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种明面上不太能说什么,但却可以让你感受他们骨子里是什么意思的那股味道,让我非常不喜。

碧蹄馆之战的胜负,虽然对三方战略没影响,但对李如松和几位明军将领个人在感情和情绪上的影响不小。

李如松在这一场轻佻的战斗中损失了包括李有升在内的近千名弟兄。这一千人不是普通的明军,他们都是追随李家多年的精兵,大多是他们几位辽东大将的家丁,能征惯战,是辽东军精锐中的精锐。这样的损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

因此李如松才会伤心欲绝,才会战后整整一夜都对着李有升的女婿痛哭。

万历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疲惫的明军徐徐退出惠荫岭山区,回到出发地坡州。一到坡州,李如松立刻宣布,明军主力将在坡州修整数日,然后回师开城驻屯。

这个决定让朝鲜人大吃一惊。在坡州修整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返回开城呢?开城以东是临津江,不利于大部队泅渡,把主力放在开城,明摆着是一副不打算进击的姿态。

在李如松进击碧蹄馆的同时,朝军已经完成了集结。金命元、柳成龙等军、政大臣齐聚坡州附近,摩拳擦掌打算配合明军大干一场。后方的朝鲜国王李昖甚至派人去给李如松立好了生祠,一俟汉城光复,就开张营业。

现在明军突然宣布要退守开城,不啻一声晴天霹雳,把朝鲜人的踌躇满志打得烟消云散。

柳成龙、金命元、李德馨等朝鲜大臣得知噩耗,全都急忙赶到了坡州,要当面问李如松个明白。谁知道李如松根本不承认有战败退兵这回事,他对这些大臣的解释是:“我不是退兵,是暂时后退。坡州这地方没粮没草,后头还背靠临津江,不利于防守,再说我军的步兵主力与火炮都还没运来呢。我回开城等他们去。”

柳成龙等人根本不相信这套说辞。什么叫不利于防守,我们是希望李提督您进攻进攻再进攻啊!

朝鲜为了配合李如松的攻势,调集了大批官军、义军和民夫朝着汉城前线汇聚,倘若明军一撤,这些人也得赶紧撤回来。不过这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眼看就打到汉城了,这个时候明军一撤,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进攻了,朝鲜光复全国更不知道得拖到什么时候去,这才是柳成龙他们急眼的根本原因。

李如松一看朝鲜人像打了鸡血一般,突然咄咄逼人,于是随手甩出一份兵部文告,说汉城的倭寇有二十万,我军只有四万疲惫之师,这仗没法打。然后他又指指自己胸口,说我旧伤复发,打算修养一下。

柳成龙拿手指头点着文告说汉城的倭寇才一万人,怎么可能有二十万,提督你是在瞎说!柳成龙一向说话谨慎,对明将都特别恭敬,今天他居然对李如松说出如此尖锐的话,可见是真急了。

李如松有点不耐烦了,冷笑一声:二十万是你们情报是这么写的,至于一万……我们在碧蹄馆碰到的那几万人都是鬼啊(这句是我加的,柳成龙书上没写,不过我认为小李将军必然说了,但被柳成龙故意无视了)?柳成龙哑火了,朝鲜情报不准是一贯问题,他憋了一会只好梗着脖子说我们从来没这么写过。李如松说肯定有!柳成龙说肯定没有!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车轱辘话说个不停,眼看就要吵起来了。

这时候从营帐里冲进一人,进了帐子跪倒在地,声泪俱下,恳求李如松不要后退。辽东诸将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熟人——李薲。

大家应该还记得,李薲这个人的底细十分可疑,有与日军勾结的嫌疑,在平壤城下把祖承训和朝鲜军阴得死去活来。这人又擅长钻营,很会把握时机。现在出来苦苦劝谏李如松,一是会让明军有逆反心理,偏要撤兵,遂了日本人的愿;二是向朝鲜朝廷表了忠心,把自己打扮成不畏强权苦心忠谏的形象,是个大大的忠臣。

祖承训看见仇人,在一旁没露出什么表情,反倒惹恼了他的同僚张世爵。张世爵是辽东军中最坚定的退兵主张者,又是祖承训的好哥们儿,看到这个小子,新仇旧恨加到一起,气便不打一处来。他连句话都说,先冲过去一脚把李薲踹翻在地,嘴里才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这一下子朝鲜人脸上可挂不住了。明军在朝鲜一贯强势,一个宋应昌手底下的主事,就敢把朝鲜的督粮大臣捆起来打——但一个副总兵当着几位大臣的面去踹一位节度使,这实在有点过分了。

李薲躺在地上一抽一抽的,十分凄惨可怜。一起来的朝鲜大臣们,登时同仇敌忾,群情激昂。李如松见状,当下象征性地骂了张世爵几句,然后直接宣布散会,有关部队进退等事宜,择日再议。

柳成龙有些不太甘愿,不过转念一想,能把李提督逼到不再提退兵的事情,也算是一大胜利,于是几个人七手八脚扶起李薲,离开了明军驻地。

散会以后,李如松回到自己大帐,先后叫进来两个人。

先进来的是负责翻译的朝鲜通事。李如松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柳大人,我真不是存心退兵。只不过是今年正月我流年不利,犯冲,得避一避太岁。你看,我从马上都摔下来好几回啦。等到下个月一到,我立刻就进攻。”还掏出一份详细的进攻计划,让通事带回去给朝鲜大臣们看,让他们放心。

这话倒也没错,李如松自从来朝鲜以后,先后从马上摔下来四回,都快摔成习惯了……

朝鲜通事离开以后,紧接着李如松又召来一个人,杨元。

杨元在碧蹄馆立了大功,自身实力损失也比较小。李如松吩咐他率一部分明军拔营先走。杨元心领神会,连夜开拔。

过了几天,朝鲜大臣们又来纠缠。李如松告诉他们,碧蹄馆一战后,连续一段时间伤病交加,明军的战马损失很大,对于辽东军人来说,战马如同兄弟一般,所以要搞个祭祀活动。柳成龙他们自然满口答应,只要李如松不走,干什么都行。

李如松把手底下一大半部队都带离坡州营地,找了一片开阔地,装模作样地设下祭台,焚香吊唁。忽然李如松抬起头来看看天,派人跟柳成龙说:“哎呀,天有点阴呐,可能要下雨了。坡州这鬼地方地势低洼,又没房子,恐怕会被淹没,住不得。”

柳成龙等闻讯大惊,再赶过去时已经晚了。明军早已收拾好了营帐,朝着开城退去。柳成龙等人一看木已成舟,无可奈何,只得一边通知朝鲜军民也后退,一边去追赶李如松。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马伯庸_汗青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