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3)名震京华——授拳不在端王府

杨露禅跑路了!

去哪里呢?是一个问题。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根据这种理论,杨露禅跑到了当时中国的人口、经济、政治中心——北京市(现在也是),具体位置是东安市场北面。

从此,杨露禅踏上了北漂之路。

机会通常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杨露禅显然已经准备好了,可是世界上还有一分钱憋死英雄汉的事儿。到了东安市场,杨露禅的盘缠所剩无几,小吃部的牛肉面已然成了奢望。杨露禅看着兜里的几个铜板,于心不忍地离开了面馆,找了一个粥摊,买碗粥充饥。这种粥摊流动性比较强,没有固定的店面,可以走街串巷。我们经常会在小区里听到“大碴粥、黄米饭、豆腐脑”的叫卖声,跟当时北京城的粥摊差不多。

杨露禅买了一碗粥,一边喝一边叹息:“这他娘的什么世道,找份工作这么难……”

就业难的问题也同样发生在他老人家的身上过。

杨露禅搭话问老板,有什么工作可做的?不计较工钱。

粥摊老板姓丁,名紫兰,为人挺好。他问杨露禅你会什么手艺?

杨露禅说:“我认识字,可以教书。”

丁紫兰眼前一亮,原来这位形容槁枯,弱不禁风的先生没看出来还是位知识分子。

封建社会里,士、农、工、商,认识字那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能吟诗作对就可以称之为才子了。中国的底层百姓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文盲居多,那时候没十一年义务教育之说。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实施至今。所以,中国的扫盲教育,也不过才26年的历史。试想一下,在当时中国普通百姓多数都是文盲的情况下,识文断字的人是很受尊敬的。因此,识字是一种谋生的技能,是教书先生的基本素质,后来渐渐演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家教。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杨露禅来得恰到好处,恰好有一份家教的工作等着他。

这条街上有家名叫“天义顺”的咸菜店(酱菜园),各种腌菜,应有尽有,味道鲜美,不含任何添加剂。但即便你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人家不卖给你。天义顺咸菜店生产的腌菜从来不向外出售,专供王府食用,生意做到这个分儿上,牛掰二字不足以形容。

店老板张凤岐,江湖人称张四胖子,他曾经跟粥摊丁老板说过觅一教书先生。杨露禅一说他识字,丁老板猛可想起了这事儿,顺理成章,杨露禅进入了天义顺咸菜店老板张四胖子家做了家教。

张四胖子的生意做得比较有道,与王府关系甚密,本人也有钱有势,家住海淀,府邸好几百平方米,管看家护院的家丁武师就有二十多个。

张府家大业大,吃穿不愁,杨露禅在这里教书,安定下来,摆脱了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闲着没事的时候,杨露禅会去演武场看看护院武师们打拳练武。一看到练武的,杨露禅触景生情,手也痒痒,他多想上去练两招,教训教训那帮狗仗人势的家丁们。但他不能,他是一名私塾先生,他的本职工作是教书,与武无关。

那群家丁平时嚣张惯了,招摇过市,跟当地的绿林江湖中人结下了不少梁子。

要知道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杨露禅看着这帮飞扬跋扈的家丁们,心中感慨万千。每当夜深人静的晚上,他都会想京华之地,龙蛇混杂,高手云集,难道他一个绝世高手,要在这里教一辈子书吗?

没有!

老天没有让他一直教书,中国的教书先生已经很多了,不缺杨露禅一个。

半年后的某天晚上,杨露禅在书房后面角门小屋里休息,忽然听见后花园有刀兵之声。他赶紧过去瞧瞧,只见家丁们在与武林人士打斗。这帮家丁,欺负老实人有一套,碰到练家式就是一泡尿水。顷刻之间,被人打得鼻口蹿血,满地打滚叫娘。

家丁见杨露禅来了,急忙喝止:先生,千万别过来,别让他们把你打了。

杨露禅微微一笑,在他看来那几位绿林好汉的功夫水平,就好像绿林好汉藐视护院家丁一样。杨露禅箭步过去,空手夺白刃,下了那汉子的手中的刀。辗转腾挪,就把那帮绿林人士撂倒,比他们打家丁还速度。

最后,因为杨露禅出手,解围张家,事情得以平息。

这件事,感到最震惊的不是那些护院家丁,而是张老板。

张四胖子闻听此事,心中纳闷:教书的先生居然是个绝世高手?你说这事儿弄的。

从此以后,杨露禅教书之外又多了项兼职——教功夫。

荏苒两年余,杨露禅在京的状况有所好转,给家里捎去平安信,没想到麻烦来了!

是当地他打伤的那人的家属根据这个消息,上门寻仇。虽然没伤到杨露禅,但他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因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回到张府之后,杨露禅把当年在永年县伤人的事跟张四胖子说了,恐连累张府,不如离开为妙。

张四胖子觉得怪可惜的,沉思良久,说:“这样吧!去四爷那儿!保准没事儿。”

四爷是王爷,货真价实的皇亲贵胄。

北京人称 “四爷”的即是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

就这样,托张四胖子的关系,杨露禅进入了端王府,了却后顾之忧,一心传艺,挫败京城很多高手,名声大噪,江湖人称“杨无敌”。其中还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掐了一下(平手)。

杨露禅在端王府这个平台上,才得以将太极拳传授开来,所教之拳术,在当时不叫太极拳,而叫作“绵拳”,只教旗人不教汉人,旗营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时有岳柱臣、凌山、万春、全佑等人得太极真谛,后因岳柱臣在中俄边境战争中阵亡。杨露禅遂辞去武术教官之职,离开旗营。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杨露禅是否进入端王府传授太极拳?

答案是:杨露禅并未进入端王府传习太极拳。

清朝历史中一共出现两位“端王”。

《清史稿?诸王传》中记载,雍正十三年,乾隆帝上谕内阁:“朕兄大阿哥,乃皇妣孝敬皇后所生,今朕眷念手足之谊,着追封亲王。”后弘晖被追封为端亲王,葬于清西陵。严格地说,清朝封端王者仅清世宗雍正帝嫡长子弘晖一人(八岁夭折)。

杨露禅出生于嘉庆四年(1799年),很显然与这位追封的端王不搭边。

另一位是载漪(1856—1922),他原来是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的次子,1860年过继给了瑞郡王奕志为子。1894年慈禧60寿诞时袭爵成为“瑞郡王”。《清史稿》中记载“更名端者,述旨误,遂因之”,也就是说瑞郡王中的“瑞”字给写错了,写了“端”,将错就错,载漪变成庚子年间权倾朝野的“端王”。

杨露禅生于1799年,卒于1872年。1894年时载漪才世袭王爵,那时他才叫端王。从年代上来看,那时杨露禅已经去世了22年。由此推断,杨露禅并未进入端王府传习太极拳,但一定是进入了王府,只是“入端王府传拳”属于附会之说。

杨露禅过世后,太极拳传于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后由其孙杨澄甫修定而成,正是定名为“杨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习练者非常多,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衍生了许多杨氏的支派,比较著名的有王氏太极(王壮弘)、郑子太极拳(郑曼青)、熊式太极拳(熊养和)、董氏太极(董英杰)、田式太极(田兆麟)、李氏太极拳(李瑞东)、府内派、老六路等等。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当世三大内家拳,其中太极拳习练人数众多,范围最广,全球习练者约有1.5亿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太极拳。

注:本章节参考文献资料

《杨式太极拳真本》(杨澄甫◎著)

《杨澄甫式太极拳》(杨振基口述,严翰秀整理)

《杨氏太极拳正宗》(赵斌 赵幼斌 路迪民◎著)

《中国武术史》(习云太◎编著)

《金蝉盗技》(平江不肖生◎著)

《偷拳》(宫白羽◎著)

草民的江湖——中国底层百姓的生存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赵家三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草民的江湖——中国底层百姓的生存智慧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