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兴中会”最早的会员当然是陆皓东、陈少白、郑仕良等人。眼看组织势单力孤,作为广州三合会龙头的郑仕良自然是义无反顾,将帮会中一些有心造反的好汉们也拉来入会,形成了兴中会最初的班底。

也就是说,兴中会实质上就是几个知识分子领着一帮绿林好汉闹革命。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这些绿林好汉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呢,总不能空手闹革命吧。

几个月之后的1895年2月21日,兴中会兼并了杨衢云的“辅仁文社”,在香港正式成立总会,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言。

这个誓言的前两句,其实概括起来就四个字:反清复明。肯定有人奇怪,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难道狭隘到要“驱除鞑虏”,实行大汉族主义吗?

这里要澄清一下,这个口号绝不狭隘。

本书前面也讲过满汉矛盾很深,清廷统治者与汉人从来都没有认为彼此是一家人。所以基于当时的背景,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很有见地的。以反抗侵略者为由,不仅可以得到广大汉族群众的共鸣,也更容易化解汉人知识阶层、汉人官僚阶层的敌意,应该说这是一个和大汉族主义无关的政治正确、效果显著的政治口号。

话题回到孙中山先生身上。

从这之后,他就开始游历各国,宣讲自己的思想,筹集活动经费,策划武装起义,可惜成绩惨淡,一次都没有成功,在朋友们心里落得了一个“只会说大话”的印象,江湖上人称“孙大炮”或“炮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孙大炮都没有做出什么出色的业绩,所以暂且搁下他,先讲一讲别的故事。

110、

(2)根本不存在的公车上书

尽管孙中山上书的结果很不理想,但是这表明民族意识已然觉醒,维新思潮已有星火之相,大势已不可逆转了。

人心可用,四海鼎沸,群众政治运动就要爆发了!

还好大家都是读书人,比较本分,知道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上书进言,来释放政治激情!与孙中山稍有区别的是,大部分人都选择直接进言皇帝。

但政府也不允许什么人都能直接把建议或意见递交给皇帝,因此得有一个机构替皇帝处理此事,归纳整理后才递给日理万机的皇帝,这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始于明代,清朝觉得还不错,也拿来接着用,是全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可能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但是权力应该比纪委要大。这么解释起来似乎太抽象,换个角度,从它的职员谈起吧。

都察院养了一种人,这种人叫御史,相当于中央纪检监察干部,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找茬”为主业的官员,他们统一的LOGO是“精神洁癖”,以清扫天下为己任,今天抨击这个,明天指责那个,个个眼睛里都揉不得沙子,因此这种人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清流。其中的佼佼者有张佩纶、张之洞、翁同龢等人。

虽说明清两朝的御史都是以找茬为职业,不过此时的他们,已经远远不如前辈们在明朝混得那么风生水起了。这主要是清朝的君权比明朝更集中造成的,尤其是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打个比方吧,明朝皇帝是运动员,经常和御史互掐,但是清朝皇帝是裁判员,指挥下面的御史掐别人。

介绍完都察院,现在回过头看看1895年都察院正面对的大事。

这一年的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朝野人士的强烈反对。其实,在条约签订之前,大批得到内幕消息的现职官员就发难了。这些人主要是京官,他们从4月14日起,就接连上奏,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反对自然是无效的!条约签订后,待在北京考试的大批公车们才知道消息(简单解释一下,公车这个词,是为了纪念国家以公家的车马接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因此公车也可以肤浅地理解为举人士子)。公车们义愤填膺,开始联名上书,到5月8日截止,共计上书三十一份,联名者一千五百五十五人次,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公车八十人上书,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公车上书”始末。

不对吧?大家熟知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去哪里了呢?

答案是没有!

翻遍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事实证明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现在流传的公车上书大都是采纳自康有为自己出品的《公车上书记》。

换句话说,康有为是在说谎。

那他为什么要说谎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包装成改革旗手呢?

其实这都是康有为后来流亡海外,为了吸引海外侨胞给自己投资,而刻意量身打造的光辉形象。不过这也不是他唯一一次这么做,他还伪造过一份证据,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话又说回来,那些现职官员、公车们的进言,朝廷采纳了吗?

这批人的进言总体可以分为四大内容: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不可能都同意。拒和、迁都不用考虑,练兵和变法么,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慈禧和光绪也是这么想的。

大清董事长慈禧当然不会承认战败有自己多大的罪过,即使心里承认嘴巴也不会说。她老人家总结出来的战败理由只有一个──将领指挥不力,军队战斗力不济。

坦率地说,慈禧说出了一部分事实。盛极一时的湘军、淮军确实都已是明日黄花,军队重蹈旗兵、绿营的后尘:训练荒废、纪律松弛;吸食鸦片、克扣军饷;扰民有余,打仗不足。

这边,慈禧和光绪都不看好自己的军队;那边,官员和举人们也觉得应该练兵。于是“编练新军”的决定由此产生。

历史最拽是民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热血倾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最拽是民国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