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5设局求和

经历了李瓶儿入嫁风波,保住原有地位成了吴月娘的当务之急,而要保住地位,首要的任务就是结束与西门庆的“冷战”。对吴月娘而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降身份、负荆请罪,以此给足西门庆的面子,但这样一来,自己的颜面何在?颜面无存,地位又从何谈起?要体面地结束这场“冷战”,吴月娘还得另辟蹊径。

为了达到体面结束“冷战”的目的,吴月娘摆起了“月夜烧香”的迷局,引西门庆上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西门庆从李桂姐的院中受气归来,巧遇吴月娘烧香,暗中偷听到了吴月娘的祷告词:“妾身吴氏,作配西门。奈因夫主留恋烟花,中年无子。妾等妻妾六人,俱无所出,缺少坟前拜扫之人。妾夙夜忧心,恐无所托。是以发心,每夜于星月之下,祝赞三光,要祈佑儿夫,早早回心。弃却繁华,齐心家事。不拘妾等六人之中,早见嗣息,以为终身之计,乃妾之素愿也。”西门庆当即“满心惭感”,自思月娘之贤,与其赔罪求欢,两人的“冷战”正式宣布终结。

那么,吴月娘的“月夜烧香”,到底是她本心贤良,确实是被西门庆巧遇,还是吴月娘故意作的圈套,让西门庆往里钻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不过,无论是从吴月娘转移李瓶儿财产时,“墙头上铺衬毡条”的心思缜密,还是从吴月娘此时的处境和诉求,都让我们难以相信吴月娘是真心实意地在祷告,然后恰巧被西门庆撞破。尽管《金瓶梅》没有明写吴月娘的动机,但很多细节都将矛头指向了吴月娘“作假”。为了“侦破”此案,我们还得从诸多细节说起。

①吴月娘不可能判断西门庆回家的具体时间,也不可能预测到西门庆这晚上会因受了李桂姐的气而提前回家。但是,文中说吴月娘“每月吃斋三次,逢七拜斗焚香,保佑夫主早早回心”,说明吴月娘月夜烧香不止这一次,吴月娘也自称“每夜于星月之下,祝赞三光”。吴月娘这是在“守株待兔”,偏偏在这晚上让她守到了。

②吴月娘烧香的迷局极有可能是王姑子出的主意。在第十二回,潘金莲因李桂姐巧取她的头发“作法”后,身体不适,在刘婆子的“阴招”下得以好转,还与西门庆成功“回背”。此时,作者刻意强调:“但凡大小人家,师尼僧道,乳母牙婆,切记休招惹他,背地什么事不干出来?”。刘婆子会“回背”的招数,“一丘之貉”的王姑子极可能也掌握了这项技能。潘金莲的这个“案例”,为吴月娘从王姑子那里寻得“回背”之法提供了参照。在第二十回,写到吴月娘吩咐来旺“往王姑子庵里送香油白米”,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吴月娘为什么突然好起佛来了?在第四十回,王姑子又引出了薛姑子,给急于求孕的吴月娘弄符水,作者再次强调:“但凡大人家,似这等尼僧牙婆,决不可抬举。在深宫大院,相伴着妇女,俱以谈经说典为由,背地里送暖偷寒,甚么事儿不干出来?”两相比较,王姑子为吴月娘出谋划策,精心设计了“月夜烧香”的迷局,借以与西门庆“回背”的可能性极大。

③吴月娘的烧香地点是“后边仪门首”,且在烧香时“仪门半掩半开”,同时仪门内还有一堵粉壁,后来潘金莲还躲在这堵粉壁的黑影里,吓了刚进仪门的西门庆一跳。这样的环境布局有两个特点:其一,从仪门外进来的人看不到粉壁的黑影里是否有人;其二,站在仪门内的粉壁前可以听到里面的动静,却不被发现。利用布局的优势,当晚的情形可能是这样的:仪门半掩半开,使进门后的西门庆感到好奇,吴月娘安排小丫头在粉壁黑影里窥探外面的情况。发现西门庆进门后,吴月娘看不到躲藏着的西门庆,假装不知隔墙有耳,开始“演戏”。西门庆听得感激涕零,进来将吴月娘“双关抱住”——大功告成。

④吴月娘的心机瞒过了西门庆,却瞒不过冷眼旁观人。潘金莲对孟玉楼一语点破:“一个烧夜香,只该默默祷祝,谁家一径倡扬,使汉子知道了。”孟玉楼也心知肚明,说道:“他有心也要和,只是不好说出来的。他说他是大老婆不下气,到叫俺们做分上,怕俺们久后玷言玷语说他。” 吃和合酒时,潘金莲故意安排弹唱“佳期重会”,西门庆后来跟孟玉楼点醒:“他说吴家的不是正经相会,是私下相会。恰似烧夜香,有心等着我一般。”

⑤吴月娘“置酒回席”时,有两个姑子应邀“都在上房里坐的”,从侧面证实了王姑子为吴月娘出谋划策,吴月娘事成之后表达谢意。另外,吴月娘在“月夜烧香”的计谋中尝到了甜头,从此潜心向佛、事事求佛。

经过精心策划,吴月娘终于如愿以偿,与西门庆合好如初,总算是挽回了急转直下的危险局势。在这场“金月交锋”中,吴月娘感受到了潘金莲的威力,开始转变策略,由“镇压”转向了“绥靖”。李娇儿、孙雪娥等“元老派”遭到打压,“新生派”面对李瓶儿的加盟,洗牌尚需时日。对于各派而言,都迫切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争宠斗争”的总体局面转入了一个暗流涌动的表面和平时期。

梦断金瓶》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晴雯撕扇2010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梦断金瓶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