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李奇微一到任,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司令部招待客人的东西都给我鸟枪换炮,破桌布、破瓦罐都给我扔了,娘的好歹我们是堂堂美国第8集团军,搞得好像丐帮总部似的,还要不要脸。
随后他下令无论是吉普车还是卡车都把后面那个车篷给我拆了,李奇微认为士兵和军官们坐在车篷里会产生一种没有根据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在行军等过程中容易放松警惕,但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这车篷也就只能挡挡雨雪,子丨弹丨照穿不误,所以拆掉车篷就是警告所有士兵和军官们,打仗不是儿戏,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自欺欺人。
随后李奇微开始视察各处阵地、据点,每到一处他都会集中军官们进行训话,当然不是说一堆套话,随后命令宪兵们用枪逼着一些南朝鲜逃兵重回阵地,而不是直接一枪崩了。另外在训话中,李奇微直言不讳,向军官和士兵们列举美军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志愿军的各项条件,最后叫他们自己想吧,如果这种对比还打不赢,还要脸不?这种对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士兵和军官们的荣誉感开始被逐渐激发出来。最后李奇微话锋一转,告诉大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后勤保障极为脆弱,装备落后,只要第8集团军不一味采取后退政策,准确利用合理的防御,在适当时间转入反攻,在反攻中部分头冒进,而是各部能够密切配合,志愿军必败无疑。
随后李奇微一口气撤换了第8集团军的5个师长,换了一批新的打仗卖命不怕死的出任师长,因为按照麦克阿瑟的指示,第10军也归李奇微指挥,所以阿尔蒙德照例要来拜会一下李奇微,阿尔蒙德是麦克阿瑟的爱将,所有有些趾高气昂,结果一到李奇微这就被结结实实地训了一顿,自此以后再不敢捣乱。
李奇微东奔西跑,连睡觉时间都没有,不过他依旧很着急,因为他知道志愿军的新的攻势就要开始了。
1950年12月29日黄昏,志愿军集中了3个炮兵师,开始靠近联合国军阵地,为了不暴露,所有重炮都用积雪和树枝巧妙伪装,到了31日凌晨,步兵部队也全部在靠前的掩体中潜伏完毕,就等一声令下发动攻击了。
下午5点,随着一声令下,炮兵师率先发动攻击,100余门大炮开始炮击(3个炮兵师才100余门,由此可见当时志愿军重型装备之稀缺程度),但对于士气的鼓舞程度而言还是很可观的,毕竟入朝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炮兵,这次炮击摧毁了不少联合国军阵地上的铁丝网、雷区、堡垒等。
由于弹药有限,炮击相对比较短暂,随后就是三颗信号弹,志愿军攻击梯队鱼贯跃出战壕喊叫着发动了攻势,第三次战役正式开始。
声势尽管很浩大,但远在指挥部中的***则非常紧张,因为从前2次战役来看,要突破美军的防线,对于志愿军现有的条件来说依旧非常困难,比如目前放在志愿军面前的第一条防线就是临津江防线,而突破的前锋部队是39军116师。
这个师不陌生了吧,云山的时候出现过,师长汪洋经过对对岸的侦查后,作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部署,将全师7500人和手头的大小火炮70门全部埋伏在距离联合国军阵地仅仅300米左右的距离,这其实也是不得已,因为对岸的地形是易守难攻,如果发动冲锋的距离过长,根本没有突破的机会,大批士兵只会在冲锋的路上就被美军瓢泼般的子丨弹丨射倒。但这个计划太大胆了,连一贯胆大的39军军长吴信泉一开始也反对这么干,因为美军的侦查手段在当时来说非常先进,一旦被美军发觉后果不堪设想。
但汪洋指出对岸联合国军的防御力度时,吴信泉不得不再次审视这个计划,最后吴信泉一咬牙,拍板,不出奇兵,难以制胜。
还好,一路上的部署作得非常好,联合国军未发现汪洋的116师已经距离自己仅有300余米了。随着信号弹的升空,对岸的南朝鲜1师作战准备倒是作好了,但接下来的场景让他们目瞪口呆,无数的志愿军战士突然从极为近的距离的雪原中一跃而起,仅仅5分钟,伤亡也不大,临津江就已经被突破了,南朝鲜1师很快被击溃,被迫后撤。
随后116师奋勇直追,一直追到了水原,水原位于三七线附近,这是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到达的最南处,116师也成为跑得最远的一个志愿军师。
而另一方面38军也非常快速地在汉川摊搭起了浮桥开始过河,对岸的敌军人数较少,所以38军很快突破成功,在收拾敌军尸体的时候,38军的战士发现对岸阻拦他们过河的部队居然是美军,而一开始的情报告知正面的是韩军。
随后1小时内40军、50军、42军、66军也依次过了江,20万大军一举突破了临津江。
李奇微尽管有些沮丧,但总算还在意料之中,毕竟志愿军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李奇微现在考虑的是汉城到底能不能守住,如果不能守住,那干脆就不要守了,他首先叫部将戴维森前往釜山开始修建一个环形防线,这是作最坏打算时候用的,李承晚也支持这个想法,为此想办法为美军征集了不少民夫。
随后李奇微一边赶往汉城,一边命令部队放弃A防线,开始进入B防线,也就是说靠南边的第二条防线,继续迟滞志愿军的攻势,为汉城撤退争取时间,但不久B防线也失了守。
志愿军这边此时大家都很高兴,连续突破了敌军两道防线,而且很快各处都传来情报说是在十几个地方,都包围了联合国军的部队,每处都起码有一个营。
跟随40军司令部往前线去的韩先楚接到情报后,倒并没有笑逐颜开,反而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现在就高兴一会儿吧,天亮了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
也不用讨论到底每处是不是有一个营了,反正每处的联合国军基本上应对的方法都差不多,就跟陆战一师在长津湖遇伏时一样,所属坦克部队,围成一个防线,所有人呆在防线里面,然后外面的志愿军猛攻攻不进去,炮兵部队又来不及赶上来,天一亮,密密麻麻的美国飞机开始俯冲投弹扫射,然后包围圈里的联合国军士兵跟随着坦克一突就出去了,也就是志愿军白白牺牲了一个晚上,什么包围圈都围歼成功,果然被韩先楚一语中的,手中家伙不行,只有叹气的份。
此时的战场形势,志愿军分成2个部分,主力部分4个军拼力向南向汉城靠拢,而左翼2个军42军和66军则把目标定在济宁里这个南朝鲜境内的交通枢纽上面,42军负责穿插抢在韩2师和5师撤退之前占领这个地方,随后于66军南边夹击,意图一举全歼这2个师。
42军125师首先突破了道城砚这个天险,随后124师跟上接替125师继续进攻,因为夜间作战所以战场上极为混乱,韩2师、5师都在向南撤退,42军一穿插就和这2个师混在了一起,两边开始了混战。这里面插个花絮,话说42军第一个跑到济宁里的是一个叫冷树国的战士,这个战士隶属于372团2营的一个步兵排,这个营的教导员亲自率领着一个重机枪排和2个步兵排在韩军中杀开一条血路向南攻击前进,而冷树国是一个班长,打到后来,他发现身边还跟着的就5个人了,随后他们发现了一辆向南疾驰的美国吉普车,于是一行人开始拼命追赶这辆吉普车,追着追着吉普车也不见了,冷树国也不管了就自顾自地往济宁里突击,结果第一个跑到了济宁里,随后更搞的是,他到了济宁里半天以后,那辆吉普车又出现了,那冷树国不客气了,一举俘虏了上面的几个美军,为此战后他被授予“追击英雄”称号。
而此时的李奇微已经到达了汉城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