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莒国--子爵,少昊之后。

许—男爵,为数不多的男爵国之一,也是唯一确认的男爵国。

虞--公爵,武王二爷爷仲雍之后。

虢--公爵,虢仲,武王叔叔。分析上面可以看出,周武王的功臣谋士和亲戚最多给到侯爵,而周武王的大一点的弟弟是侯爵,小一点的是伯爵。外姓则各种爵位都有,而子爵和男爵都是给予外姓小国和偏远国家的。

在目前发现的青铜器上,可以看到有宋公、郾侯(郾是燕的金文,青铜器上的字不完全和郾一致)、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郑伯、曹伯、北子、沈子、徐男,这些有力的证明了五级爵位制度的存在。

燕国的青铜器上是侯,召公本人又是周朝三公,说伯爵实在勉强,所以燕国可以确定是侯爵国。

诸侯国有了爵位,这些国家的国君就获得了与之对等的的爵位,该称公的称公,该称侯的称侯,比如宋就是宋公,而齐就是齐侯。但是还会出现个人爵位和国家爵位不对等的情况,这就是LZ发现的爵位分析六原则。

先来来看下公爵国,周朝刚封的时候只有4个公爵国。公爵国又分两种,首先,“王者之后称公原则(原则一)”,王者当然指先前的王朝,夏朝和商朝的后代都是公爵。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古人也只是认为夏和商才算国家,更早的神农、黄帝、尧、舜的后人给的都是侯爵,周人并不认可他们是国家。另外的两个公爵,一个是周武王二爷爷之后,一个是周武王的叔叔,都是长辈,由于各个爵位朝拜周天子时礼节是不同的,长辈们封的是公爵也体现了周武王对他们的尊敬。这里面只有宋国有发现的青铜器金文做支持,如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宋景公)、宋公得(宋昭公)。另外三个酱油国没找到青铜器,但史料中明确提到他们是公爵国。

“天子三公称公原则(原则二)”。凡是在周朝担任三公官职的,个人爵位都为公爵,如周公、召公、毕公。青铜器有著名的毛公鼎等。

这就会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兼任周王室三公的和封国国君的,个人的爵位与所在诸侯国的爵位就会不一致,如周公和召公,他们所在的鲁国和燕国是侯爵国,但个人爵位都是公爵。

LZ经过严格考证和缜密思考,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这种情况下个人爵位对国家爵位没有影响,众人:呸!猪都知道!简单说是这样的,虽然周公个人是公爵,他的长子伯禽去山东当鲁国国君,就是鲁侯伯禽,但是当伯禽几年后率领齐鲁联军以周王室的名义攻打作乱的徐戎、淮夷,大获全胜后被周王室授予了公爵爵位,就成了鲁公伯禽,《毛诗》曰: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这里的鲁公就是伯禽。但是鲁国仍然是侯爵国,不随着伯禽的爵位升高而变化。周公去世后,留在朝廷的其他的儿子如果接任他的职务接着当周公,仍然是公爵。见史记索引“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这点有明确的青铜器金文支持,《鲁侯尊》(或称《明公簋》)的的铭文中既有“明公”又有“鲁侯”,“明公”指明保,也是周公的儿子,身居宗周,继承了周公之职,所以是公爵,“鲁侯”就是伯禽,还是侯爵,虽然他们同为周公之子,但一个公爵,一个侯爵。可以看出这时候伯禽还是鲁侯,到了伯禽儿子鲁炀公做的《鲁侯熙鬲》的铭文中,伯禽就成了鲁公,鲁炀公在器铭中自称“鲁侯熙”,而祭“文考鲁公”,鲁炀公是伯禽的儿子,所以写“文考”,“考”指父亲。这两件青铜器铭文恰恰说明爵位制度的严格,鲁国是侯爵国,伯禽开始是侯爵,后来伯禽成了公爵,但鲁国仍然是侯爵国。

注:关于伯禽的爵位有人认为他并没有被授予公爵之职,但即使这样,并不影响本文,因为还有下面的原则三和原则四可以解释。

筒子们一翻书:“LZ胡说八道,鲁国实际上全是公,鲁隐公、鲁庄公、鲁桓公”,哈哈,LZ有准备“臣子尊称加级原则(原则三)”,在诸侯国内臣子则可以尊国君号为“公”,这在周代是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这条法则还不仅限于侯爵,也通用于“伯、子、男”等各级诸侯。《白虎通•爵篇》云:“伯、子、男,臣子于其国中褒其君为公。”但是如果诸侯在一起会盟的时候,则必须称本爵。所以史书上基本都会写成公,因为我们看到的史书都是后来人根据原来的史书编纂而成。

比如《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介绍国君时所有君主都称公,而在记载有其它诸侯参与的朝会时,称呼就非常严格了。如《春秋》庄公十六年载幽之盟曰:“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又,僖公二十八年载践土之盟曰:“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在这两次会盟中,《春秋》所列诸侯爵秩,除卫、滕二国而外,皆其本爵。卫所以称子,是因为卫侯当时出居在外,其弟叔武参与盟会,故以未成君之礼相待。滕所以称子,是因为春秋时沦落成为“微国”,是宋国附庸。齐、晋侯爵所以序宋公之上,是因为齐、晋先后受周天子册封为“侯伯”,为诸侯霸主。

“死后称公原则(原则四)”,这个好理解,人去世了,表示尊敬,可以写成公,即使后来的平民找人写墓志铭,也会尊称为公。所以看青铜器还要搞清楚铭文里出现的这个人在铸这件器物的时候是死了还是活着,如果还活着,基本可以推出他的爵位;如果死了,那么就要搞清楚他到底是爵位还是尊称。

所以明白史书上为啥找不到xx男了吧,首先本国的史书上会写成公,然后他的墓碑上也写成公,而中立的史书都是在几百年后写的,都是通过编纂各国的史书而成,根本不注意爵位的区别。另外还有就是文字精炼之极,上百个字就写完一个国家几百年的历史,男爵国都太弱太少,中立的史书不太可能去写他们的事情。所以大家上看不到xx男的记载,可是1967年在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鼎,上面有“■(许)男所作”的字样,切实证实了许国国君的确为男爵。因为铸造这件鼎的时候这个人还活着,所以他只能写自己的实际爵位。

华夏民族牛逼就在这里,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一直没有断,史书上写的东西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挖出来证明一下。埃及也挺牛逼,动不动挖出来5000年以上的东西,可就是没人认识,也找不到资料对照,说白了和现在的埃及人一毛钱关系没有。

注:无论是原则三还是原则四都可以轻松解释前面提到的伯禽的事情,就算周王朝没有授予伯禽公爵,根据国内尊称或死后谥号,称鲁公都很正常。

“爵位不固定原则(原则五)”,爵位是可以改变的,虽然并不容易,相对来说个人爵位比国家爵位容易改变。比如春秋五霸,由于他们个人都被周天子赐为“伯”,是诸侯之长,又称“侯伯”或“方伯”,也就是霸主,地位等同于公爵爵位,但他们所在的国家爵位并没有变化,并且这个公爵爵位只对他本人有效。比如越王勾践,越国开始是子爵国,所以他也是子爵,后来灭吴后周王室就任命他为“伯”,也就是霸主,他成了公爵,但是越国仍然是子爵,他儿子也不能继承这个公爵爵位。

历史中出现过的武林高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fastknifer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中出现过的武林高手第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