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赵孝成王不敢擅做主张,紧急召开御前会议。而参加的会议的能说得上话的主要是两个人——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这两个人都是宗室,后者位列“战国四公子”。

在是否接受上党的问题上,两位重臣的意见相左。平阳君认为,韩国之所以献城,无非是想嫁祸赵国从而自保,倘若赵国接受上党则是与秦为敌,受之必有大患;平原君则认为,上党乃战略要地,如被秦国抢先占领后患无穷,因此韩国白送17城,受之无妨。原本,韩国敬献的17城已经撩动了赵孝成王的心弦,经平原君赵胜一鼓动,赵王决定笑纳上党。

虽然赵孝成王、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心里清楚接受上党并非易事,但是估计他们都未曾料到,这一决策对于赵国以及战国末期的政治军事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赵王的部署下,平原君赵胜率领赵军前往上党接收,赵之良将廉颇统帅20余万赵军驻守长平。韩之上党正式纳入赵国版图。

估计有些朋友就不解了,秦国兵力如此强大,诸侯国避之不及,赵国怎敢迎面而上?

赵国之所以敢触白起虎须,它是有底气的。自楚国被秦国猛揍,齐国被燕秦等五国联军打得几乎亡国之后,诸国中实力保存完好的仅余赵国,当时也就赵国有一定的军力与秦国抗衡。尽管秦军在战场上砍了不少人头,夺了许多土地,但在巨大利益的趋势下,上到赵孝成王,下至平原君赵胜,都不愿轻易退缩;相反,他们反倒寄希望于秦国见好就收,赵秦不起干戈。

赵国突然横插一杠子,彻底打乱了白起的部署。虽然先前他已经预料到韩国可能会向他国求救,但未料到的是,充当救火队员的居然是赵国。

杀神一生征战无数,固然不惧怕任何敌人。但是,赵国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却像个谜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明军事家一般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正当白起苦苦思索如何应对眼前局势的时候,秦昭襄王下令秦军退兵。白起停止了灭韩的步伐,只得收兵等待下一次机会。

【正文】

秦军的攻势虽然告一段落,但是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霸权思想的民族是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停止其扩张的步伐的。就在白起收兵的同时,秦国国内关于继续开疆拓土的呼声日益高涨。也因为赵国的虎口夺食严重损害了秦国的利益,一部分秦国大臣建议进攻赵国,以报夺地之恨。其中,范睢的建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范雎何许人也?那也是一牛X的人物,为秦国的发展壮大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不以砍人头为能,但其功未必在白起之下,他在战国时代绝对能排得上号。当然,白起最后的结局也和这个人有关系,后文将讲到。

范睢认为,即使赵国此时不站出来替韩国出头,秦国也应该想办法收拾它。理由是,赵国一直充当韩魏两国的靠山,暗中与两国卿卿我我,以至于秦国针对两国的军事行动极不顺利,东进步伐严重迟滞。要想打破三晋合纵之势,韩魏已不是关键,关键之处在于痛打赵国,使其不敢再强出头。基于以上理由,范睢极力游说秦昭襄王,言明讨伐赵国的厉害关系。

秦昭襄王本来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一生最乐于干的事恐怕就是砍人头抢土地。经智囊范睢一怂恿,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迅速做出了进攻赵国的决定。排除后来长平之战的胜负来说,我认为秦国此时出兵赵国的举动是不恰当的,尽管秦军在战场上尝尽了甜头,但是吞苦果的仅仅已经没落的楚魏和弱小的韩国,赵国睡了多年的安稳觉,实力不容小觑。在没有完全征服其他诸侯国的情况下贸然进攻世界第二大强国,秦国人的勇气可嘉,但未必得当。

当然,不管得当与否,秦国人顾不上这些,毅然出兵赵国。

公元 前261年初,秦昭襄王下令进行全国总动员,征发倾国之兵进攻赵国。显然秦国政府也清楚,赵国虽也属三晋之国,但是绝对不是韩魏那样的级别,要打胜仗不增加投入是不行的。

秦国军队并不是一股脑儿直扑赵国边境,而是做了一番静心安排。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出宜阳(今河南省西部)进攻韩国堠氏,这一路主要任务是阻击救援赵国的韩魏联军,负责保护秦军主力的侧翼;第二路由由左庶长王龁率领出安邑直扑上党,直接挑衅上党的赵国驻军。

有朋友可能有疑惑,伐赵乃大事,秦军主帅为何不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杀神白起。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秦国统治阶层做出此项决策所谓何意,难道没有人担心几十万秦军在战场上化为乌有?

名将是怎样练成的——中国战将100名》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桃源村支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名将是怎样练成的——中国战将100名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