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起义军进入杭州后立即杀了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和廉访使赵约,其他官吏一旦被抓获更是被义军用肢解,油炸、毒药等各种极刑处死,积怨已久的群众,更是直接刨了蔡京的祖坟,暴尸于外。

方腊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大的战绩,说明他在漆园会盟时所做的战略分析还是相当正确的,但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其中他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直接导致了起义势力的由盛而衰。

第三章 中国黑帮七大门派

第一节 明教

11.杭州溃败

第一,方腊认为朝廷从决策到调集兵食“非半年不可”,这完全是极其荒唐,极其错误的判断。因为就在方腊攻占杭州后,朝廷就迅速调集了十五万的大军开赴前线,打的起义军措手不及。

第二,北宋的禁军是宋军的精锐部队,非地方军可比,起义军虽然号称百万,但都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而且各部队分散在各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指挥,最终被宋军各个击破。

最后,最致命的是,起义军不能进行持久战,而朝廷却有足够的经费用来镇压农民起义,因此中原也就不可能发生变乱,辽金也没那么快乘机入侵,方腊“划江而守”进而“混一天下”的目标就只能化作南柯一梦了。

方腊攻占杭州后,为实现“划江而守”的计划,立即做出了“北伐”和“南征”的决定。他首先派方七佛率领六万人马进攻位于杭州东北的秀州,就是现在的嘉兴,以图北上,攻取南京。同时,自己亲率主力南征,“尽下东南郡县”,相继攻下婺、衢两州。于此同时,其他义军首领北上攻克宣州宁国,进围广德军。

短短数月,起义军就占领了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称作“六州五十二县”,同时起义军人数也达到百万以上,方腊起义达到全盛时期。

起义军势如破竹,东南大震,淮南发运使陈遘急忙上疏奏称情况危急,求朝廷火速派兵增援。

这份奏疏可吓坏了正在赏石作画的宋微宗,方腊占据了东南沿海重镇就等于切断了大宋王朝的经济命脉,几万号大小官员就靠剥削这片地区的老百姓领取俸禄呢。

宋微宗知道方腊是打着讨伐朱勔的旗号后,立即下令撤销杭州造作局,停运花石纲,罢黜朱勔官职,企图安抚民心,松懈义军斗志。

但这只是扬汤止沸,若想做到釜底抽薪还要靠出兵镇压,宋徽宗还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宣抚使,谭稹为两浙制置使,调集禁军和秦晋蕃汉兵十五万,水陆并进镇压起义军。

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企图在睦州会合。

领兵北伐的方七佛,一举攻下崇德县,直逼秀州,并分兵进入湖州境内,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不久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率军迎战。此时,中央军与农民军的差距顿时显现出来,方七佛大败而归,退守杭州。

攻不下秀州,杭州便失去屏障。宣和三年二月,宋军包围杭州,方腊亲自指挥抵抗,但由于由于城中缺粮,起义军被迫撤出杭州。

宋徽宗一看局势得到控制,慈悲心大发,便下诏“招抚方腊”,结果被方腊拒绝。

三月,方腊重整旗鼓,再次率军进攻杭州,结果在城外被王禀打败,只好放弃再次占领杭州的打算。

杭州失守致使起义形势急转直下,义军从节节胜利变成节节败退,几乎是沿着进军的路线原路败退的,歙州、睦州、衢州先后失守,方腊从富阳、新城、桐庐一路退到青溪县,最后退守帮源洞,回到了自己最早的革命根据地。此时起义军尚有二十万人,但战斗力大大下降,就连地方军都打不过了。

方腊退守帮源洞,就等于宣布自己已经穷头陌路了,换个词也可以叫做走投无路,在含蓄点就是坐以待毙。

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军从东西两面包围帮源。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展开最后一战。

第三章 中国黑帮七大门派

第一节 明教

12.别有洞天

在这场战斗中,方腊的坐骑力竭而死,战刀也在乱战中遗失,由此可见方腊是多么地狼狈,以至于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帮源洞中躲藏,我不由地又想起了一个成语叫做关门打狗,当然方腊是被关起来打。

当然,方腊既然不愿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接受朝廷的招安,也绝不会甘心去做缩头乌龟的,方腊之所以躲入此洞,实则是因为此洞却是别有洞天。

这个石洞的实际情况如何我没有去考察过。据说此洞共分为上下三层,极其隐蔽,并且应该挖有各种地道通行整个大山,和抗战时时期华北地区的地道战有一拼。

再说两军交战,正打的热火朝天呢,方腊突然带领着精英部队撒腿就往跑,宋军找来找去不见他们的踪迹。

功亏一篑的统制官王禀气急败坏,立即命令裨将韩世忠搜山。丫的,老子铲平整座山也要把你揪出来。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方庚,方有常全家灭门是唯一逃跑的后代。

国仇家恨使方庚充满了愤怒,他自告奋勇地当起了韩世忠的向导,最终找到了方腊躲藏的石洞。

韩世忠率领骁勇进入方腊所藏洞中,格杀数十人,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儿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被杀,但在混乱之中,方七佛等人乘机逃脱,因此宋军实际俘虏39人。

随后,方腊等人被押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被“伏诛”。

方腊死后,逃散的义军转战浙东各地,继续与官军展开战斗,但已经难以再形成大的风暴了。

“方腊之乱”结束后,宋徽宗赵佶并没有痛定思痛,居安思危,而是继续任用奸臣小人,例如朱勔,就在方腊之乱平定后不久再次官复原职,并且得到赵佶的宠爱,进入后宫不避嫔妃,权势熏天。

至此,方腊利用摩尼教起义的故事到此结束,但我还想在补充一个内容,那就是宋江到底有没有去征讨方腊。

第三章 中国黑帮七大门派

第一节 明教

13.真假宋江

《水浒传》中第一百一十回讲到,宋江接受朝廷诏安后,第二天就率领着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征讨方腊,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平定叛乱。

这个故事从文学角度来讲的确是非常精彩,但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至少使人形成了两个十分严重的错误认识:一是宋江领导的起义貌似在北宋时期规模很大,二是方腊显然不是宋江的对手。

这正是历史类文学小说令人纠结的地方,它的故事非常精彩,但我们毕竟不能用从此类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指导生活,就像一部《三国演义》一样,它误导了多少人的三国史观。

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而且历史上的宋江也没有参与平定方腊叛乱的斗争。

根据《宋史》的记载,宋江起义发生在宣和三年二月,而此时方腊义军已经退失杭州了。

宋江首先在淮南地区发动起义,但不过三十六人而已,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非常强,官兵屡次不能将其抓获,实在搞不懂朝廷是怎样调兵遣将。

就这样,宋江带领着三十六人大摇大摆地在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四处流窜,横行河朔。

由此可见,宋江不是普通的小毛贼,还是有点本事的,于是就有人向赵佶建议招降宋江,命其讨伐方腊,将功赎过,但实际上这个建议并没有被赵佶采纳,因为当时方腊已经节节败退,歙州、睦州、忂州等地相继失守,占据主动权的宋军根本不需要请一个毛贼做统帅来帮忙。

宋徽宗任命张叔夜为海州知州,讨捕宋江。

正说中国黑帮》小说在线阅读_第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上河城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正说中国黑帮第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