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

战国第一将星:天才不得志

————————————————

【84】小试牛刀,吴起很有经济头脑

疆场上,今日长缨在手。

在很短的时期内,楚国“南平百越”。——这是吴起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对于楚国有重大贡献的一次战略行动,对楚国后世(战国期)影响深远。楚人所开拓的百越之地,在洞庭与苍梧之间,有“农桑和金锡之利”。

换句话说,打仗要花钱。魏国能够四面打击他国,不单是抓农业生产,还有一项非常有力的经济支撑(没有对外宣扬)——盐业(经济产业)。当时,天下的精盐皆出自魏国,称“解盐”(这在本人论战国经济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和描写)。解盐能够给魏国换来大量的“外汇”,即当时需要的战略物资(置办兵器、战马等)。

楚国经济如何才能够与魏国媲美,甚至超过魏国的“解盐经济”呢?

早在春秋晚期,洞庭迤南已经有楚人光顾,但是去的人并不普遍。不过,自吴起做令尹之后,首先注意到百越地区的经济价值,因为那里的农桑是一大经济来源,更为重要的是那个地方的铜矿开发。铜,在春秋末战国初,无疑有两大价值,第一,它是战略物资(就像后来封建社会的冶铁、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时的钢铁、现代社会的石油和铀);第二,它具有莫大的经济价值(可以是财富的标识)——楚国在战国中后期成为天下军事手工业(冷兵器)基地之一,跟铜业的发展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所以,吴起南平百越的意义是深远的,因为在此军事行动之后,楚国人丁才能够大量涌入洞庭迤南,开发金锡(金:铜矿)。

(吴起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从这次开发可以看出——还是超前的经济学家!)

吴起开拓百越,并不是单单依赖武力消灭和占领那个地区,而是采取的怀柔政策。当时百越的政治情况是部落林立,互不统属,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没有人能够统一号令,所以称为“无君”之地。吴起以楚国强大的军力为后盾,依仗优势的文化和开明的政策,对于那个地区进行政治同化、经济开发,文化影响,使之成为楚国的一片新的开发区,非常有利于楚国的国家利益,后来成为楚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不是剿灭,而是征服;后世诸葛亮学的吴起)。

吴起领兵在楚国南部平定百越,扩展了南方大片的土地,然后,又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小北伐,即“北并陈、蔡”(出处略)。按说,陈国在公元前476年,春秋末已经被楚国灭掉一次;蔡国在公元前450年也被楚国所亡过,怎么会又兼并了陈、蔡两个小国家呢?原来,这两个地区的城池和土地其中一部分被韩、魏占领,有一部分为当地旧族所占,楚国在自身力量增加之后,与那个地区的力量进行了某些小规模的争夺战,夺取了一些土地;另外,还在秦国边界也发生过同样类型的一些小规模战争。

通过这样的一些军事行动,楚国军威重震,找回了许多年前曾经有过的信心。

同时,让吴起指挥的新军有了一些实战的机会。打仗要从小仗打起。

这时,楚悼王心想:“报仇的日子来到了,强楚的铁蹄,已可以踏上大魏的热土,也许有机会夺了魏国的‘宝衣’,并且阻止魏国称王天下!”他期盼着去征伐魏国,把曾经的梦想全部变成现实!

是的,机会很快就会来临。

当然,危险和阴谋也正在酝酿。

光荣与失败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将同时出现在楚国的宫室之中!

……

——————————————————————————————————

注:历史上,关于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散见于许多文献之中——

(1)《史记》:“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2)《韩非子》:吴起对楚悼王说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逼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绝灭百吏之禄税。”

(3)《吕氏春秋》: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把公室所缺少的民户赏赐给已有过多领地的贵族,长此下去,可能形成因权势下移而国柄失衡的危局)。

(4)《淮南子》:“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有余而绥其不足”。

(5)《淮南子》:“为楚减爵禄之令。”

(6)《史记》:“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恩重”

(7)《战国策》:“私不害公,谗不蔽忠”

现代先秦学者对于吴起变法内容,一般归纳为三条——

第一,消减贵族特权,改善平民境况。

第二,健全法制,整饬吏治。

第三,整军经武。

……

——————————————————————————————————

(注:这段历史和后面将要叙述到的历史,可能有不少的吴起爱好者并不知道,但都有依据)

-

(待续)

————————

楚国不差钱——

战国第一将星》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悬疑大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战国第一将星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