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千载难逢之机终于来到了,北元军中的蒙古萨满教巫师预知了一场大风雪即将来临的日期,给扑朔迷离的战局带来变数。王保保果然选择这一天全线反击步步进逼的明军。那时暴风如鞭袭来,呼呼作响;飞雪如刀掠过,点点寒光。咫尺之间天昏地暗、山呼林啸;眼不能见、耳不能闻。战场上每一个人都艰难地跋涉在厚厚的雪地上,就象木偶一样慢慢移动。两军的将帅都不能像过去那般如臂使指,得手应心地指挥部下,上下级之间已经难以保持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什么谋略、兵法,通通派不上用场,将士们只能人人独立地作战,只能用最原始、最野蛮的方式交战,甚至互相撕咬、翻滚打爬。

北元军队中的蒙古士卒在草原中土生土长,这些人天生适应漠北苦寒之地的气候,无形中占了先天优势。

相反,那些来自塞内各个省份的汉族官兵,对塞外严寒天气的耐受程度就差得多了,他们虽然在严明的军纪之下苦苦支撑,苦战到最后一息,但是毕竟人不能胜天,终于,明军纷纷溃退了。不过,徐达到底不愧为名将,能够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指挥部队有组织地后退,并在归途中筑垒自保,收容溃散的官兵,保存了部分实力,然后撤回塞内。而隶属于徐达的汤和所部亦在断头山附近迎战元军遇挫,受到一定的损失。《明史》称明军此战“死者数万人”,真正是伤亡惨重。

这一战,是徐达平生唯一一次惨败。事后,朱元璋因念徐达劳苦功高,没有追究其责任。

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是王保保,他以拙胜巧,利用天时地利充分发挥人类原始的天性与本能,打赢了足智多谋、兵多将广的老对手徐达。但十七世纪的蒙文史籍《蒙古黄金史纲》却把功劳记在了北元皇帝必里克图(即爱猷识理达腊)的名下,称他祭天祈雪,致使风雪大作,“汉军士马冻死殆尽”。竟将爱猷识理达腊等同于萨满教巫师。

北元这次能够胜利,的确与巫师事先预知风雪来临的日期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巫师的重要地位。而明军也非常重视天文,军中也有精通天文地理、奇门占卜的佛、儒、道人士。例如《明实录》记载明军北伐时,朱元璋根据天象示警,要求徐达立即进军山东,勿失良机。又例如徐达在带领军队挺进陕甘时,奉朱元璋之命在临洮这个地方绞死了掌握了天文知识的广陵卫指军吴钦,以防止其发出与官方不和谐的声音。那么,为什么明军中的术士不能预知风雪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呢?这恐怕与中原人士不熟悉蒙古草原的特殊性气候有关。

总之,明军出师不利。徐达的中路军惨败。李文忠的东路军一直打到称海地区才撤回,付出了一定代价而战果不大。只有冯胜的西路军在甘肃局部地区获胜,但意义有限。明军三路出击一举歼灭北元小朝廷的目标彻底落空。此后,北元小朝廷此后来回活动于克鲁伦河、哈拉哈河及大兴安岭等地,又苟延残喘了十六年,直到1388年的捕鱼儿海之战才被明军蓝玉部歼灭。

1372年的惨败使明军转攻为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再出塞 。徐达在答剌海击退尾随而至的元军之后留守北平三年,以稳定北方防线。

王保保战胜了徐达后,曾经在次年反攻山西雁门关。无奈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元朝在关内已经尽失民心,不管王保保如何骁勇善战,也无力回天,他继续跟北元皇帝在塞外游牧,迁徙到金山,最后死于哈剌那海地区,他的妻子不愿独活,也上吊自杀。这对患难夫妻的死亡时间大约是在1375年。

徐达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和王保保这样的劲敌交手,完全处于“无敌最寂寞”的状态,此后也很少有打大仗的机会了,只是带兵在边塞内外威慑敌人。例如1381年,他与汤和等人出兵讨伐骚扰边境的北元将领乃儿不花,结果自然轻松获胜,昔日高手过招命悬一线这种扣人心弦的场面永远不会再出现。

一代将星的军事生涯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徐达戎马倥偬的一生,对其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让徐达平步青云的朱元璋。为报知遇之恩,徐达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个是协助徐达攻城掠地的常遇春。常遇春雷厉风行的急性子反而衬托出徐达的稳重,两人拍档可以取长补短。

第三个是让徐达棋逢对手的王保保。王保保与徐达虽然互为对手,但却相得益彰。王保保因为徐达的存在而稳居北元首席统帅之位。而徐达因为王保保的存在也得以长期统兵在外,得天独厚地掌握着军权。

徐达死于1385年二月,晚死于王保保十年。《明史》记载徐达死前一年,出现了“太阴犯上将”的星象。所谓“太阴”是指月亮,“上将”是“太微垣(星座名称,这一带是天帝办公的处所)”之中的一星,根据古代天人感应的理论,这次月亮运行,会克死人间的大将。徐达果然在这一年背部生痈疽,病倒在北平,于次年死去,享年五十四岁。

名满天下的战将竟然平淡无奇地病死于床上,这种与普通老百姓无异的死法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于是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便应运而生。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明朝学者徐祯卿收录在《翦胜野闻》的八卦传闻,内容宣称朱元璋畏惧徐达功高震主,遂乘徐达患病之机,赐以蒸鹅。中国民间传说鹅为“发物”,背上生疽吃鹅会加重病情。徐达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当着使者的面流泪将鹅肉吃完,其后毒发身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蒸鹅会促使背疽毒发并无依据。而从当时的军事形势判断,北元小朝廷仍在塞外时不时搞点小动作,正是朝廷重用徐达之时。所以,《翦胜野闻》记载的这则传闻可信程度不高。

事实的真相是,朱元璋对徐达的感情始终非常好,他称帝后在自己的旧居旁边为徐达修建住宅,并尊称徐达为“徐兄弟”,因而两人被史书誉为“布衣兄弟”。徐达死后,《三家世典》记载朱元璋在殿前痛哭问天:“太阴屡犯,上将想不到突然殒命,老天为何这样迅速夺去我的将领!”

按照明朝制度,异性之臣生前的最高爵位只能封公,立大功者要等到死后才可以封王。徐达生前的爵位是信国公,死后便被追封为中山王,赐谥“武宁”,其葬地在南京钟山。在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中盛赞徐达为人言简意赅,不居功、不自夸,治军号令严明,诸将“敬若神明”,行军打仗能够做到“攻城不屠”,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贪美色、不取财宝,因而是一个“忠志无疵”,光明可比日月的完人。

徐达被朝廷誉为完美无缺的人的同时,也就成了神,被奉祀于功臣庙与太庙,无论在那一座庙,他的位置皆在诸位功臣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第一”。

如果说徐达是儒将,那么常遇春就是猛将。徐达生平只在王保保手下败过一次,而作风泼辣、专打硬仗的常遇春却是从无败迹的“常胜将军”,《明史》尊之为“摧锋陷阵,未尝败北”。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