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黑田长政用兵最为谨慎,他知道这些兵不靠谱儿,唯恐援军悉出以后,被敌人抄了后路釜山,便写信给小西行长,让他别管明军在全罗道的疑兵,尽快从顺天坐船来支援。小西行长虽与加藤清正是仇敌,但大局总还拎得清,也派出了两千人马,分装在数百条船上,遍插旗帜,大张旗鼓地从日本海进入蓝江。

而在陆路方面,则由黑田军和蜂须贺家政打头,经昌原、彦阳前往蔚山,其他诸军随后掩至,沿三个方向包抄明军。

这边紧锣密鼓地开始赴援,那边却开始和谈起来。

正月初一,岛山城里派出了一名使者,前往明军营地,给杨镐送了一封清正的亲笔书信。在书信里,清正先拉了一堆家常,然后说三国应该友好啦、应该敦睦啦,不应该多杀人命啦,废话说了一通,中心意思就一句:“与子相会,通吾意,共休兵如何?”

加藤清正是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岛山城原本就不曾做好长期困守的准备,如今境况有如地狱一般,沟渠中横七竖八躺的都是尸体,尸血与牛马便溺是他们唯一能入口的东西,渴的连传令都无法做到。就连主帅清正每天都只有数量极少的一餐。加上天寒地冻,许多人一觉睡下去就起不来了。

这种情况再多持续几天,威名赫赫的加藤军团将不复存在。

对于加藤清正近乎告饶般的和谈请求,杨镐只回了两个字:“速降”。谈个屁和!我再围你几天,你就完蛋了,这时候还讲什么条件?

加藤清正没办法,派加藤安政去跟联军说:“大年初三,我愿意与杨经理在南山面议和谈。”杨镐一听,挺高兴,满口答应了。日本使者前脚刚走,杨镐后脚传令下去,诸军都埋伏好。明天等清正一到会谈地点,就伏兵四起,把他直接拿下,然后抢下岛山城。

不料这话却被一个降倭给听见了。这名降倭的名字,叫做冈本越后守,看名字在日军序列里级别应该不低,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与沙也可是同一个人,曾经是加藤清正的老部下。

甭管是不是同一个人吧,这个已投靠朝鲜的日本人听到了明军打算在会谈期间动手的消息,对自己的老上级不利。他连夜潜入岛山,找到加藤清正,把这个计划和盘托出。

清正等人震惊之余,对“冈本越后守”这种义举表示感动,劝他留下来一齐作战。“冈本越后守”说不行,我还得回去,这事你们千万别泄露出去,否则我肯定被千刀万剐。清正拍着胸脯说你的恩情我忘不了,你在日本的妻儿就交给我来照顾吧。“冈本越后守”与清正洒泪相别,趁着天色还没亮,又偷偷跑回了明军营帐。

浅野幸长这时候也劝清正,说明军不讲信义,您进了他们军营肯定出不来了,于是加藤清正决定爽约。

很多人对“冈本越后守”的举动表示不理解。要么忠心耿耿跟着日本人干,要么死心塌地跟着朝鲜人混,像你这样又参加围城,又主动泄密,泄完密居然又跑回去了,到底算是哪一边的?

这个问题,已经永远不可能有答案了。我猜可能是这么回事:加藤清正在日军中的声望非常高,被普通士兵视为神一样崇拜,他的事迹到了江户时代,更形成了“清正崇拜”这么一种文化现象。以日本人的思维,“冈本越后守”可以接受清正在岛山城殉城而死,那是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但他无法接收清正在会谈期间被明军抓住羞辱而死,死的太窝囊了。大概就是怀着如此纠结的心态,他这才冒险夜探岛山吧。

而在战后日本人的史书里,为了不污损加藤清正的光辉形象,把这次和谈称为“缓兵之计。”

到了正月初二,杨镐等到一个坏消息。明军的斥候回报,有大股敌人从西生浦方向杀来,海上有数百条船从釜山开到盐浦。杨镐心中十分委屈,怎么老天爷总跟自己过不去呢?眼看岛山守军还差一天就士气崩溃,加藤清正进城了;眼看守军还差一天就渴死了,天降大雨;眼看清正还差一天就要在和谈时束手就擒,敌人的援兵到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呢?

他实在不甘心,决定赌上一赌。

杨镐命令摆赛、颇贵两员大将前往箭滩防守,吴惟忠、茅国器把截江岸。他的用意非常明显,这两路人马的防守位置不是针对陆军而安排的,而是专门为了防水军。杨镐的目的是严密封锁日军来援的消息,绝不能让岛山城知道,只要坚持到初三清正来投降,大事可定。

看来杨镐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初三会谈身上。

当一军主帅要靠赌运气来决策时,就离败亡不远了。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14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马伯庸_汗青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第14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