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宇喜多秀家有些恼怒,质问黑田长政为啥出工不出力。黑田长政回答说是敌人守的太稳,硬攻只是白白死人,不如另辟蹊径。

宇喜多秀家脸色有点不好看。秀家这一年才二十多岁,正是好面子的年纪,他带了数万人马,攻一个两千人的小城,居然还要“另辟蹊径”?

赶紧补上,白天我们两都有事给耽搁了,不好意思……

其实补给问题,我们之前说过一个明军和日军很重要的差异,可惜被很多朋友忽略了。

一是日军在朝鲜时间比明军长了至少半年,而且是夏秋两季,就地囤积了很多粮食。朝鲜八道的绝大部分城市是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没有任何战斗的情况下被完整地夺取,其辎重补给全落日军之手。

二是城下町这个,记得的朋友还不少,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搞农业。以上这两点,朝鲜政府因为几乎彻底失去了组织能力,朝鲜政府区甚至不如日占区。

三是日军搞大屠杀,我之前就说过,这个却被很多朋友漏过去了。

最直接的就是汉城,明军还没到,日军就搞了一轮大屠杀,其状之惨,使得后来进入汉城的明军和朝鲜官员不忍卒睹。明军不但要管自己,还要管老百姓,譬如开城明军一度陷入不食二日这种情况下,还挤出了口粮救济百姓,光这点,就雪上加霜。诚如前面那位朋友所说,真要没吃,日军干出吃朝鲜人这种事不是没可能,而且可能很大。

这点从其他几路军马的记载也可以看见,基本上日军所到之处,除了釜山周边因为是日军登陆口需要大量朝鲜民夫而略好些外,其他地区过境日军基本都是一片杀声,不夸张地说,他们的三光政策是有传统的。

我和亲王曾经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他们这么干,难道就不考虑战后统治?

这三项一进一出,明军的补给困境远大于日军,汉城就是是最好的例子。

日军几乎在朝鲜所有城市都驻扎了半年以上时间,入朝明军如果有半年,也可以把补给状况扳回来,可惜明军是进攻方,所到之处全为日军烧光,连马草都没留一根就要继续向前。日军后退到任何一个据点都有大量补给可以使用,半年时间的准备、囤积、抢劫,这个差异是极巨大的。

我做个路程差不多的很直观的比喻吧。

譬如你是进攻方,你打下葫芦岛,发现这城市已经被烧光了,只能从沈阳运补给上来。

这个时候我跑到了葫芦岛和山海关一带,这地我准备了半年补给。你来了,我一把火烧了,又跑北京去了。你到山海关一看,一根马草都没有,每天的口粮都要指望从沈阳来的运输队,因为从葫芦岛开始一路就是个白地,草都没一根,所以只要沈阳运输队一天没到你就得在山海关饿一天肚子。

完了你还想进兵北京,我在北京不但有在本地之前半年的囤积,还有从南方上来的,以及葫芦岛、山海关沿线撤回来的补给,我还搞大屠杀,把老百姓全杀了。反正我越退,补给越多,你越进就越惨。

除非你有半年时间才能缓过气来。

现在,你还能和我比咩……嘿嘿嘿……狰狞地笑,所以你只能回葫芦岛以北。

汗青

宇喜多秀家脸色有点不好看。秀家这一年才二十多岁,正是好面子的年纪,他带了数万人马,攻一个两千人的小城,居然还要“另辟蹊径”?

但很快他不得不接受了黑田长政的建议。

原来在第三阵退下来不久,忠清水使丁杰带了二船弓矢火药,顺着汉江漂过来,在日军鼻子底下大摇大摆地对山城进行补给。日军对汉江没有控制权,只能干瞪眼看着幸州山城欢声雷动,把一捆一捆的武器抱回城里。

宇喜多秀家终于意识到,幸州山城是困不死的,朝鲜人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汉江进行补给。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向黑田长政请教。黑田长政对秀家面授机宜,说你只须如此这般,必可成功。

中午吃过饭以后,秀家的本队开始了第四次进攻。朝鲜人发现,日军的战术变了:他们不再密集一窝蜂地哄哄乱冲,而是每人都抱着一捆干草,分散着靠近。每当凑近木栅栏的时候,士兵就会把干草扔过来,然后急速后退。

等到干草在木栅栏前积累了一定数量,日军在远处开始用火箭与铁炮点燃。在一瞬间,木栅栏便有十余处被干草火焰引燃,飘起熊熊黑烟,遮蔽了守军的视线。

日军骤然暴起,秀家本队针对整条防线发起了极其凶猛的进攻。

朝鲜军没料到日本人来这么一招,一下子陷入慌乱之中。眼看防线即将被突破,权慄拔刀上前,大声呼喊,一边让守军坚守岗位,一边吩咐预备队从城中取水灭火。他身边的军官全都扑向木栅栏前线,拼命稳定阵线。

在权慄等人浴血奋战之下,木栅栏的火势被控制住了,日军的强悍攻势也被化解。权慄未及喘息,他忽然听到西北方向传来枪声与呼叫声。西北面是一个子城,负责防守这一段防线的是一个叫处英的僧人和数百僧兵。

权慄朝那边看去,发现浓烟滚滚,僧兵正在一路溃败下来,日军的小旗已经突破了两道栅栏。

原来这才是黑田长政的真正诡计。他建议秀家先以大军焚烧木栅栏,等到朝鲜人首尾不能相顾之时,以奇兵猛攻最为薄弱的西北方。果然一击得中。

幸州山城的防线几乎是一条直线。只要一点被突破,即告崩溃。权慄见状,情知城下已不可守,只得叹息一声,挥舞旗帜,命令所有人退出木栅栏,弃守外城,收缩到山顶的内城。

宇喜多秀家大喜过望,急忙命令日军全线出击。日军第四阵、第五阵、第六阵轮番上阵,一浪高过一浪地猛攻内城。

朝鲜军寸步不让,他们虽然失去了外城,但防守区域变小,更利于打击敌人;而且守军身后就是汉江,逃无可逃,反而激起了死守的勇气。权慄提着佩剑四处奔走,不时下达指令,哪里战斗最激烈,他就去哪里督战。在他的指挥之下,水车轮转,火铳怒射,在德阳山顶方寸之间迸发出了无比坚韧的战斗力。山城防线烽烟四起,四面飘摇,可始终屹立不倒。

据说到了危机时刻,所有的女人都亲自上阵,她们把裙子剪短,把剪下来的布兜着石头运给守城将士。后来这种短裙流传下来,成为幸州当地的特色之一。

惨烈的攻防战一直持续到晚上七点,无论日军还是朝鲜军都伤亡惨重,疲惫不堪。战局正朝着向朝鲜军不利的一面变化,权慄手里已没有任何预备队可用,而日军尚有小早川隆景的第七阵没有参战。

权慄已经濒临绝望,以为自己将会以殉城作为最后的结局。可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

宇喜多秀家忽然下令撤退。数万日军把同伴的尸体收拾起来,付之一炬,然后徐徐退下德阳山,朝汉城匆忙撤去。这一场被朝鲜人称为“壬辰三大捷”之一的幸州山城大捷,终于落下了帷幕。朝鲜军汇报的战绩是阵斩敌人一百十一人,左耳两枚,兵刃盔甲七百二十七件。

死里逃生的权慄又喜又惊。喜的是幸州山城居然守住了,惊的是他不知道日军为何在马上可以攻陷城池时突然后退。

权慄不知道,就在他顽强地抵抗秀家的猛攻时,周边局势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汉城遭到了明军的突然袭击!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马伯庸_汗青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