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值此危急存亡关头,李陵为了鼓舞士气,大呼:“我军士气衰退而战鼓不起,这是何缘故?难道军中莫不是有女子?”其实当时李陵军中还真藏匿有女子。当李陵出征匈奴时,其某些龌龊的下属强征了一批女子为“慰安妇”,此时正藏于马车之中。李陵将她们悉数赶出,尽皆杀之,断了那些贪生怕死、贪图享乐的士兵的念想。第二天,两军再战,将士们在李陵的鼓舞之下,斗志昂扬,斩杀了匈奴三千余人。后李陵又引兵往东南方向奔走,四、五日以后,抵达一片芦苇之中。匈奴士兵从上风头纵火焚烧芦苇,不一会,大火便蔓延至李陵军中。李陵当即下令也纵火以自救。后李陵又南行至山下,而大单于则领兵在南山之上,居高临下。占据了这样有利的地形,大单于命令其子亲自率领骑兵冲击李陵。李陵为阻挡骑兵的冲击,将军队移入树林之中,这样再杀匈奴数千人。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陵命将士射杀大单于,大单于只得下山。后来汉军俘获了一名匈奴士兵。这位俘虏引用大单于的话说:“此乃大汉精兵,我们不能取胜。而且这支军队日夜都在引诱我军南行至汉朝边境,莫不是有伏兵接应?”而大单于手下的人皆说:“大单于您亲自率领数万精骑都不能击败汉军几千人,日后有何面目再使人出使汉廷,汉廷也会越加轻视我们匈奴的。莫不如再战一次,倘若遇见广袤的平地,这对我匈奴铁骑是有利的,若那时还是不能攻破的话,那么我们到时再撤也不迟啊!”就这样,匈奴坚持了下来,而李陵则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李陵仅率五千步兵,已与匈奴的八万骑兵周旋了将近一个月之久,情况可想而知。匈奴骑兵如此之多,而李陵的军中却多是些负伤的将士了,人数也越来越少,且已疲惫不堪。可是就这样,李陵率军仍然又斩杀了匈奴二千余人。匈奴感到情况不妙,于是想引兵而去,放过李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将皆大欢喜,李陵必然全身而退,回到汉廷之后,也必将得到汉武帝的大力褒奖;而李陵作为一名统帅,仅凭此一仗,也足以入选中国古代名将之列。只是历史是不容假设的。这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候管敢,此人被李陵军中校尉侮辱了,一怒之下,竟投降了匈奴,并且还告诉匈奴人切不可放弃,因为此时李陵军中早已是弹尽粮绝,仅剩下一千六百人,而且还没有援军,更没有所谓的伏兵了。这时当率领精骑射之,汉军必败无疑。

单于大喜,即命骑兵再做一次总冲锋,并让士兵高喊:“李陵快投降!李陵快投降!”大单于封住了李陵的退路,李陵只得退到山谷之中。大单于率领军队立于山上,将李陵包围在山谷之中,一时间,箭如雨下。汉军五十万支箭弩全部用尽,战到最后,汉军拆毁战车,手持战车木棍与匈奴对峙。匈奴从山上抛下滚木垒石,汉军士卒伤亡惨重,寸步难行。

黄昏时分,李陵着便衣独自一人出营,喝退左右:“不要跟着我,大丈夫一人便可取单于首级。”过了很长时间,李陵回来了,叹息一声,说:“兵败,死矣!”左右有人说:“将军威震匈奴,今日一败,乃是天意,应该想着之后如何回归汉朝。想浞野侯就曾经为匈奴所俘虏,后来回返大汉,天子礼遇之,更何况是将军您呢!”言外之意是让李陵暂且投降匈奴,再乘机逃回汉朝。

李陵慷慨地说道:“不要说了,我李陵若今日不死,就绝非壮士所为。”意思是说要壮烈殉国。接着,李陵尽斩旌旗,将珠宝埋于地中。这时只见李陵又叹息道:“如果我再有十几个兄弟、再有十几只箭的话,那么足以逃脱了,只可惜我已无兵再战了,等到天一亮的时候我们只能坐而受缚了,不如大家作鸟兽散,说不定还能有几个侥幸逃脱的,以回汉廷报告天子。

当夜,李陵命军士每人带足口粮,来到斩断后路的匈奴军面前,击鼓起士,鼓却不鸣。李陵便于韩延年上马,有从者十余人,企图冲杀出去。匈奴人率几千人马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仰天长叹一声:“我再无面目见陛下了!”遂投降了匈奴。

李陵兵败之处与汉朝边境已不过百余里了,边塞闻得情况以后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希望李陵能够战死沙场,可是后来却听说李陵已经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于是大怒,认为李陵应该挥剑自刎,决不可投降匈奴,一旦投降了匈奴,无疑彻底丧失了民族气节,尤其是像李陵这样的几代将门之后,也就更不能投降了。因此,汉武帝认为,李陵实属贪生怕死,不配做将门李家的子孙。

群臣惶恐,知道汉武帝这会真是动了怒,于是纷纷落井下石,指责李陵的不是。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对李陵事情有何看法。司马迁乃是正人君子,他能认识到李陵的不易与无奈,尽管他也知道汉武帝这会动了怒,帮李陵说话可能对他不利,但是他却依然说到:“李陵侍奉母亲极其孝顺,对朋友讲信义,为人谦恭礼让,并且还能体恤士兵,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实乃有国士之风。今出兵匈奴,惨遭不幸。而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兵败投降,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实在可恨。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孤军奋战,竟能斩杀匈奴骑兵一万余人,为我大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辗转千里与敌人进行周旋,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这一番慷慨陈词,非但没有为李陵洗刷贪生怕死的罪名,反而将自己带入了无尽的深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功劳,为李陵辩护,于是下令将司马迁逮捕入狱。

汉武帝对李陵的所作所为深感不齿,他下令逮捕了李陵全家老小。谁知在不久之后,有传闻说李陵曾带领匈奴军队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竟迁怒于李陵一家老小,草率地将几代将门的李家全部处死,包括李陵的老母、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为此事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这件事使得李陵与汉廷彻底决裂,李陵此后再也没有回到汉朝,终其一生只能老死匈奴了。将门李家三代忠良的美名一遭丧失,成为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历史事件。

好,以上就是李陵兵败的故事了。

纵观全篇,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想来《上甘岭》亦不过如此。李陵在这场战役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与勇气,以及坚定的爱国信念与报国情怀。问题只出在了汉武帝的心胸上,倘若汉武帝还年轻,还是如原来那样英明神武,我想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晚年的汉武帝性格暴躁、猜忌成性,酿成了许多灾难,我想“李陵事件”也是其中之一。倘若汉武帝能够给李陵一些时间,我相信结果一定不会是这样的。汉武帝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李陵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真真是古代名将亦不过如此,但在汉武帝看来,他没自杀就是天大的罪名。汉武帝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果,尽管你的过程很惨烈,那都不重要。

这也许就是国人的普遍想法了!这使我想起了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通常都是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而我国选手杜丽有这个实力问鼎第一名,于是国人纷纷将这第一金的希望寄托在杜丽身上。

面临万众瞩目,杜丽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加上这是家门口的奥运会,杜丽于情于理都应该拿下这一块金牌。然而最终事与愿违,杜丽没能拿到这北京奥运会的第一金。

掌声没了,鲜花没了,记者更是不知去向,独独只有一名记者采访了杜丽,而杜丽是哭声一片。没有人安慰她,也没有人报道她为备战奥运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人们只认一个结果,那就是你没有得金牌,你就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杜丽哭了,可能是委屈的哭、是不被众人理解的哭。电视台集体沉默,记者望而却步。出人意料的是,后来杜丽终究是得到了另一块金牌。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时,掌声出现了,鲜花送上来了,记者在围堵着她,询问她失而复得的心路历程。杜丽也终于破涕为笑。

其实看惯了中国的体育比赛,你就会发现,所谓的心路历程,所谓的为得金牌而作的痛苦的训练过程,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那些夺得金牌的运动员准备的。对于那些同样经过了艰苦的训练,同样有着艰辛训练过程的人,最终却没能得到金牌的人,对不起,不予播放,只因为你没有价值。因为一切都只有一个结果,至于过程对不起我们不关注,要关注也只关注那些得到金牌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所以很多人都在说,国人并不是在享受体育,而是在征服体育。这也决定了中国人只能是竞技体育强国,而并非体育强国。

第五篇: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修订稿)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题目”,大到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说上几句。当然,每个人也都说不全、说不清,只因为它太“大”了,大到根深蒂固,大到无孔不入,大到深入每个人的细胞之中。起码在中国是这样。

说一说那些变态的中国文化》小说在线阅读_第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周慕白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说一说那些变态的中国文化第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