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二)慈禧的治术与不幸

慈禧太后是一位极为难得的精明干练之人,这一点儿是确定无疑的。自从1861年开始执掌清廷大局以来直到1908年去世,在这48年的时间里清廷历经内忧外患,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在如此岌岌可危的形势下维持统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她还是在这个火山口上坐了近半个世纪。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慈禧还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她已经是咸丰帝的懿贵妃、后宫中的二号人物;当咸丰帝决定前往热河避暑山庄“狩猎”她曾极力阻谏,颇有男子气概的请求咸丰帝留守北京城坐镇指挥;当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后她曾深以为耻劝咸丰帝废约再战;战争结束后两年,她已经是垂帘听政手握大权的皇太后。

慈禧年仅27岁就极为成功的策划了辛酉政变,这一举动让那些谙熟政治斗争的王公大臣目瞪口呆,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竟然有如此手腕。现在有人说她腐朽昏庸、愚昧守旧,如果你非要这样说只能说你不了解历史或者是说你根本就不是在真心研究历史而是来骂人的,既然如此自是另当别论。

慈禧太后虽然算不上是伟大的政治家,但做一个守成之主还是绰绰有余,但当时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靠守成还是不行的。清廷在她的统治下山河日下,作为末世之主这是她本人的不幸,也是清廷的不幸!

慈禧太后自热河回京后第12天,就有人向她和小皇帝奉上了张居正为十岁的明神宗编写的《帝鉴图说》。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从事皇帝工作的上岗培训教材,生动有趣、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慈禧学习。慈禧太后在听政后不久又命人编写了一本《治平宝鉴》,同最高领导层的成员恭亲王、醇亲王、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等人对于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慈禧能够以一个区区女流之辈执掌政权近五十年,与她善于学习是非不开的。

慈禧太后在听政不久就进行了一次政治上的大冒险,大量任用汉人。大家都知道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对人口众多的汉人防范甚严,因此清廷在用人上一直都坚持“首崇满洲”、“重满抑汉”的原则,一些重要职位以及地方督抚多由满族人担当。

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慈禧太后首先命汉人中的首领人物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同时还给他用人权依据他的推荐任命了一大批汉人为封疆大吏。以1863年为例,当时清廷共设的8个总督(未含漕督、河督)、15个巡抚中曾国藩的湘军竟占了5个总督、9个巡抚。慈禧太后放手任用汉人致使“西至四川,东到海”的半壁江山用的全是曾国藩的人,对清廷的地方政局来了个大洗牌。

这次清朝开国以来空前的人事大变动对于挽救清廷几近崩盘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高风险的政治游戏也不是一般人玩得来的。如何驾驭这些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既让他们为维护统治出力,又不至于桀骜难驯,绝非易事。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后,掌握地地方军政大权的督抚大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又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以挽救统治危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清朝就这样一天天的衰落下去,于是就顺应时势准许进行洋务运动,这才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

慈禧太后虽然精于治术,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她把精力更多的还是放在美容、美食和修园子上去了。慈禧太后在美容方面很有一套,方法独特、程序复杂,效果良好,皮肤和头发都保养的很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看起来也就不过四、五十岁。在吃这一方面慈禧也颇有讲究,所食菜肴做工考究、选料精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都是难得的珍品,对丰富我国的饮食文化“颇有贡献”。

慈禧太后对修园子也情有独钟,每次当国家局势稍微安定、自己将要归政的时候她就要大修园林,先是默许同治帝修圆明园,后来又自己大修颐和园,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前夕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的做法让人深恶痛绝。如果她能把这方面的心思放在如何振兴国家的思考上也许中国的命运会好一点。

慈禧太后能够顺应时势维护清廷的统治但她的维护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触及她的权威,绝对不能威胁她的统治地位。作为一名政治人物熟练的开展政治斗争获取权力,似乎是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必要手段,而慈禧在这方面极富天赋,她在攫取权力的道路上真的是有“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决心和能力,能够整翻一切阻挡她获取绝对权力的人物。为了权力她可以不择手段,一切祖制都可以破坏,一切手段都可以使用,她作为一个权力动物是极其优秀的。

为了防止大力兴办洋务企业的地方督抚势力坐大以及扼制自己的政敌奕訢,她就有意识的纵容反对进行洋务运动的清流党人。清流党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形成于光绪年间。清流党人敢于评议时事、纠弹大臣,在当时颇有道德声望,比如李鸿藻、张之洞、张佩伦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人士,但他们取法儒家传统,反对洋务。1884年甲申易枢慈禧终于将自己的政敌奕訢扳倒,于是她就乘机将在京城中空口言战的清流党人陈宝箴、吴大澂、张佩纶派往中法战争前线担任军职,满足他们的主战愿望,结果清流党人无不遭受重挫集体铩羽而归。

当时在朝廷能够稍分慈禧之权的除了奕訢之外还有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本是咸丰帝的正宫皇后,从名分上说地位要比慈禧的高,但慈安在强势的慈禧面前一直都比较低调,所以虽说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大权一直掌握在慈禧手中,虽然如此但慈禧太后对她还是有所忌惮的。

1869年,慈禧违反祖制(按照清廷祖制,太监是不许出北京城的,违者拿获可以就地正法)让宠信太监安德海前往广东织造龙衣群臣敢怒不敢言,当安德海路过山东境内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执而杀之。

俗语云“打狗也要看狗主人”,安德海的后台是慈禧,丁宝桢敢拘杀他要么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要么就是有比安德海还硬的后台。丁宝桢现在已经官至巡抚按照常理来说政治白痴的可能性已经可以排除,那么他就肯定有后台。事实上他确实是有后台的,他敢抓慈禧的人因为他有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的密旨。

历史貌似是这样的——颠覆主流史学,重读晚清七十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肩担道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貌似是这样的——颠覆主流史学,重读晚清七十年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