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天堂与地狱现在都昭然若揭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只是世人尚未知道而已。现在的人间天堂,好比老百姓当中那些贤良公正的人,他们能够遵纪守法,过着身家不菲,妻子奴仆成群的生活,如果一旦有机会当官,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便可以名扬当世,惠及家人,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他们住在高楼大厦里面,有妻妾朝夕迎送,这难道不是天堂一般的生活吗?话又说回来,假若老百姓当中有一些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人,他们当上官吏却贪赃枉法,欺骗君主虐待平民,天网恢恢,必然疏而不漏。当他们受到法律制裁的时候,身躯系上枷锁被关在牢狱里面,不能与亲友团聚,或者因为刑具加身的缘故而痛不欲生,哭泣之声难免呼天动地,结果是死于非命,这难道不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吗?”

也就是说,能过天堂般生活的主要是富贵人家与上层官僚集团中的优秀人士,这些人要想保持现状就必须要贤良公正、遵纪守法,否则会因一念之差而酿成大错,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正是“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由此可见,朱元璋所营造的除了具有明朝特色的人间天堂之外,还另外建成了一个地狱,只是这个地狱与蒙古贵族统治下充满了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人间地狱不同,它是专门给贪官污吏、违法乱纪者准备的。

虽然朱元璋对白莲教的那一套理论逐渐失去兴趣,但是他仍然在社会上扶持对政权有利的佛教其它流派。然而必须要说明的是,明朝的宗教政策是儒、佛、道三教并行,朝中君臣受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治国以儒家理念为本,佛、道等宗教思想为辅。

《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曾经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于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皇帝好神仙、求长生的行为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身为皇帝,能够清心寡欲,辛勤执政,不做无益的事,不穷折腾,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享受太平的乐趣。这样的皇帝就是神仙。丰功伟绩记载于史册上,声名流传于后世,这样的皇帝无异于长生不死。”

这一段以史为鉴的话交待清楚了统治者治国的理念,就是尽量不干有违儒家观念的旁门左道的事。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具有“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度思想,所以能够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永远只是一部分人。朱元璋采取妥善的政策保证老部下在现有的条件下过上天堂般的生活,一言以蔽之,就是优待武将。因为明朝的天下主要靠武将打下来的。自从徐达率部北伐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先取山东,再回师攻取汴梁、洛阳,平定河南,然后带着主力北上,于1368年八月二日打下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在大都灭亡前夕逃出塞外,元朝灭亡,蒙古贵族此后便返回草原重过游牧生活,永远离开中原了。明朝军队在北伐的同时也分兵经略南方,朱元璋命令得力部将从江西、浙江等地出发,灭掉了福建的陈友定、广东的何真等地方割据政权。此后,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陆续解决了北方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元朝残余势力,派兵挺进东北,转战塞外,在肃清北方敌对势力的同时也消灭了南方的广西、四川、云南等封建割据政权,基本实现了中国的政治统一。

朱元璋论功行赏、优待武将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封官晋爵。

明初获封公、侯、伯的开国功臣共有三十六人,其中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两个伯爵、还有征西功臣十二人,皆享受侯爵待遇。值得注意的是,在封公的六个人当中,仅有中书左丞相李善长是文臣,而封侯的文臣一个也没有,这是因为大明的法律规定“文臣不许封公侯”,只有“生前‘出将入相’,能为国尽忠铲除大患,立下同开国元勋一样的功劳,才能例外”,这样苛刻的条件,自然对文臣构成了严重的限制。

除了李善长这个硕果仅存的公爵之外,还有两个文臣是伯爵,他们分别是右丞相汪广洋与御史中丞刘伯温。总而言之,在这一群新生的贵族之中,仅有三个人是文臣而已。

可见,明初朝廷奉行的是“重武轻文”的国策。开国武臣的地位确实尊贵,他们依靠优厚的待遇惬意地生活着。比如朝廷发给公侯们数额很高的俸禄,还按级别分配房产,并经常以“庄田”、“勋臣田”等各种名义赏赐大量田地以及佃户,使他们个个成为大富翁。

这些大富翁常常受到皇帝特殊的关怀与政策额外的照顾,例如明朝法律规定犯罪官员家中的女眷,如果有没收入官府之中抵罪的,只能配给功臣为奴,不许配给文臣。当时丞相胡惟庸(李善长辞职后的继任者)与政府六个职能部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相当于现在国务院辖下的部门)的官僚违反了这一规定,把一些没入官中的妇女配给文臣为妾为仆,被朱元璋发觉后被处于重罚。

朱元璋对中下级武官也不赖。明朝在地方建立了卫、千户所、百户所等各级军事机构,而各级军事机构的职位有九级(分别是卫指挥使、指挥同知、 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等),朝廷规定上述九级武官皆可世袭,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有机会吃皇粮。相反,各级文官则不许世袭。

武官生前受人尊敬,死后亦尽享哀荣。

早在明朝刚刚建立的第一年,朱元璋已在南京的鸡笼山建筑“功臣庙”,表彰在统一战争中有功的将士。庙中除设立徐达等二十一名高级将领的牌位之外,还设立有“故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之灵”等中下级军官的牌位。朝廷特别公祭这些军人,以示优待。

很多开国武臣还有“太庙陪享”的资格。太庙是明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处所。徐达等十二名武臣在死后能够在太庙占有一席之地,与朱元璋的牌位一起受到国家的公祭,这无疑是极大的荣誉。

总之,当时能够入祀功臣庙与陪享太庙的全部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武将,而文官集团则寒碜得多,竟然连一个人也没有(文臣刘伯温一直要到明代中期的嘉靖年间,才获得陪享太庙的资格,而且是开国文臣中唯一的特例)。

由此可知,在元末揭竿而起的千千万万的人,包括那些白莲教徒,他们在尸山血海之中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残酷竞争、淘汰与重组,能够有幸能生存下来的,现在基本都可以在军队中捞上个一官半职,都可以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秩序中度过余年了,当然,前提是不要触犯法律。

明初文臣的地位虽然比不上武臣,但至少比元朝要好。因为国内的民族矛盾消失了,而以汉族为主的文臣群体的前途也宽阔多了,官员们在选拔与升迁时,不再受到民族与出身的限制,他们之中长袖善舞的人或许还可以利用当官的机会在社会中左右逢源、飞黄腾达。

一切都像朱元璋曾经指出过的那样,朝中文武官员只要不因一念之差而失足,是有机会过上天堂般的生活的。

各级官员总的来说是生活得有滋有味,尽管在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之前在点战战兢兢。那么,普通士兵与老百姓在新王朝统治下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因为元末的战乱持继了二十多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所以朝廷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移民屯田与开荒垦地的办法,不断组织军队与平民耕种田地,并且注意均平赋税,减少屯民的负担。朱元璋加大吏治的力度,反对贪污受贿,还用种种措施压制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使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因而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也日益繁荣。

虽然普通老百姓没有看到白莲教徒在起义之初所预言的人间天堂,但总算也能够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和平日子了。混得好一点的人,其生活还能达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水平。一句俗语形容得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秋霜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战神谱:真实却充满神话色彩的战争史第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