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其次,我们来看下拱王山一带的古滇国对蛇的崇拜。1992年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讨所和玉溪地域、江川县文物治理所的考古任务者,结合组队对江川李家山古墓群进行大规划考古开掘,总共清算59座古墓葬,出土青铜器等各类文物2173件,挑选140件精品,摄成彩照,精印成《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大型画集(云南人民出书社1993年3月出书刊行)。据计算,被收进这本书中的140件青铜文物精品中,有蛇动物艺术选型的就有34件,占24.28%。这生怕不是文物专家和编辑们的偏心所至,而是确有其前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在这34件蛇形象青铜器中,反映了古滇社会战争、生产、生涯和各个旁边面。属于武器类的有4件:“蛇头纹钺”“蛇头形剑”“蛇头剑柄”和有蛇形纹的“铜剑鞘”。属于生产工具类的有“蛇头銎铲”“蛇形镂孔器”“蛇头纹叉”等4件,属于生涯器具类的有“五牛线盒”“六鹿铜锥”3件。反映祭奠运动的有“虎牛鹿贮贝器”和“执伞男俑”。更多的是工艺精巧装饰品扣饰类,共21件。如“长方型蛇边扣饰”“二牛交合扣饰”“二虎一豹噬牛扣饰”……等等。丰厚多彩,神志各别,令人鼓掌叫绝。 这表明,在古代的拱王山一带,蛇类是大量存在并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或崇拜。

第三,我们来看一则新闻:2004年03月15日,云南昆明和楚雄交接的山脉断层里面出土一具完整蛇化石,蛇身盘旋,完好无损,若展开估计长度约一米左右,据推测蛇身盘于树上被火山灰掩埋而至今日。可见,拱王山一带的蛇类资源之丰富又来已久。

另外,昆明北郊有座山叫“蛇山”,又名“长虫山”,公开资料上讲是因其外形象蛇而得名,但是否和当地曾经的蛇类资源有关,待考。

综合以上,拱王山一带在古时“多怪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突然发现,<山海经>版本还不一样的,比如这个“猨翼之山”,有的版本有“多怪木”字样,有的版本没有。我上面的就没有写,还是加上考证下吧。

6、拱王山一带怪木多吗?

云南一带的植物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珍稀植物非常多,拱王山也被誉为“珍稀动植物的乐园”,只是,现在看起来很珍稀的植物,在当时也许很普遍,什么样的木头才算怪木呢?

找了半天,找到了一种似乎有些怪的植物:攀枝花苏铁。这个“怪木”,待考。

7、拱王山是否具有“不可以上”的特征

经过研究,本人认为,拱王山山脉具备“不可以上”的特征,理由如下:

(1)拱王山山脉本身的特点使人难于攀登。拱王山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多达39座,其中三大主峰分别为轿子雪山4224米、马鬃岭4247米、雪岭4344.1米。其特点有三:一是山势陡峭,山形多变;二是地处深大断裂带,地表多松散物质,坡簏地带滑坡和泥石流常见;三是落差达、温差大、气候立体多变。拱王山原来知名度不高,披露资料少,最近才引起登山爱好者的注意和青睐,和其难以攀登的特点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

(2)拱王山一带水系特点也使人难于攀登。举滇池为例子,古称“滇南泽”

根据资料显示,古滇池水面是很大的,湖水很深,比今湖面约高50米,北起松华坝,南迄晋宁县的宝峰乡,水面高程为1940米以上。唐樊绰《蛮书》中说:“那时圆通山(山脚高程为1900米)遍地悉是螺蛤。也就是说,几乎昆明目前的所有的主城区,当时都是湖水一片。资料显示,古滇池属红河水系,滇池从晋宁西南部的宝峰乡流出,经玉溪市的刺洞关(高程为1840米)流入红河,后来当滇池水位降低在1940米以下后,滇池才成为无出口的湖泊。这还是有史料记载的电池最高水位海拔,以前不知道海拔是多高呢。由此可见,当时拱王山一带1940以下的地方,可能多是河流、湖泊、沼泽地,通行都很困难,就更别说攀登此山了。

(3)当时的怪兽众多、蝮虫众多、怪蛇众多、怪木众多也使此山充满了凶险,所以说“不可以上”。

轿子山

古滇池南北起始位置示意图

本章小结:

1、猨翼之山:即今云南昆明拱王山一带

2、多怪兽:拱王山一带曾出土大量恐龙化石,古时多怪兽可能性很大

3、水多怪鱼:拱王山附近曾出土多种鱼类化石,古时多怪鱼可能性很大

4、多白玉:白玉即今白色大理石,拱王山一带大量出产白色大理石

5、多蝮虫:蝮虫即今五步蛇,古时拱王山一带是否大量产五步蛇待考证,可能性非常大

6、多怪蛇:从古滇国对蛇的崇拜及曾出产蛇化石来看,古时拱王山一带多怪蛇的可能性很大

7、多怪木:拱王山古时是否有大量怪木?因《山海经》叙述模糊,现有资料有限,有待考证

8、不可以上:拱王山山脉特点和周围水系特点使其难以攀登,符合“不可以上”的特征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的“猨翼之山”是当今拱王山的可能性在80%以上

四、杻阳之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1、杻阳之山在哪里?

按照《山海经》作者的指引,我们从昆明的拱王山向东走三百七十里,出现在眼前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座名山——乌蒙山。

乌蒙山是古夜郎文明发源之地,古人只知道有夜郎而不知道有乌蒙。在唐代,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活动着一个称为“乌蛮”的部落,到了十一世纪,它逐渐强大起来,号称“乌蒙部”。宋朝封这个部落的首领为“乌蒙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在云南乌蒙王所在的地方设置“乌蒙路”、“乌蒙军民府”等治所,乌蒙山便因此而得名,且沿用至今近代。近代,随着毛泽东《长征》一诗的流传,乌蒙山才闻名天下。因此,乌蒙山自古没有专指哪座山,而是“乌蒙部”治下的山,各地对乌蒙山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本章考证的乌蒙山,主要是贵州威宁昭通一带乌蒙山的三列主脉。

乌蒙山长250公里,东北-西南走向,始自云南过宣威逶迤而来进入威宁,中间没有高耸突兀之山,进入威宁南境,东为北盘江源,西为牛栏江源,乌蒙山高耸突兀之山多由此发脉。

乌蒙山有三列主脉:

西脉起自牛栏江北岸龙头山,经沙子坡过迤那镇麻窝山(2760米)达昭通之凉风台,主峰平箐梁子为贵州第二高峰(2880米。

中脉起自可渡河上游马摆河北岸马摆大山(2770米),经西梁山过牛街乌蒙箐达灼圃、陡母匈,主峰陆家大营为贵州第三高峰(2860米)。

东脉起自马摆大山经草海南缘真龙地,过威宁城东部山脉分支,一脉往东至梅花山,在威宁和水城之间形成天然屏障,一脉往北至百草坪之四堡大山(2833米),在威宁和赫章之间形成天然屏障,乌蒙山东脉主峰赫章韭菜坪是贵州第一高峰,乌江之水由东脉发源。

那么,今天的乌蒙山到底是不是《山海经》中的“杻阳之山”呢?后面我们会对“杻阳之山”的特产、特征比对乌蒙山一一进行考证。

下面是我根据网络资料画的乌蒙山西中东三列主脉,比较粗糙,大家凑合着看。

乌蒙山西脉

乌蒙山中脉

乌蒙山东脉

2、什么叫赤金?乌蒙山一带“赤金”多吗?

关于“赤金” ,有两种说法: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小说在线阅读_第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马红光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第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