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共出兵(2)
讨论了半天,最后老毛拍板出兵,为什么一开始反对的人全都不反对了呢?
害怕因为反对而得罪老毛,怕老毛报复,这不至于,林彪带头反对,后来照样成为林副主席,照样被捧为接班人。彭德怀斩钉截铁的支持,后来仍被弄死(当然小太阳陨落也有关系),而且如果害怕那第一天就不反对了。第一天老毛认为要出兵,大部分人都据理力争,尤其是林彪,林彪开会前久称病不打,开会时反对,但对于东北边防军的事情林彪并不消极。我曾经听过这么个理论,彭德怀和林彪,哪怕是粟裕、刘伯承,都有资格带兵打朝鲜,但跟美国打,打赢了那就是名震天下,功高盖主,老毛一辈子都很崇拜一个人——朱元璋,朱元璋建国后干了什么事情,大家都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干,大家也清楚,如果你功高盖主,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朝鲜打输了,那损失惨重,甚至会让中共垮台,这么大的责任谁来负,带兵的那个嘛。所以说这个总司令是真不好当。林彪心思细腻,所以当退则退,称病不出,而彭德怀大老粗一个,神经大条,凭着一腔热血拍胸脯就接了下来,日后的事情果然走了这条路线,更何况老彭还直接破坏了老毛的“百年大计”。所以说第二天的会议,与会代表为什么不反对了,第一,老毛的态度很清楚了,坚决要打。第二,有人去充大头——老彭。第三,就算反对,老毛+老彭也可以直接无视你们玩单干。你说大家还反对个球啊,说到底大家其实也并不是打心底反对这场战争,只是脑子清楚的人都不想引火上身罢了。
不过既然决定打了,那就把心思集中在如何打好上,别在唧唧歪歪了,很多工作立马开始紧锣密鼓地弄起来,尽快过江,别搞了半天,金日成都挂了,这边都还没准备好。
先是换装,准备过江的部队统一换穿志愿军军服,然后10月8日,老毛搞了“新闻发布会”,正式下令组建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总司令兼政治委员。随后通知金日成你丫给我挺住,援军马上就到。
老彭要去朝鲜了,都是当年一齐跌摸滚打过来的,老毛于是在家设宴为老彭饯行,当然不完全是为了饯行,老毛要把小毛也就是长子毛岸英啦交给老彭,叫他带去朝鲜,小毛也是参加过战争的人,当初在苏联当坦克兵中尉,还参加过柏林战役,所以基本的军事素养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一要求一提出,老彭有点傻眼了,谁都心里清楚,老毛也是中意儿子接班的,所以要完善一下儿子的履历不是,小毛小时候受过磨难,后来留学苏联,参加过二战、当过农民、解放后在工厂工作,文化也有,如果再去朝鲜镀下金,那小毛就硬气的很了。但彭德怀不太愿意,这朝鲜太危险了,天知道美军是什么实力,肯定不弱,太冒险了。所以老彭对老毛嘟囔了一句“主席,战场上枪弹无情”,毛泽东则坚持要让毛岸英去,毛岸英也表示没问题,自己本来就当过兵,吃得了这个苦,冒得起这个险。老彭没辙,那就带着去吧,就当太子监军得了,给他安排个总部参谋,不去前线不就行了。不过实事求是说呢,敢把儿子送到朝鲜,尽管肯定不会到前线去打冲锋啥的,但老毛的胆量确实不小,比起现在那批成天没事就犯法乱纪的官二代来说总是好的。
很快彭德怀、高岗、毛岸英等乘坐飞机前往沈阳。
老彭当总司令的事情传到了13兵团,13兵团两反应,第一反应是如释重负,林彪不肯来,大家都挺失望的,彭德怀肯来,最起码群龙有首了。第二反应,四野的这些个将军们都知道老彭是个火爆脾气,这日子肯定比林总在时要难过些,洪学智也是劝大家彭总脾气火爆不假,但也不是个完全不讲理的人,只要大家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什么好怕的。
彭德怀到了沈阳后,和13兵团等的将领很快见了面,开了会,气氛还不错,大家都感觉挺客气,毕竟13兵团那边邓华、洪学智都是斯文人,杜平最早红军时期也是老彭手下,大家都挺高兴,还开开玩笑,随后高岗读了中央正式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最后彭德怀讲话,下令部队10日内做好准备,随后过江。
与此同时,10月8日,周恩来秘密访苏,请求苏联物资支援并派遣空军入驻东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保护,并且洽商20个师装备的问题,随行的除了翻译师哲以外还有林彪,10月10日正式和斯大林会面。
结果一会谈,斯大林立马打起了哈哈,首先斯大林肯定了老毛的决定,认为出兵是必要的,但提醒说美国很强大,要有心理准备。老周急死了,这事用得着你提醒,没心理准备出啥兵啊。老周就表示完全有准备,甚至做好了美国宣战,轰炸中国沿海的准备,但希望苏联可以作出空军支援、物资支援。
一说到正题,斯大林眉头就皱了,还是那个问题,他苏联希望中朝在朝鲜拖住美国,尽量少来要苏联的帮忙,他苏联的力量要全球布势呢,所以斯大林就说啦,苏军当初已经全部按照美苏协定退出朝鲜了,再回去违反协定,而且要跟美军直接交火,这个不好(这算什么狗P理由,违反协定,人家美国人还不是说回来就回来了)。然后说人就不派了,但武器装备有的是,待会会派人跟周恩来协商的。
周恩来看着斯大林这种态度是相当不爽,哦,我们不出兵时,你这个承诺那个承诺叫我们出兵,我们出了,你又装傻了。不过周恩来还是耐着性子谈了下去,会谈结果20个师的装备又缩水变成了10个师,空军也只答应驻扎到安东一带。
周恩来知道有求于人,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先搞到一部分援助再说吧,于是暂时答应了这些,结果晚上回到住宿地时接到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电话,说空军没准备好,决定暂时先不派了。这下周恩来是真火了,这也太无耻了吧,翻脸也翻得太快了吧,何况中共的要求又不是大得苏联受不了。莫洛托夫吞吞吐吐的表示,苏联出动空军,可能要和美国闹摩擦,所以顶多只能在鸭绿江北岸帮帮忙,至于入朝近3个月不可能。最后莫洛托夫说如果北朝鲜真的沦亡了,就让金日成去东北暂时作“流亡政府”吧。
周恩来心里清楚了,苏联这么做还是不放心中共,为啥要等3个月,还不是想看看中共到底能不能顶得住美国人的一波推,如果顶住了,苏联就插手分羹,顶不住苏来呢也不会引火烧身,最后还要激将,你中国如果绝对没信心就让金日成自生自灭吧。中国当时也是寄人篱下,周恩来只能保证中共不会见死不救,明知苏联在激将只能凑上去让他激吧,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
10月12日,安东,彭德怀听了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对最新局势的报告后接到了毛泽东命令,叫他们暂时不要出动,原地训练,头头们都先来趟北京。
尽管所有人都对电报感到费解,现在军情十万火急,越拖情况越糟,但想来想去,老毛也不会无端叫他们暂时歇火,肯定有事,还是先去了北京再说吧。
到了北京,什么问题,还能是什么问题,苏联变卦这个事呗,苏联的支援不到,那部队就准备拿着三八大盖和炒面袋毫无掩护的入朝吧,众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大家也决定了,苏联不帮就不帮吧,老被这些个超级大国牵着鼻子走,他不帮我们还是打,就靠这些落后的条件。
于是老毛下令按原计划行事,于此同时发报给周恩来,说无论如何都要出兵,电报里面就有一句我们很熟悉的话“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接到了电报的周恩来感觉振奋了不少,当天下午,直接找到斯大林,意思很简单了,你苏联爱帮也好,不爱帮也好,咱单干了。
这下反而斯大林不好意思了,尽管他还是没有作出支援的指示,但心理明显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