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明代,官方是以本朝的功臣作为祭祀对象的,例如朱元璋在即位之初便在南京的鸡笼山建筑“功臣庙”以表彰统一战争中有功的将士。庙中群贤毕集,济济一堂。最引人注目的是专门设立的二十一名高级将领的牌位,即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赵德胜、华高、俞通海、吴良、曹良臣、吴复、孙兴祖、冯国用、耿再成、丁德兴、张德胜、吴桢、康茂才、茅成。当时入祀“功臣庙”的这些将领,有的已死去,有的还活在世上,朝廷规定“死者朔像,生者虚其位”,总之,死去的是神,而未死的也被当作未来的神来供奉。

此外,地方政府建立神祠祭祀有功德于民的忠臣烈士。

当然,国家的公祭比地方公祭重要。而在全国各地的庙宇神祠中,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的是“太庙”。太庙是中国皇帝供奉祖先的家庙,在家国不分的中国古代,做臣子的死后能够入祀太庙,与先帝一起享受国家的公祭,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死后能够入祀太庙陪伴着先帝的臣子,生前肯定是以仁义闻名于世,并具有忠孝等优良品质。

如果把皇帝比喻为北极星,那么忠臣就是以围绕北极星而旋转的璀璨群星,正所谓君臣相会,垂范千古。作为明君,他身边辅弼的必须大臣之中的典范人物。因此,不是所有在战争中立下殊勋的臣子都能在死后入祀太庙,比如开国文臣刘伯温就是因为叛元归明而负有不忠的污名,在死后的百多年里一直难以入祀太庙。

另外,在开国战争中做出过贡献的铁冠子等奇人异士也注定与太庙无缘。因为太庙完全按照儒教的祭礼行事,并自始至终排斥佛、道等异教的方外人士——不管这些人有多大的本领、立过多大的功劳。

虽然历代入祀太庙的名臣并不总是与战争有关,但明朝是例外,能够入祀太庙的全部是在战争中成名的,而且主要以武将为主。

对于明朝开国武将而言,有资格入祀功臣庙并不代表有资格入祀太庙。例如华高、吴良、曹良臣、吴复、孙兴祖、冯国用、丁德兴、吴桢、康茂才、茅成等十个入祀功臣庙的人就不能入祀太庙。经过反复筛选,能够入祀太庙的最初只有十二人,分别是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虢国公俞通海、蔡国公张德胜、越国公胡大海、梁国公赵德胜、泗国公耿再成、永义侯桑世杰,这些人是将军中的将军,元帅中的元帅。一直到百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嘉靖帝在位时,才补入威襄公郭英与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因此,能够入祀太庙的开国功臣便达到了十四位。这十四人在太庙里面好像众星拱月般守护着先帝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神坛卫士。

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在位时, 又补充了靖难(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在内战中夺取帝位,史称靖难之役)有功的四位功臣入祀太庙,他们分别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宁国公王真、荣国公姚广孝。

明朝从开国到灭亡,历朝的文武大臣过千上万,但曾经入祀过太庙的文武功臣,不过十八人而已,可谓凤毛麟角。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十八人当中,除了刘伯温与姚广孝是文臣,其他的全部是开国或靖难的武将(而刘伯温与姚广孝能够入选,也与他俩凭自身的文化知识在战争中扮演过军师的角色有关)。这些雄赳赳的武夫们的牌位摆在太庙里面守护着先帝,与先帝一起被朝廷塑造为神,因而也成了军队的战神。他们从来不是韩林儿、朱元璋那样的宗教式的精神领袖,也不是刘伯温那样精通天文地理、奇门占卜的术士。他们能够鹤立鸡群,干出一些超凡入圣的事迹,主要靠的是天赋异质的武勇。

特定的时代总是塑造出特定的英雄人物。朱元璋早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在江南争霸时便狠抓军队建设,注意挖掘与培养军中的将领。1360年的春节,他亲笔在应天的府邸之前写下一副春联:“六龙时遇千官觐,五虎功成上将封”,借以表达对麾下将领所寄予的厚望。“五虎功成上将封”之中“五虎将”的说法最早源自《三国演义》,分别是指跟随刘备打天下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员猛将。这些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据说有的人能够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后来五虎将就家传户晓成了古代勇将的代表,也是章回小说或戏曲中那些最得力的将领团体的称谓。各类古书常用“豹眼、猿臂、虎背、熊腰”之类骇人的词来形容这些武将们威武的相貌、高大魁梧的体格与天生的神力。不过,“五虎将”的名额仅有五人,这对于人才济济的明军来说太少了。后来协助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并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立下不朽功勋的武将已经不止五个,在普通人的眼中,他们就像古代的名将一样,拥有飞禽走兽一般的超人能力。在帝王的眼中,他们是智勇兼备的股肱之臣。他们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手中的令旗所至,号令千军万马,莫敢不从,弹指之间,不知有多少敌人的头颅落地。这些攀登上军事生涯的辉煌巅峰的人,要活就活得风风光光,要死就死得轰轰烈烈,而且死后受到官方的肯定,享受国家公祭的待遇。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着高大的形象,成为军人的榜样,最后终于留名青史,流传千秋万代。

可以认为, 他们从人到神的过程,是反映元末明初存亡兴废的历史的一面镜子。下面首先介绍开国十四功臣。

徐达被明太祖朱元璋高调誉为“开国功臣第一”,这个赞誉是实至名归的吗?

有心人如果翻一下史册,就会发现徐达于1332年出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与朱元璋是同乡。那么朱元璋将自己的老乡捧得如此之高,会不会有徇私情的嫌疑?

正确的答案,只能在历史的回顾中找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成语的意思又可以改用通俗的大白话说成: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为人,看看他身边的朋友。朱元璋自幼胸怀大志,徐达也一样,不过这两个童年的玩伴都是放牛娃出身,在社会的最低层打滚。徐达的家境似乎比朱元璋稍好一点,所以能够安然度过在大饥荒的岁月,不像朱元璋那样连遭丧亲之痛,被迫出家做个流离浪荡的僧人,但这样也致使他不象朱元璋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

徐达长大后生得仪表堂堂,他身长高颧,性格刚强坚毅,正是在社会上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无奈元朝末年,政治比锅底还要黑,一个乡下的农夫要想出人头地要比登天还难。徐达耳闻目睹之间,处处尽是人间不平之事,遂饱受刺激,立志济助世人,但可惜势单力孤,只能暂且等待时机。不久,机会终于来临了,白莲教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出家为僧的朱元璋还俗后参加了起义军,并于1353年春季返回家乡招兵,徐达毫不犹豫地仗剑从军,从此两位知心好友一起在外同甘苦,共患难。

徐达在军中没有丢朱元璋的脸,他智勇双全,协助朱元璋收编零碎的地方武装,以壮大势力,并在攻打滁州与和州的战事中有较好的表现,因而迅速升为镇抚之职,位置居于诸多宿将之上,成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朱元璋的志向与理想远在红巾军诸位首领之上,举手投足之间已经露出王者的风范。徐达在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朱元璋的了解,因而不敢再像昔日那样视朱元璋为平等的伙伴,而是甘心居于朱元璋之下,听从号令,莫敢不从。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