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注:(1)峨眉山玄武岩(Emeishan Basalt,Omeishan Basalt)时代属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分布于西南各省,如川西、滇、黔西及昌都地区等。命名地点在四川峨眉山。主要为陆相裂隙式或裂隙—中心式溢出的基性岩流,以玄武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粗面岩、安山岩、流纹岩及松脂岩等。常具拉斑玄武岩结构、气孔及杏仁状结构。在云南、四川会理及金沙江流域,厚达1000~2000米。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宣威组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昆阳石龙坝附近玄武岩组底部发现有孔虫、腕足类及珊瑚等海相化石。在贵州威宁玄武岩下部夹凸镜状灰岩层。

(2)玉龙、黑山坡是威宁县的两个地方名

综合以上新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威宁县、会泽县都属于乌蒙山一带,威宁县的宋铜窑遗址和会泽县的冶铜成就都证明乌蒙山一带历史上曾经大量出产铜。

2、威宁县、昭通鲁甸的矿产资源探测结果证明,乌蒙山一带现在仍然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存在

因此,乌蒙山一带的大量铜矿资源和《山海经》中记载“杻阳之山”多赤金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楼主,古人是怎么到那么远的地方的?不过从秦朝的疆域看,似乎说的是秦朝西南边疆的地理,有没有可能是秦朝军队对边疆的考察记录?

_____________

你提的这个问题好,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从<山海经>记录的内容和我整理资料的过程来看,作者看这些山脉河流时似乎都是俯瞰的,和我们现在用电子地图效果是一样,很象是在半空中考察的。这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他们当时乘坐了特殊的交通工具,如龙凤等,一种可能是他们本身就神通,或者是可以腾云驾雾,或者是有“天眼”,坐在山洞里就可以洞察外面的事情。联想到《黄帝内经》中关于大气的论述,还有经络的发现,再看看不可思议的古代汉字,我们祖先的本领真的是不可想象的。

从《山海经》核心内容看,作者的意图在矿藏和中药,不太像边疆考察记录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拙见,仅供参考

3、“白金”是什么?乌蒙山一带是否大量出产?

《禹贡》:“‘惟金三品’,亦犹是也。然不曰金、银、铜而必曰黄金、白金、赤金者,盖古人制名,必自金始,由金而分也。” 结合《山海经》中内容,我们可以确定,这里的“白金”,就是今天的银子。

那么,乌蒙山一带是否有银矿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鼎鼎大名的“朱提银” ,就出在乌蒙山一带!

我们来看上面的那张乌蒙山西脉示意图,中间有个“鲁甸县” ,就是“朱提银”的主要产地。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牛栏江北岸,东北与昭通市接界,东南与贵州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

朱提县建置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水经注·若水》记:“朱提,山名也。应劭日:在县西南,是以名焉”。考诸文献,今鲁甸县所辖沿牛栏江右岸地区即为汉称“朱提山”的主脉。朱提山银矿开采始于何时,载籍无考。但西汉晚期,朱提山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大银矿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银的成色极好,作价比其他地方所产银更高。新王莽始建国二年(10年),币制改革,通用货币分金、银、龟、贝、钱五类,统称“宝货”。官定银货与钱货比值,“朱提银八两为一流,流值一千八百五十,他银流值一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久远岁月中,“朱提”竞成了银的通行的指代称谓。

始于蜀汉,由于多种原因,朱提银的开采渐成萎缩之势,“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两晋以降,历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的一千三百多年间,除唐贞观二十一年有“朱提银瓶”进贡朝廷的记载外,余无朱提山银矿的开采记录。

清初,由于连年用兵,财政虚耗,银、铜及其矿税收人是清政府的主要财源。而云南是银、铜的主要产地,《天工开物》记:“凡银中国所生,合浙江等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故开矿煎银,帷滇中可永行也”。为筹集军饷,充实财政,清政府在云南实行听民开矿,官收其税的政策,并制订奖励办法,使云南的矿业迅速发展起来,朱提山银矿也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春天。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记:“中国银币,尽出于滇,次则岭粤花银,来自洋舶,他无出也。昔滇银盛时,内则云南旅游昭通乐马,外则永昌之募龙,岁出银不赀,故南中富足,且利天下。”

乐马厂银矿遗址,分布范围即汉朱提山银矿地。名之“乐马”是因为清初这一带为小乌蒙土司罗吗家族领地。乾隆嘉庆间,各省商民群集乐马厂,走厂人员达十万余。主要矿区有大佛山、老君山、金种山、五台山、营盘山、黄矿山、照壁山、观音山、青龙山、仙人岩、红石岩、西瓜地、萝卜地等十几处。民谚:“大佛巍巍体至尊,仙人洞里方生成。五台云盘青龙现,一堵照壁朝老君。萝卜西瓜观音种,红岩黄矿地内存。一口金钟震天响,龙头摆尾奔天生。”将主要矿区组合排列,合辙押韵,饶有情趣。《鲁甸县志》记:仅老君山矿区范围就达10余平方公里,有30多个矿洞。“洞深几百米至上千米,里面多有岔洞和配风巷。在观音洞和莲花狮子洞等大矿洞里,还设有办案的‘官坊’及唱戏的‘闹堂’等。鼎盛时期……冶炼大土炉48个,炉火通明,道路四通八达,纵横数十里。从矿区至厅城相距40公里,一路檐灯高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据《滇南志略》、《云南旅游昭通志稿》记载,乾隆七年起,定乐马厂年征银税42531两,按当时矿税征收比例推算,乐马厂每年白银产量近350000两。

乐马厂银矿遗址位置示意图

4、鹿蜀是什么?乌蒙山一带有这种动物吗?

《山海经》中关于“鹿蜀”的特征描述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经过研究,本人认为,这里的“鹿蜀”,就是今天珍稀动物——霍加皮!

霍加皮是哺乳类偶蹄目长颈鹿科。霍加皮是产于刚果的一种有趣动物,它有着长颈鹿一样的长脖子,它的后部又长着像斑马一样的条纹。霍加皮和长颈鹿还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它们的舌头都很长,霍加皮还能利用舌头为自己清理眼部和耳朵。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珍贵的动物在刚果国家保护区内大约有4000到6000只,而在全球也只有3万只左右。霍加皮在1901年才被西方学者发现。被列为世界十大神秘动物之一,排在第二位。

看下面照片,霍加皮样子象马,头大部是白色,身体后部长着花纹(古人说是虎纹,现代人说是斑马纹),尾巴偏红,这些外部特征和《山海经》中“鹿蜀”的特征非常相符!

至于“佩之宜子孙”的部位,本人推测应该是指鹿蜀的尾巴,而不是传统说的皮毛。因为霍加皮是一种鹿,其尾也可成为“鹿尾” ,具有功能主治:暖腰膝,益肾精。用于治腰痛,阳痿,遗精,头昏耳鸣。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具体情况待考。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马红光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