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血战三所里
113师自己其实还不知道,他们的这次急行军创了个记录,一昼夜急行军72.5公里,这是一个目前还未打破的记录,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的最快速度也只达到一昼夜60公里左右,而且还是机械化行军。
话说也真是及时,15分钟以后,防线正面就出现了火速赶来打通后路的联合国军。
这次负责打通退路的联合国军数量不少,这边先具体说一下,现在第8集团军是不准备攻了,他们要撤到平壤去,联合国军各部不可能挤成一团撤,具体来说分成四路撤往顺川等地,而这个三所里这一路,其实来的就是美2师一个师。
美2师占据军隅里,下一步就是要打通三所里,两边摆开阵势,一个死守,一个猛攻,刚要开打,等等,志愿军这边发现一个漏洞,光堵住三所里没用,附近的龙源里照样可以过,于是113师又分出一个团将龙源里也把住,当然联合国军也发现了龙源里这个地方。
都没问题了,那开打吧,按照联合国军,其实主要就是美军啦的打法,就是首先炮轰,这么多师,炮兵的数量是惊人的,上千门大大小小的炮开始系统的清理志愿军阵地,美军一个炮兵营20分钟射击3000发炮弹,这只是一个炮兵营,就可以一秒钟在志愿军阵地上砸近3发炮弹,那全部炮兵可以砸多少,大家自己估计着算吧。
紧接着是飞机,反正麦克阿瑟也知道三所里龙源里的重要性,将远东可以调往战场的飞机都调了,地毯式轰炸。
整个志愿军阵地已经成了地狱,美军估摸着差不多了,于是美国士兵开始分批发动进攻,这个很难得,要知道,美军批量进攻很少见的,而且因为如果不突破三所里,那就真的要被包饺子了,所以美军打得十分拼命。
为什么说要被包饺子,联合国军主力撤退的路线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下具体位置分布,最西面的是韩1师,追着他打的是66军,走安州-肃川这条线路,然后是美25师,追着他打的是39军,他们走安州-顺川一线,接下来就是美2师,走军隅里-顺川一线,他们有两条路,一条是突破三所里也就是军隅里这一线,跟第一次战役一样突出去,万事OK,这也是最佳的路线。要么就再往东去和骑一师等会合,而骑一师和韩6师也就是最东面的部队走北仓里-顺川一线,这一路其实情况也不太好,42军正在包抄他们。
这里要补充一下,我们前面说包抄第8集团军的除了38军还有42军,但为什么第二次战役一战成名的只有38军呢,38军一夜突袭72.5公里,这是一个超级奇迹,但其实38军这个半圆的路线是个内弯,而在他的更外层还有一个42军,而两层之间夹着的就是北仓里一线的骑一师和韩6师,当然本来属于美2师指挥的土耳其旅要负一定的责任,38军这个内弯本来就是靠他们卡住的,但嘎日岭一丢,后果就变成三面夹击了。而42军地包抄线路有140公里,如果真能跑完,那就不是人创造的奇迹了,这个以后再说。
无论美2师炮火多猛,志愿军似乎永远炸不完,于是这个仗就变成了拉锯战,整个38军的损失不小,但很快美2师的损失也到了惊人的程度,全部3个团,战斗力还算可以的就剩一个9团,很多连队都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平均每个营还能战斗的士兵不足250人。
师长凯泽现在心里空前矛盾,看来从三所里这条线路突围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如果要救下美2师的话,只能放弃三所里,向骑一师、韩6师方向靠拢,但这么一来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可以说美2师现在在攻不动的情况下反而成了牵制志愿军攻击主力38军的一个棋子了,如果美2师仓促间一个放弃,那么整个联合国军的防线就出现了一个致命的口子,38军就会鱼贯进去,将整个第8集团军搅得稀烂,那么这就不是美2师活不活得了的事了,而是第8集团军活不活得了的事了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美2师现在被堵在军隅里,不光要进攻,还要防住屁股后面尾随追来的志愿军40军,于是师长凯泽决定先建一个环形阵地出来,23团守军隅里的公路,38团守飞虎山,他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掩护美25师和韩一师撤退,这对于已经残破不堪的美2师来说太难了。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凯泽接到了美第一军军长米尔本发来的电报,米尔本倒也是好心,说他们一军准备先退入安州,随后走肃川,这条线路暂时还没中国军队,美2师别在原地等死了,迅速向他们靠拢,1军配合他们一齐突出去。
凯泽十分犹豫,一方面就是上面说的那个情况,另一方面,美2师不属于第1军编制,而是属于第9军编制,让凯泽去听命于一个不是他的上司的上司的话,他不是十分愿意。
凯泽先去了第9军司令部询问意见,但军长不在,凯泽等不起啊,于是乘直升机返回,返回的时候他看到一个情景,很多难民都在朝龙源里这个方向跑,顿时凯泽眼前一亮,对啊,难民往那个方向跑,说明这个地方没中国军队啊,我咋没想到。
凯泽立马赶回司令部,着手准备,凯泽现在有点后悔,之前一味得想走大路,所以一直猛攻三所里,这个龙源里这条小路倒是忘了,老百姓都跑这条路,那我们就走这条路吧。
可惜的是凯泽还不知道他正在把美2师往火坑里退,他在直升机上看到得模模糊糊的人群根本就不是什么难民潮,而是蜂拥赶来增援113师的112师,而冲在最前面的正是范天恩的335团。
凯泽先派了个坦克小队去侦察了一下,发现没什么事,凯泽于是放心了,派出宪兵连先走,结果刚到了一个山头底下,大家记住这个山头,估计我们中国很多人都很熟悉,那就是松骨峰,山上的守军是335团的3连,一开始美军坦克过来晃的时候,他们没有反坦克武器,就没动,现在一看来的是步兵,那就不客气了,一轮射击,美军一死三伤,急忙跑了回去。
凯泽一看,什么情况啊,立马派出一个搜查连进攻松骨峰,但被密集火力压制,于是他迅速又调上去一个坦克排,和他最精锐的9团的1营C连,2个连的美军在坦克掩护下开始进攻松骨峰。
这就是那场我们熟知的松骨峰战斗,小学还是初中语文书上有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录过一段的就是松骨峰战斗,当然记者魏巍(好像是的)是在战后才上去看的,都感觉触目惊心,更别说打的时候了。
守这一个地方的只有一个连,貌似范天恩这个团生来就是干脏活累活的。这个连番号335团3连,连长戴如义,指导员杨少成,美军发动的冲锋很快就变成了肉搏战,因为志愿军实在是没啥工事守,一开始仓促挖的工事都被美军的坦克摧毁了,美军单兵火力也不是盖的,为缩小差距,还不如肉搏呢。
肉搏的结果,美军这波攻势暂时被打退,但戴如义一点手下,只剩一半还能动的了。美2师第一波没能成功,也不休息了,继续吧,打到最后,整个3连只剩7个人,美军进攻的2个连也元气大伤被接应了下去,整个3连最后就活下来也就这7个,指导员杨少成等在打退美军第5次进攻时全部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