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更新 ==============================
观音走后,受了小白龙半年气的鹰愁涧水神亲自出马,送取经团过河,唐僧没看出对方是水神,还想给船钱。猴哥毕竟在天庭混过,与三清四帝、玉帝观音都没大没小的,当然看不上这种村干部,不但不领水神的情,反而对唐僧说:【他是此涧里的水神。不曾来接得我老孙,老孙还要打他哩。只如今免打就彀了他的,怎敢要钱】。落伽山山神土地奉观音之命,送来一副豪华马具,猴哥大咧咧地收下,不感激也就罢了,反而说风凉话:【象他这个藏头露尾的,本该打他一顿,只为看菩萨面上,饶他打尽彀了】。说来水神、山神、土地都是对所在地情况很熟悉的最基层干部,利用他们可以搞后勤工作,还可以得到很有价值的情报。虽说猴哥没必要低眉折腰讨好他们,却也不必对他们的态度这么恶劣。猴哥的这副嘴脸,使他在基层干部中的声誉非常差,于是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结果取经团的后勤工作搞得很差,导致多次在猴哥出去弄吃的时候,被一些妖精钻了空子。可见直到此时,猴哥还是相信拳头就是硬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居马上得之(天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 陆贾列传》)的道理,猴哥暂时还不明白。
相比于猴哥,唐僧就成熟多了,至少懂得【礼多人不怪】的道理,不管见到什么人,总是笑脸相迎,即使是山神、土地这样的芝麻官,都赶紧【滚鞍下马,望空礼拜】。唐僧不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在西天混过的佛爷,那待人接物就是不一样。如果把唐僧比作总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刘大耳贼的话,猴哥则是关羽、张飞的综合体。《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说【羽(关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猴哥则占全了关张的全部缺点,他【骄於士大夫而不恤小人】,特别招人烦讨人嫌。像猴哥这样的家伙,要是脱离取经团,回花果山做妖精的话,天庭、西天肯定都饶不了他,【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离开西番哈咇国的取经团下一站,是【观音禅院】。根据后文的叙述,观音禅院再往西的高老庄,属于乌斯藏国,所以观音禅院很可能也在乌斯藏国境内。《西游记》中提到的寺院不少,规模较大的有乌鸡国敕建宝林寺(36回)、车迟国敕建智渊寺(44回)、祭赛国敕建护国金光寺(62回)、贫婆国镇海禅林寺(80回)、天竺舍卫国布金禅寺(93回)等等,这些寺院都多是综合式寺院,以供奉如来为主,兼供其他佛爷菩萨。除佛爷菩萨本人的道场之外,专门供奉某佛爷菩萨的寺院只有2所,一处就是这座观音禅院,另一座是坐落在天竺舍卫国的华光行院。
============================== 继续更新 ==============================
第96回取经团抵达舍卫国时,华光行院已经破败不堪,【有几间房宇……一座倒塌的牌坊,坊上有一旧扁,扁上有落颜色积尘的四个大字,乃“华光行院”】。唐僧熟知西天的掌故,他说:【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职,化做五显灵官】。笔者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非常莫名其妙,这【毒火鬼王】显然不是个好东西,华光剿灭他,咋还被降职了呢,又是何人将其降职呢。关于这件事,余象斗的《南游记》(又名《华光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有更详细的记载,大致是毒火鬼王是如来的红人,华光擅自镇压了他,如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将其由菩萨贬职为灵官。《西游记》显然是借用了这段记载,但更隐晦一些,没明说华光是被如来贬职的,另一方面,却用暗笔将此事说得更加严重:
1.华光行院被废弃,意味着华光菩萨被贬、被镇压,大概是个永世不得翻身的下场。
2.华光的师父—火焰五光佛,不在最后一回的佛爷菩萨名单中,显然也受了牵连。
3.如来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做大领导的人,宽宏大度是要不得的,很可能反而被下属视为软弱无能。最好是赏罚分明,范睢(suī)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才是最高境界。第81回,唐僧在镇海寺生了3天病。虽说唐僧是肉眼凡胎,可也吃过人参果,不该生病才对。其实这场病是如来安排的,当年唐僧在西天当金蝉子的时候,【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xǐ, 踩)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
相比于惨遭打击迫害的华光菩萨的崩塌破败的华光行院,观音禅院可用气派二字来形容。有230名大小僧人,建筑规模也非常排场,有正殿、禅堂、方丈等【七八十个房头】,是取经路上最大、最阔的寺院之一。西天途中的大寺院,多有【敕建】二字,意为是由所在国家的公款修建的,自然气度非凡,观音禅院则完全是一座民营寺院,更显得不同凡响:
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
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
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诗曰:上刹祗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按照离开长安不久许下的【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的心愿,唐僧进入观音禅院拜佛烧香。与多数寺院不同的是,观音禅院的一把手不是方丈,而是一位被寺僧们称作【师祖】的老和尚,欲知这老和尚是何许人也,请看下一章《禅院黑风》。
========================= 本章结束,谢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