大的胜算”。古代军法亦有“使贪使愚”的原则,意思就是:贪心的军人为了利益可赴汤蹈火,上级要对其诱之以财;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军人常有不顾生死的忧点,上级要对其激之以勇。看来,李文忠深谙此道。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