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但不管怎样,部队中有铁冠子这号人在,就随时会找到办法来稳定军心。

朱元璋在江南时的确遇见过太多的奇人异士,上述的月庭和尚、铁冠子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其他著名的人物还有很多,例如周颠仙人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与铁冠子一样在参与出征陈友谅之役时介入了长江祈风之事。朱元璋登基后曾经亲笔写过一篇《御制周颠仙人传》,传中称这位大仙的行为举止异于常人,神出鬼没,平日里有点疯疯颠颠,他既能在烈火之中毫发无损,又能在沉入水中而安然无恙,还有预见未来之事的能力。朱元璋回忆自己出征陈友谅时,特别询问周颠道:“这次出兵合适吗?”周颠回应:“合适”。“陈友谅已经称帝,我与他战,困不困难?” 朱元璋又问道。周颠顿时做出仰首望天的姿态,良久才转过头来回复道“天上没有陈友谅的位置”。朱元璋接着问:“我可不可以带你出征?”周颠回答:“可以”。当出征之师来到皖城时,长江没有风,致使战船难以前进,朱元璋派人问周顛应该怎么办,周顛回答:“只管前行,前行便有风。如果无胆前行,便无风。”于是,诸军上岸用绳子牵舟前行,逆流而上,不到二三里,果然有微风泛起,又不到十里,猛烈括起了大风,大军遂得以扬帆长驱直入,到达小孤,杀向鄱阳湖。

如果将朱元璋的《御制周颠仙人传》与《明史》中的铁冠子传记参照来看,就会惊奇地发现,朱元璋在出征陈友谅时,其水师的确一度受到无风的困扰,但在军队到达小孤之前,得到周颠仙人洞悉天机的帮助;而在军队到达小孤之后,又得到铁冠子以洞玄大法向天祈风的帮助。朱元璋在两位的神仙般人物的帮助之下果然一帆风顺,岂有不胜之理?

其后,周颠因途中预言与陈友谅之战会死伤惨重,使朱元璋感到厌恶,便下令把他投入江中,任其自生自灭。不料当大军即将经长江进入鄱阳湖时,周颠又神差鬼使地出现了,他从容从到军中乞食,朱元璋无奈,只好给予食物,周颠食罢,遂整衣一去不返。

有关周颠的事到此为止,现在再说朱元璋与陈友谅较量的事,而铁冠子将会继续插手未来的战争。

包围南昌的陈友谅得知朱元璋远道而来后被迫撤离,指挥汉军舟师返回鄱阳湖,迎战这个强悍的对手。

汉军将无数船舰串联起来布阵,连绵数十里,旌旗林立,望之如山。朱元璋军队的船只要小一些,但拥有的优势是军队装备了大量先进的火药武器。两支各有千秋的军队于七月二十日在鄱阳湖中的康郎山开始交锋,一连打了几天,不分胜负。双方折损兵马无数,连湖水都染成了红色。

铁冠子虽说没有亲自操刀上阵,但发挥的作用,实在不容低估,因他观战时常常用精辟的语言为朱元璋排忧解难,同时鼓舞军队的士气。有一次,猛将常遇春乘坐孤舟深入敌阵,被敌船包围了数重,众将士在后方遥遥望见,无不为这位深入敌后的战友感到提心吊胆。只有铁冠子镇定自若地说道:“无须担忧,他在亥时(晚上21至23 点)必会突围而出。”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铁冠子的预言是正确的,当天晚上,常遇春果然在亥时杀出条血路回到军营。

鄱阳湖中连日括起的大风为朱元璋的火器提供了绝妙的用武之地,各种火炮、各种用火药制成的燃烧性武器纷纷击中陈友谅水师的巨舰,烟焰涨天,焚烧而死与失足落水的军人难以估算。汉军惨败,将残余的战船集中在一起以防御为主,高挂免战旗,不敢更战,过是一个多月后,粮食便逐渐告罄,将士们敝衣枵腹,陷入劣境。 陈友谅不想束手待毙,他孤注一掷,指挥部队向企图杀出鄱阳湖,从长江撤返,但在湖口这个兵家必争之地遭遇朱元璋军队竭尽全力的阻击。在两军犬牙交错的搏斗中,陈友谅被冷箭射死。至此,大局已定,汉军死的死、伤的伤,共有五万多残余部队投降。而侥幸冲破朱元璋军队的封锁线的那些漏网之鱼,则沿着长江撤回武昌。

汉军残部拥立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在武昌继续做土皇帝。可是过不了多久这个小朝廷便在朱元璋大军的压境之下投降,国家亦随之灭亡。

鄱阳湖大战历时三十六天,但从朱元璋军队开始启行的日期算起,到胜利为止,刚巧用了五十天左右。而铁冠子在发兵之初就预言只需五十天,便可搞垮不可一世的陈友谅,历史竟然完全朝着这位道人预见的方向发展,莫非冥冥之中,天数早已决定人世间的胜败存亡?在恢诡谲怪的天意之前,芸芸众生有时简直就如蝼蚁一样微不足道。

鄱阳湖之战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朱元璋凭此一战除去了心头大患陈友谅,从此在江南再也没有遇到类似的劲敌,拿下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只是时间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鄱阳湖之战中,在朱元璋的军中,擅长占星术的并非只有铁冠子一人。而是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刘伯温。

刘伯温既非僧人,也非道人,而是儒士。儒家学说浩如烟海、精深广博,除了众所周知的伦理道德观,还包含有天文地理、奇门占卜等充满宗教意识的神秘文化。例如儒家的经典《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书,影响了千秋万代,因而卜筮、占星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儒家著名的今文学派更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认为天地间的事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天象可以预知人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看重天文、谶纬等之术,常常任用那些精通象纬之学的儒家学者为国家出谋策划。

刘伯温是精通象纬之学的儒家学者,他本是浙江青田人氏,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儒家经史书籍,尤其精于象纬之学,年青时在科举孝试时中过进士,当过元朝的官,后来弃官隐归故里,以著书为乐。时人敬佩刘伯温的才华,将其与三国时料事如神的名臣诸葛亮相提并论。1360年三月,朱元璋攻下金华,按照惯例招徕儒士辅政,因而礼聘刘伯温与宋濂等名士出山。刘伯温来到军营,有针对性地提出十八条有关时政的对策,称为“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并特意修筑了一座礼贤馆以安置刘伯温等人,推崇备至。

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的刘伯温早就注意到了野心勃勃的陈友谅,他在与朱元璋讨论战略大计时认为陈友谅这个人不过轻视,特别强调指出:“张士诚并无大志,只守御为主,不足为虑。而陈友谅的篡主之心路人皆知,他虽然名号不正,但地盘却雄据长江上流,时刻对下游的应天地区虎视眈眈,因此我方宜先发制人。陈友谅一旦灭亡,便可一举平定孤立的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大业可成。”朱元璋听后深以为然。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