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雪夜交火
出差回来,继续哈。
上段说哪了?貌似美2师也突出来了,那西线就告一段落了,此战,尽管38军未能堵住美2师,但整个战役38军表现可以说是非常突出了,战后,彭德怀发嘉奖电报给梁兴初,破天荒的在结尾加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万岁”,至此,38军以“万岁军”的名号闻名全军,后来更换装备等等38军都能够优先获得,上次看到一个评估,目前中国陆军野战部队中38军的实力仍是排名第一的。
西线结束,我们来看东线。东线这一战被称为长津湖之战,那地点就是在长津湖啦,配合着西线的清川江大战,整个第二次战役又叫清长战役。
在朝鲜东北部,是盖马高原,高原上有2个大湖泊,一个长津湖,一个赴战湖,而整个地区则是叫长津湖地区,整个地区地势崎岖,人烟罕至,道路狭窄,再加上时间已经到了冬天,大雪覆盖,气温骤降到零下30度,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从11月中旬开始,美陆战1师和美7师外加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等部就开始从咸兴地区出发北上,目标是北朝鲜的临时首都江界。
而奉命堵住这些部队的是刚从国内调到朝鲜的宋时轮第9兵团。第9兵团是三野主力部队,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陶勇也是身经百战的猛将了。整个第9兵团下辖3个军,20、26、27,总兵力15万,整个数量非常庞大,平均一下一个军要近5万人,为什么会这么多呢?
第9兵团一直驻扎在南方,是中共用来解放台湾的主力,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解放台湾是所有军事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军委对于第9兵团的建设是全力以赴的,为了保证能够有足够强的力量,所以扩编了整个兵团的兵力,往往一个团下属4个营甚至5个营,还都是加强型的,这样一来,也就是说总的兵力会提升起码30%,所以一个军的总兵力一下子就到了近5万人,但其实这么做也暴露出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第9兵团火力还是差了点,所以用人数来弥补火力的不足,这其实也不是第9兵团一支部队的问题了,而是当时整个志愿军各部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但等到到了战场才知道最最大的难题就是恶劣的环境了,长津湖地区现在的情况就算是补充远远好于志愿军N个档次的美军也是叫苦不迭,当时的美军所有车辆每隔两小时就必须发动一次发动机,不管是不是要出动,因为时间长了油箱被冻住了那汽车就是一堆废铁了。我们前面说过美7师的官兵往往拖军鞋的时候连脚上的皮肉一起撕下来,因为出汗将皮肤和靴子粘在了一起。而手中的卡宾枪等武器则冻得如同冰棍,很容易损坏。
被咱中国老百姓老是戏称为“老爷兵”的美军尚且如此,那第9兵团的处境可想而知了,第9兵团被调往朝鲜,照例说要准备好大量的御寒物资,因为第9兵团一直驻扎在南方,气候比较温暖,所以包括穿着,武器装备的保暖措施等等都是南方级别的,显然不能适应东北这种气候,比如当时第9兵团的士兵穿的鞋,好一点的也就是胶底鞋,这种鞋根本无法抵御严寒,而至于什么睡觉用的被子毛毯等更是扯淡了,志愿军的部队入朝,极寒的夜晚平均一个班只有一条被子,一个班得有十来个战士,保暖纯粹不着边,只能所有人挤在一起坐在被子上取暖。至于食物,吃上热得是不可能的,每天只有几个冻得像石头的土豆啃啃。我们电视上看到的什么炒米粉,那是奢侈东西,一般都不吃的。
第9兵团本来是准备在东北集结准备一段时间再入朝的,但因为朝鲜战事紧急,彭德怀也不顾了,要求第9兵团立马入朝,当时鸭绿江边负责运输的当地干部士兵看见第9兵团一身穿着都太惊讶了,这么去冻都冻死了,于是立马发动当地部队拖下御寒衣物送第9兵团。你说运输部队能有多少人,这点御寒衣物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而且就是这些衣物等他们送到得时候,第9兵团已经入朝了。
11月25日,西线打响,而东线还是一片平静,陆战一师的小分队意外的俘虏到了几名志愿军士兵,经过审问,志愿军士兵告知,第20军和第27军已经到达战场,埋伏在前方准备合围第10军。
本来这几名俘虏透露了情报,那么第20军、27军就有可能反被围歼了,但美军审查人员却不这么看,几名俘虏都是寻常士兵,怎么可能知道这么重大的情报,如果是中国的疑兵之计,以几个俘虏的代价来拖延第10军的行动,那第10军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这边第9兵团比美军还急,为什么呢?后勤和伤亡都撑不住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设伏的部队,照例说应该3个军全部出动,但只去了2个军,什么原因呢?第9兵团入朝物资尽管很不充分,但食物弹药啥的总还是要带的,但刚入朝,27军的运输队就遭到美军飞机袭击,N多车的后勤物资被美军凝固汽油弹尽数烧掉。这么一来前线就吃紧得一塌糊涂了,上去的2个军20军和27军连饭都吃不饱,所以26军被迫留在二线。
至于伤亡,穿成这样,能不天天都有人冻死冻伤么,入朝第一天,整个兵团就因为严寒减员700多,以后每天都有成批战士因为严寒退出战斗序列,或死或伤或残废,所以第9兵团巴不得美军快点开打吧,要不然还没打呢,第9兵团就丧失战斗力了。
战斗在27日晚上终于打响了,第10军一部以汽车运兵的方式,部分士兵步行行进到狼林山脉附近。当天晚上,整个地区又下起来大雪,气温下降到了零下45度,所以美军机械化部队行进缓慢,车上的士兵都蜷缩在车厢中冷得发抖。
晚上10点,随着一身刺耳的军号,无数的呐喊声和军号声顿时此起彼伏,无数的志愿军战士从两处高地冒出来。
此时的美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部队被切割成了五部分,这也让宋时轮和陶勇大喜过望,按照解放军一贯战术,分割包围以后就是个个击破吃掉了。
切割得很顺利,要吃掉的时候,大麻烦来了,20军和27军战士发现吃不掉,而且岂止是吃不掉,简直是咬都咬不懂。
前面我们说过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远比他的上级阿尔蒙德要谨慎得多,一路过来就是充分准备的,所以尽管夜间遭袭有些混乱,但美军士兵并没有傻呆呆地躲车里,而是全部下车,直属坦克部队迅速拍成了一道钢铁墙壁。
美军冲得最前面的被包围的3个包围圈,用200辆坦克组成了环形防线,随后就是用瓢泼般的火力扫射蜂拥而至的志愿军士兵,志愿兵气得发狠,但也拿坦克没办法,第9兵团因为打得是长津湖地区,所以重型武器基本没带来,带来了也运不上来,因为全是山地,而就算带上来了估计半路也会被美军飞机尽数炸毁,全身是雪,一个个就像雪人的志愿军战士一咬牙,决定不顾伤亡,堆尸体也要把这些美军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