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9、过江

要去朝鲜就得过鸭绿江,老彭到了东北后,在40军军长温玉成的陪同下视察部队,路过鸭绿江边的时候,停下隔江望了一会,对岸是朝鲜重要城市新义州,目前也处于美军的狂轰滥炸之中,老彭心里不痛快,但没办法,人家空军就是拽,老彭就目光转移到鸭绿江大桥上,如果要过江只有靠这座桥了,因为鸭绿江还没结冰,怎么过就是个问题了,千军万马的直接从桥上过是找死,再有勇气你也拼不过飞机啊。

根据军委的办法,先过去2个军,将美军的攻势顶住,然后另外2个军再过去。军委的办法无可厚非,因为制定这个方案时是考虑有苏联空军掩护的,但现在苏联不动了,那就显然不切合实际了,先不谈2个军过去了顶不顶得住,就算顶住了,人家美国人一看,OK,你NB,然后他一堆飞机过来把你的桥炸了,好玩吧,你另2个军就隔岸观自己人的火吧,2个军打联合国军,你以为你是穿越回去的啊。

不能耽误时间啦,老彭回去后立马拍电报给老毛,计划要改,应该把所有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到鸭绿江,一次性全部过去。

同样的问题,老毛也想到了,老毛的想法是,联合国军目前直扑鸭绿江的有15个师外加两个旅,都是装备精良,掌握制空权制海权的,过去2个军怎么打歼灭战啊,要不还是全部过去算了,打赢首战对士气很关键。

这里要说明一下,第13兵团,满打满算也就4个军加些炮兵师什么的,老毛的想法是打歼灭战,这个是有点轻敌的,当时毕竟解放战争打完,国民党不也是美械么,还不是稀里哗啦的一锅端了,所以中共的将军们认为联合国军主要是美军也强不到哪去,美军之所强乃是海空军。当然后来为此中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联合国军15个师,不是老蒋的15个师,这个以后再说,惨重代价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总之志愿军对于美军是低估的。

老彭的电报到了中南海,老毛一看,英雄所见略同啊,同意,当然老毛在同意前还征询了朱德和聂荣臻的意见,那两人也同意了。

也幸亏一次性全过去了,要不然首战还真难说。

18日晚上9点,毛泽东电令13兵团,渡江。

10月19日黄昏,渡江开始,之所以选择黄昏是因为这个时间段还能看清楚路,而美军飞机袭击的可能性是大大降低了,为了保密起见,就部队过江,没有欢送什么的,38、39、40、42四个军外加3个炮兵师26万人一次性过江。

4个军过江的时候,老彭早就已经在朝鲜了,为什么呢,大家看这个时间,对照前面说过的,这个时候麦克阿瑟因为要抓紧结束战争,所以已经放弃了北朝鲜中部会师的计划,反而加快速度向鸭绿江推进,这样金日成更吃不消了,也就是说美国人压根就不给他喘息的机会,朝鲜外相朴一禹于是奉命来见老彭,告诉他平壤是肯定完蛋了,金日成决定党政机关等都开始向新义州、江界撤退,初步决定将临时首都放江界。

老彭说这些没意思,你得告诉我金日成这家伙在哪里,朴一禹说他也不清楚,美国人精得很,也想知道金日成的行踪,用飞机来个斩首行动啥的,所以金日成是一边撤退,一边东躲西藏的,难找,只知道目前应该在熙川一线。

老彭想了一下说算了,我亲自去一趟,找他吧,于是把部队交给了邓华洪学智,自己带了几个警卫员乘车先行入朝找金日成去,邓华、洪学智尽管也不放心,但知道老彭的脾气倔,也不好劝,就让他去吧。

邓华、洪学智等随部队过江,志愿军过江以后,天已经黑了,而且走的是山路,部队中的卡车吉普车都奉令关掉大灯以免被美军飞机发现,吉普车把蓬和挡风玻璃都拆了增加可见度,但依旧行驶缓慢。

很快志愿军的大队就撞上了后撤的朝鲜百姓和人民军的大批人流,这样本来就窄的路就更加挤了,简直寸步难行,志愿军穿得不是解放军军服,所以朝鲜的老百姓认不出来,认为是人民军,所以根本不让路,你丫的仗打不好,凭啥让我先让路不是,我急着逃命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有人认出这是中国军队了,为啥,两个原因,人民军的武器是苏式的,但是志愿军这4个军有不少美械(从老蒋那缴来的),而且显然这些部队急匆匆往前线赶,而人民军大部队都在往鸭绿江撤,方向冲突。

于是很快就有一名朝鲜军官迎了上来,问你们是中国军队吗,回答是的,朝鲜军官这下乐了,援军终于来了,但是看了一下部队又问“有灰机吗?”“木有”“有大炮么”“不多,诺,就后面那些”“我了个草,那怎么打美军啊”。

不过不管了,只要是援军就成,这样志愿军总算有向导了。

这边彭德怀已经找到了金日成,并且于10月21日早上6点在德川的大榆洞与金日成会面。

两人寒暄后就开始会谈,金日成先是感谢老毛出兵,太雪中送炭了,不过金日成也提醒彭德怀美军的攻势太盛,估计志愿军已经无法到达一开始计划的防御地带了。

老彭表示他已经料到这些情况了,主要是想知道金日成还剩多少力量,金日成苦笑一下,只剩3个师多点了,一个在宁边,一个在肃川,一个在博川,长津附近还有一个工人团和一个坦克团。

老彭感到惊讶了,这么说人民军是帮不上什么大忙了,就要靠志愿军单打独斗了?不过这个问题先放一边,先把指挥机制定下来,这个倒商量得很快,既然在大榆洞见的面,那联合司令部就放大榆洞,然后金日成方面的代表是朴一禹,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副政委,为朝方代表,反正基本就是一个摆炮的。

部队开始渡江,金日成也见到了,谁指挥也订下了,总算没出岔子,彭德怀稍稍松了口气,命令电台车开始工作,联络各军各师。

联合国军此时还不知道志愿军入朝的事,前面说过麦克阿瑟尽管乘飞机视察了鸭绿江,也考虑到了这点,但是让他相信现在已经有4个军的志愿军正在向他扑来,他是不相信的。他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要在感恩节之前把战争结束。

整个联合国军目前跑得最快的是韩6师7团,他们于10月24日到达了鸭绿江边,正在大肆欢庆胜利,第一个到达鸭绿江,这个够荣誉啊,当然还没与志愿军接上,区别在于,他们不知道志愿军入朝,但志愿军已经知道有这么一支部队已经到鸭绿江了。

这个行动让美国国会上层大惊,艾奇逊火冒三丈,说过别过火,部队尽量别靠近鸭绿江,这下倒好,到了也就算了,还这么高调的隔江挑衅。麦克阿瑟也太狂了,之前做的保证等于放P,到底杜鲁门的命令大还是麦克阿瑟的命令大啊。不过艾奇逊火归火,拿麦克阿瑟还真没办法,现在的麦克阿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家冷眼旁观,志愿军有些轻敌,美军同样也在轻敌,这第一仗就要在互相轻敌的条件下开打了,这一打让双方都领教了对方的实力,怎么打的,下回再说吧。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小说在线阅读_第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0816年轻的高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第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