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37、

由于这次联合国会议显然没有达到什么效果,反而各方都挺不爽的,所以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出席记者招待会时,当有记者提问是否会给予麦克阿瑟将军更大的权利时他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当问到是否会使用原子丨弹丨来介入这场战争时,杜鲁门又一次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顿时舆论大哗,全世界的舆论现在都认为杜鲁门已经给予了麦克阿瑟使用原子丨弹丨的权力。可能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毕竟原子丨弹丨不是说扔就扔的。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仅仅几小时,白宫就紧急发表了一份“澄清声明”,表示总统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请大家不要误会。

澄清报告是出来了,但显然完全相信的人不多,这次倒是比较统一,无论是苏联方面的国家还是欧洲盟国都一致反对,英国首相艾德礼也是火速飞赴华盛顿,一方面是要杜鲁门保证不使用核武器,另一方面也是要杜鲁门表个态,到底对于停战方面的问题有什么计划。

前一个愿望很快得到了杜鲁门的承诺,扔原子丨弹丨这种事情太不好玩了,还是别扔的好,至于后一个事情,杜鲁门倒是挺斩钉截铁的,南朝鲜和台湾美国是保定了,至于让**获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那是门都没有,至于战场上的事情,中国应该要给美国人好好教训一下,美国没有什么对不起中国的事情。

总算将这个风头躲了过去,但进入12月份,麦克阿瑟的求援电报就一封一封的发来了,语句夸张,无非是“美军遭到灭顶之灾”“如没有大量增援,将失去南朝鲜”之类的,但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又说自己是成功的战略撤退,一点事也没有,华盛顿那帮老家伙脑子有问题。

杜鲁门这回脑子倒是清楚的很,他就叫来了艾奇逊,吩咐他召开会议,商量一个停战的原则出来,但这个原则不能有失美国的面子。

美国大大小小的军政首脑通过会议讨论,倒也很快做出了几点原则,当然这些原则也不难得出:1、战略重点保持在欧洲,别傻不拉几地一个劲地往亚洲跑。2、不再向朝鲜增援军队了,都去了那么多了,再去都没地方调兵去。3、恢复战前三八线的情况,并保持这条线的稳定。

很清楚吧,也就是说美国人的底线是三八线,实在不行,我就回到战前的样子,不能再退了,战争的规模不能扩大,毕竟苏联才是真正的大敌,这家伙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都两次战役打完了,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欧洲现在是一片残废,绝不能掉以轻心。

随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12月7日,中国外交部突然接到了印度大使潘尼迦送来的一份备忘录,这个潘尼迦熟悉啊,老滑头了,不过有一点肯定,这老家伙不亲中。这是份什么备忘录呢,就是说有13个国家联合倡议,说双方都别打了,我们做为中立方不希望战争继续下去,大家就回到战前的样子,在三八线停火,然后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如果中国方面同意这么做的话,13个国家将非常感谢和支持中国的选择。

其实呢,这种备忘录在战争期间也是比较常见的,就是所谓的中立国调停啦,双方都感觉这个仗不好打,又不好意思自己出来说,就有一方找个中立国出来调停,然后大家都给给面子,那就不打了。

这次的事情再清楚不过,这个印度阿三呢肯定是美国请出来的,说实话呢如果说美国人的确是比较诚心的话,这个条件也不过分,回到战前三八线状态。但因为刚刚两场战役打完,联合国之行又碰了大钉子,何况**和美国关系不和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了,自己现在又是苏联小弟的。所以一接到备忘录,无论是老毛还是脑子比老毛清楚的***都第一时间知道这是美国的意思,那美国深层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不是一个试探呢?

为此,外交部向潘尼迦提出了几个问题,13国为何在美军越过三八线攻击顺利时不作声,却在最近美军后撤时跳出来调停了?同样是劝告撤军,为何不劝告联合国军撤退?为何13国内有参战的菲律宾,难道他也是中立国?

印度方面不置可否,但这个提案在联合国倒是通过了,为此美国方面还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负责停战的谈判事务,但**方面对于这个“三人小组”甚是反感,倒不是讨厌他的组成人员,而是因为在国共内战爆发前,马歇尔也曾成立过一个类似的三人停战小组,结果是国共依旧大打出手。

随后在12月16日,杜鲁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加大军工生产,另外就是扩军,从25万增至39万,一年内坦克和飞机产量增加4到5倍,另外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约盟军司令,统一指挥北约军队,当然整体程度不能和太平洋战争时期比,但表明了一个态度就是说,现在这个形势,显然美国人并不满意,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随后美国国务院宣布管制中国在美资产,并且实行禁运,在美国注册登记的船只不经同意不得在中国港口停港。

总之双方此时就没有坐下来好好谈判的心思,12月3日,金日成访问北京,研究下一阶段的计划,会上老毛很乐观,气氛也比较热烈,老毛说志愿军过江之前,担心2件事,一件是能不能过江,第一次战役后算是站稳了脚跟,第二件事情是靠手上的装备能不能跟美国打,通过第二次战役,证明可以打,而且有机会打赢。

对于战争前景的预测方面老毛认为起码要打一年甚至更长,朝鲜方面也要有这个准备,对于敌军的攻势,最好以大量歼灭伪军为主,促使美军撤兵,平壤是一定要攻下的,汉城的话也可以争取攻下,美军不撤过三八线就绝不进行停战谈判。

从老毛的话里也可以看出几点,整体来说老毛还是比较乐观,认为按照现在这个节奏打,虽然不能对美军怎么滴,但是可以一步一步把美军向南打,这其实也是当时志愿军整体的一个思想氛围,主要来说是因为志愿军尽管打得比较苦,但毕竟美军一撤大家还是觉得损失得比较值,另外可能也是金日成在场的原因,所以老毛还提出了攻取汉城,尽管后来志愿军的确打下了汉城,对随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可能是老毛无法预见的,或者他也想到过,不过他认为不可能罢了。

金日成这次还带来了美国人的一个计划,就是说停战后,全半岛全民选举一个统一政府出来,中苏都可以参加监督,但金日成的理由是美国靠不住,这种选举还是不来的好,当然,这也只是金日成口头的推辞,其实金日成对选举并没什么把握,这点**也心知肚明,但说白了,既然要支持金氏政权,这种冒险还是不要搞了。

随后就是讨论怎么打了,按照进度,第三次战役自然是要打到三八线了,志愿军方面也觉得打到这一步就可以了,入朝到现在志愿军损失了近10万部队,后勤供应不上,各类物资车辆损失极大,像卡车只剩260辆,公路、铁路大部被美国空军摧毁,物资输送都不敢在白天进行,实在是太累了。

但朝鲜和苏联都希望志愿军可以乘热打铁,如果第三次战役打到目的,干脆就打过三八线,至于何时停止,都没说,其实也猜得到,希望志愿军帮助北朝鲜把朝鲜半岛给统一了。甚至希望干脆第三次战役就越过三八线算了。

对于是否跨过三八线,因为苏联都出面了,志愿军方面既没答应,也没反对,但说第三次战役就直接跨过三八线,***是坚决反对,当志愿军是美军那,吃都吃不饱,还要快速推进,跑死人都办不到啊。

就这样,第三次战役的基调也算基本订了下来,要打,但打到三八线左右基本就可以了,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小说在线阅读_第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0816年轻的高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第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