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月27日,马利克在长岛斯德哥尔摩饭店举行了一次私人午餐会,这是很正常的,大家都联合国工作的,吃个饭促进下友谊,或借此机会私下聊聊什么的。美国代表格罗斯和联合国秘书长赖伊也应邀出席了。

格罗斯是比较紧张的,因为当天下午3点就要决议出兵的事情了,结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吃饭的时候,赖伊坐中间,两边是格罗斯和马利克,可以想象气氛是有点尴尬的,吃完饭后,赖伊和马利克寒暄,说他下午要出席安理会会议,内容是朝鲜问题。这事情大家都知道,但赖伊说了让格罗斯最不愿意听到得话,他问马利克说你去吗,这种事情涉及你们国家的利益,你应该去啊。格罗斯脸色惨白,他清楚马利克到场肯定会扔否决票,所以他在一旁又是咳嗽又是暗示的,提醒赖伊别说了。但马利克居然摇头说不参加,这让格罗斯长嘘一口气,娘哎,这个大起大落真让人受不了。

那么下午的会议就很顺利了,先是把南斯拉法代表提出的南北和解提议直接枪毙掉,随后投票通过了决议,决议的内容是“必须用紧急的军事措施来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大韩民国供给为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国际和平和安全所必须的援助”,这措辞,真是滴水不漏。投票的结果7票同意,一票否决(南斯拉法的,不是五常,不能产生影响),两票弃权(埃及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对这件事情有意见但不愿管闲事)。

这样美国人终于手握“尚方宝剑”了,早就计划好的事情立马开始落实,6月30日,杜鲁门下令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朝鲜战场,之前只有海空军在那边。7月7日下达征兵令,美国的兵力因为二战后的大幅裁减所以不足,征兵后将美国三军总兵力恢复到200万,以便有充足的力量干涉朝鲜战争。当天,美国还要求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就是联合国军的司令官由美国人指派,而且该司令部可以用联合国的旗帜。决议一通过,麦克阿瑟立马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对于从6月25日到7月7日的联合国决议,后来议论纷纷,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算不算违反第27条规定就是第一个问题,如果从没人否决的角度来说貌似没问题,但如果按照五常都要投票的角度来说那决议就不合法。

而苏联方面也有很多疑点,如果说第一次决议,也就是6月25日那次是因为马利克来不及,那还能理解,那6月27日为什么马利克不参加呢。也就是说苏联等于默认了美国的意见。

一个个分析,美国,美国尽管对朝鲜的局势一直很担心,但战争的爆发依旧让美国猝不及防(大部分领导人都在休假),可以发现美国国会都没有怎么讨论,美国就进入战争状态准备干涉了(战争爆发没几个小时就安理会决议,军队开始动员准备),那就涉及一个事实,那就是战争是北朝鲜那边先动手的。

北朝鲜敢动手,谁幕后支持,苏联,这个毋庸置疑,苏联为什么要支持,或者说是默认北朝鲜动手呢,直接表面原因:帮助朝鲜统一,让美国失去在朝鲜半岛的存在。那么深层次的原因呢,按史料来看,二战后其实可以说全世界都比较混乱,原有秩序被打乱,急需重新洗牌,非洲那种地方就不说了,跟我们这个没什么大的关系,那么洗牌最严重的地方是哪呢?欧洲。

欧洲什么个情况,仗打完了,全打废了,出现了两大势力对峙,一面就是美国罩的西欧集团(暂且这么说吧),另一面就苏联罩的东欧集团,因为意识心态、战略利益等冲突,两方非常对立,苏联方面在东欧就是全面建立共产主义政权。西欧那边问题也很严重,被战争打废了,美国人很讲义气,也是出于战略考虑,对西欧是大力扶持,就有了后来的马歇尔计划,让西欧国家的实力逐步恢复到战前,这就有了冲突的基础。

两面一个很重要的冲突点就是柏林,德国是一切为二的,西欧集团那边是西德,东欧集团这边是东德,问题是东德把柏林包起来了,为了缓和这个问题,柏林也一切为二(从两个集团角度来说是一切为二,其实是占领国都有份)。结果时间一长苏联人不爽了,他不能容许西欧集团在他领地内有一块飞地,所以他玩了一个狠招,从1948年6月24日起全面封锁西柏林,断水断电断粮,反正他有这条件,目的很明确,迫使西柏林投降。结果西欧集团这边也来狠的了,非但拒绝西柏林投降,反而众志成城起来,每天N多飞机往西柏林空运物资,苏联倒也不敢把这些飞机都干掉,这样熬到1949年4月4日,西欧集团干脆成立了正式的同盟组织“北约”。苏联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封锁又封锁不死,那边西欧一帮国家和美国倒完全捆绑起来了,真把这问题大幅度升级,后果严重啊,于是5月份,苏联解除了封锁。柏林危机倒是解决了,但两方剑拔弩张的局面算是彻底形成了。

其实呢,西欧那几个国家的实力苏联倒不怎么担忧,主要就是美国力量的加入。所以说白了,也不多废话了,苏联怂恿北朝鲜干这一票,有个出发点很清楚,把美国的力量吸引到朝鲜半岛来,这个半岛打废了也不要紧,这样苏联就可以在欧洲形成一种压制力量,有利于他的全球布局。所以他巴不得联合国同意美国干涉朝鲜,然后美国大规模出兵。

那么就矛盾了,按上面的说法,马利克应该投赞成票,或者弃权票,但这么一投,全世界苏联的小弟什么看法,苏联国内什么看法,那就离心离德了,苏联的名声那就臭到家了。那么马利克去投否决票,那美国就不太好大规模干涉了,对苏联有什么好处呢,美国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又不能增援朝鲜半岛,那就全世界全面加强,欧洲肯定是重点,而且否决票一投,还等于把苏联自身推到和美国直接对抗这个风口浪尖上,这就对苏联不利了,苏联就算白得一个朝鲜半岛他也划不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缺席是最好的选择,让外人摸不透苏联的想法,美国人肯定不会说什么,对自己的小弟也有个充分的说辞,至于南北朝鲜的死活那更不是苏联考虑的事情了,事实证明,后来当北朝鲜几乎被美国秒杀的时候,苏联感觉这个时间太快了,撑得时间也太短了,不利于他全面布势,所以苏联才会千方百计要求我们中国出兵再去顶着,再怎么说,中国绝对比北朝鲜能抗。于是一切顺理成章。

8、汉江撤退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小说在线阅读_第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0816年轻的高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详解朝鲜战争——历史就应细细说第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