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正文的分界线===================================

第二章:《作战》篇(1)

★后勤保障:吃穿可是大问题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作战篇》

“反扫荡期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毛泽东,延安,40年代初期

“如今的南泥湾,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歌曲《南泥湾》

《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主要讲述后勤问题,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阐述了物质保障对战争的重要性。

孙子在论述后勤时,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论证方式,就是分析“厉害”。他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这句话就是本篇的题眼所在。

用兵之害在哪里?

一次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舟车劳顿、粮草漕运,要耗费“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乃至于俗话常说“打战就是打钱”。

尤其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哪怕是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很难进入战斗。比如海湾战争时,多在沙漠地区,人均日用水量需达到80千克,美军的50万军队每天需水量达到4万吨——每天就要4万吨淡水!要不是沙特此前兴建了许多海水淡化厂,美军自己也拼命运送打井机械、海水淡化装置和净水装置,根本无法满足在中东这样炎热干旱之地的饮水需要!

又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后方的补给线长达500多公里,需要5万兵力、7000辆运输车昼夜往返穿梭不停,光是一个装甲师平均每天就要消耗淡水2000吨,口粮8万份,油料60万加仑,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一年的维持费用高达283亿美元——这些巨额开支,尚且只是后勤,还不算真正军事交战的费用。

后勤保障,至关重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战争往往失败。

中国在国际边界上的一些领土争端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受限于“后勤保障”:

比如中印争端,目前藏南地区的“阿鲁纳恰尔邦”被印度控制,中国很难夺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军事补给供应不上。藏南地区海拔很低,已经脱离青藏高原地形,而与印度热带气候实为一体——笔者本人亲自徒步走过藏南一带,历时七天,沿雅鲁藏布江从波密镇、历经墨脱县、走到派镇,一路上对藏南地势有很深刻的直观印象。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险,从中国内地运送物质给养到藏南地区,要翻越千山万壑,越过海报数千米的高原,才能下到热带雨林区域,尤其这些地方都被原始森林阻隔,毒蛇猛兽颇多,进入完全要靠步行,车辆无法通行,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笔者历经七天七夜,才从热带雨林返回青藏高原,完全靠最原始的徒步、背囊,每天走12个小时,精疲力竭,更何况要运送补给,其中艰辛是无法忍受的。

正因为如此,中印对于藏南的争端,不在于纯军事,所以当年毛泽东派兵打败印度,却无法长期控制该地,是由于自然条件所限——后勤跟不上。驻守在当地的边防官兵,吃什么、喝什么?没有吃没有喝,你还和别人打什么?而印度方面,却可以长驱直入,从国内一马平川过去,成本远远小于中国,如今在阿鲁纳恰尔邦又大量移民印度人,在当地发展生产,为印度军队提供了物质,长此以往,就更加难以撼动其优势了。

同样的道理,三国时期,蜀国进攻魏国,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能取中原,原因不是军事战术不行,而在于蜀国后勤补给难以为继。要知道,从四川盆地运送粮食到陕西、甘肃的黄土高原上,是从下往上爬的,而且沿途没有人烟,困难重重。而在魏国各地边防处,从曹操开始,就早已实行“屯田制度”数十年,士兵们一边驻守、一边种地,自给自足。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几十万大军,长途跋涉,远离成都

所以孙子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不知道用兵的害处、所废的周折成本,就不知道用兵的价值所在。只有明白了用兵的难处所在,才能真正懂得用兵。

抗日战争期间,陕北八路军遭受扫荡威胁,物质紧缺。毛泽东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这个共军最高统帅,在长征时期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没有害怕,于笑谈间纵横于南方各省山水之中,却在延安遭遇了后勤补给的重大困难。敌人的凶悍、猛烈的进攻,都不是最难对付的,而最基本的吃饭、穿衣,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怎么办?

自己动手,发展生产。

毛泽东在院子里种起了白菜,周恩来当起了纺织能手,朱德背着箩筐捡牛粪……共军最高领导层纷纷带头,号召人们自己动手。

1940年,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面临敌人要“困死、饿死八路军”的边区封锁和严重的经济困难,群策群力,于偶然间听说城东南近百里外的荒山野岭很有开发价值,据说那里因为土地太肥沃,野蒿居然长到一人多高!于是朱德带人经过土壤、水质、森林资源的勘察。

“那里叫什么名字?”

“那个地方,叫作南泥湾。”

南泥湾,从此和八路军的发展壮大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三五九旅的王震,率领士兵们扛起了锄头,开荒农垦。战士们不打战了,先搞好生产!在这片有“陕北小江南”的沃土上,结出了硕果,让全体官兵们渡过了难关。有了吃的,才有力气打战呀!

据统计:1942年,延安的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王震将军搞生产搞得好,在共军里出了大名。在49年建国后,他又带兵去了新疆,在那里开垦,由此形成了今天的新疆建设兵团,为祖国的大西北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向王震王胡子将军——敬礼!

孙子兵法——战争应该怎么打》小说在线阅读_第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鞠佳juji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孙子兵法——战争应该怎么打第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