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唐宝玥端庄大方、性情温柔,会英语,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是唐绍仪的掌上明珠。唐绍仪有心将顾收为乘龙快婿,便千方百计提供方便,创造女儿唐宝玥与顾维钧接触的机会,以各种名义邀请顾维钧到家中做客,亲自安排两人都能同时参加的野餐聚会。两人朝朝暮暮,频频相约,很快就坠入爱河。

顾家父母看到儿子攀上内阁总理的千金,深感求之不得。一对青年男妇女彼此相识后,男才女貌,互生好感。才子佳人的美妙结合,得到了双方家庭的认可。顾维钧铭感唐绍仪的知遇之恩,同时唐宝玥的端庄大方、温柔贤淑,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唐宝玥先为父亲对顾维钧的赞不绝口而生发钦慕,相处一段时日,深深为顾维钧的人品、风度的魅力而倾倒。

顾维钧是唐绍仪亲自选定的女婿,很少有什么意见与夫婿相佐,唯在其婚礼日期上,责令他们婚礼改期。原来,唐绍仪为了迎娶第三任夫人吴维翘,选定的日期与女儿的结婚日期为同一天,顾维钧只得将原来定好的日期推迟两天。父女俩先后在公共租界体育场公园(现虹口公园)举行婚礼,成为沪上报纸的炒作焦点。

天有不测风云,婚后的唐宝玥红颜薄命。1915年顾维钧奉命出任驻美公使,迈出了他日后成为民国杰出外交家的第一步,此时的唐宝玥陪伴夫婿前往。顾维钧活跃于外交舞台,唐宝玥精心照料小家庭,还要经常出席各种交际活动,周旋于外交场所。

在从华盛顿赶赴美国东部城市费城的路上身染重疾,抢救无效不幸身亡。顾维钧突遭沉重打击,陷于无比的悲哀之中。念及旧情,顾维钧不惜重金,将唐宝玥的遗体运回国内厚葬。直至离开大陆前,顾维钧还经常前往唐唐宝玥的墓前祭扫。

唐绍仪对这位女婿一直厚爱有加,就任内阁总理后,特意将顾维钧推荐给袁世凯任总统府秘书兼内阁秘书,顾维钧对此受宠若惊,发奋努力,成为著名外交家,并与岳父一样,成为民国的内阁总理。

(3)南北和谈遇尴尬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城楼的隆隆炮声,彻底震碎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国梦,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军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此时清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今后“和平与战争”的问题,不在于革命军与清廷之间,而在于革命军与挟北洋实力自重的袁世凯之间。

一时间,“非袁世凯不能收拾残局的声音甚嚣尘上”,所以,决定中国前途与命运、影响中国局势走向的南北和谈,就是在革命军与袁世凯之间之间展开的。

时势造英雄。拥有超强谈判能力的唐绍仪,全权代表“皇族内阁总理”袁世凯,参加南北和谈,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12月9日,唐绍仪乘坐专列离开北京,他以“清廷不足保全,而共和应当推动”为自己参加议和的指导思想。在南下途中发表宣言,称“对民主共和充满信心。”

12月18日,南北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市政厅举行和谈首次会议。代表北方的清廷首席代表,就是袁世凯的亲信唐绍仪。南方谈判首席代表是伍廷芳。按照当时的传统和惯例,会场摆放的是一条长长的会议桌,南北双方的代表分坐两列,伍、唐两人面向而坐,分列于各自阵营的首席。

会议开始,南方首席代表伍廷芳发言,提出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南北双方各自控制的势力范围一律停战,为谈判创造良好的氛,如果边谈边打,或者打打停停,难以谈出好的结果;二是北方必须正式承认民主共国国体,因为这是革命的目的,如果没有这个共识和基础,双方就不必谈下去了。

唐绍仪指出,对于第一个条件,北方可以做到,并可令驻汉口部队自现有防区后撤100里,以显示北洋军的诚意;关于第二个条件,“国体”问题事关重大,自己不能做主,必须请示清廷的袁世凯内阁,但可以不急着做出决定,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一个“临时国会”去表决。唐的想法得到了袁世凯和隆裕太后的认可。

南方代表伍廷芳虽对唐的答复不太满意,但却认为可以成立“国民会议”就“国体”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即“国民会议”代表按每省三人分配名额,开会地点选在上海。

唐绍仪再次回应说,自己不能作主,将立即把此建议电告北京的袁世凯。

和谈进行中,孙中山于12月25日归国。袁世凯收到唐的电报后,正在凝眉沉思,寻求应对之策,却传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消息。南京方面发出的通电称:“本日在宁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十七省。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特此通告。”南京临时政府也致电黎元洪“今日参议院选举副总统,经全数投票,举我公充任”。

袁世凯两眼盯着桌子上的电报,很生气地说:“既然已经选出了临时大总统,那我的位置在哪儿呢?还是不必谈了吧!”称唐与伍廷芳商定的“国民会议”代表权分配方案未经袁本人同意,应视为无效,南方革命军共占领14个省,而北方只占领8个省,名额悬殊太大,北方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同时,袁世凯指责唐绍仪擅自同意南方提出的条件。唐绍仪看到自己作为一个傀儡代表毫无用武之处,只好黯然引咎辞职,袁世凯迅即批准了唐的辞职请求。唐绍仪在南北和谈中,热闹开局,匆匆收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袁世凯逼看到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自身的恐慌与焦躁不安。

(4)首届内阁创历史

从袁世凯被临时参议院选为临时总统的那一天起,袁就不再称“新举临时大总统”而称“本大总统”,其独揽大权之急迫心情可见一斑。根据《临时约法》确定的责任内阁制,袁对首届内阁阁揆要员早已胸有成竹,他心中的人选是他的老朋友和外交方面的重要帮手唐绍仪。

唐绍仪在被派为南北和议时的北方首席代表时,袁就已安排了他未来角色的伏笔,因为唐绍仪和南方革命党人相处甚洽,又深通洋务,和英美关系都搞得不错,所以在袁世凯的班底中,唐绍仪是个能够被中外接受的理想人选。

3月13日袁世凯正式向南京参议院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南京参议院予以同意。3月25日唐绍仪亲来南京,29日列席参议院发表政见,并将新阁名单提请表决。

出任总理之初,唐绍仪抱有极大的政治抱负,他挑选蔡元培、宋教仁、陈其美等同盟会骨干成员入阁,使担任教育、农林、工商总长,使同盟会会员在政府中占据多数,又被称为“同盟会内阁”。

尽管如此,对于关键性的几个岗位,如外交、内务、财政、军事、交通等重要部门,都被袁世凯所控制,同盟会得到的教育、司法、农林、工商等,基本上属于冷衙门职位。组阁之后,唐绍仪在蔡元培、黄兴的推荐下,宣誓加入了同盟会。由此,引发了清朝遗老遗少的不满,也大大出乎袁世凯的意料。

袁世凯虽然力嘱唐绍仪“尽量与革命党方面搞好关系”,但没想到唐会转的这么快。

唐绍仪勤于公务,注重办事效率,唐精神振作,每天5点起床,逢星期一,三、五召开国务会议,二、四、六谒见袁世凯,注意办事效率,呈现一派新气象。作为受过西方教育的首任内阁总理,唐的行事作风与清廷官员明显不同,处事也十分倾向同盟会,袁越来越感到唐总理的陌生与不可思议。

唐绍仪虽然是袁世凯的老朋友,但在首届内阁中却处处受到北洋系军人的排挤。自唐绍仪正式就任内阁总理后,很有意依照《临时约法》的规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这反而被认为是绍仪唐“挟革命党以自重,有独树一帜之意”。

细数民国老二的尴尬:为您掀开26位民国总理的神秘面纱》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国涛漫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数民国老二的尴尬:为您掀开26位民国总理的神秘面纱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