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如果美国和阿富汗真心反恐,就在阿富汗那边专心反恐好了,别借用反恐的名义把恐怖分子赶往巴基斯坦、破坏阿巴和印巴关系、危害南亚局势的稳定!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当然是服务于美国战略,法德同意以北约名义出兵,是仰赖美国的军事力量,借机达成自己的目的,即在中亚地区建立自己的存在,为日后的大国博弈找好地盘,为介入中东、中亚、南亚找到支点。美国需要欧洲出人出力,欧洲也仰赖美国的军事实力,所以美军进入阿富汗后,北约部队跟着就开进来。

相互利用的内涵很丰富,当年欧洲人军事力量不足,请美国出兵科索沃,今天美国人军事资源不足,请欧洲出兵阿富汗。对美国和欧洲来说,科索沃和阿富汗密切相关,双方终于握有相同的筹码。但阿富汗离中俄很近,是全球大国必争之地,欧洲知道呆在这里可以,乱跑乱动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法德等国坚持出工不出力,驻守在比较安全的北方区域,且不参加作战任务。美国人强烈呼吁北约成员国、特别是法德意向阿富汗增兵,想让北约成员国、特别是法德意承担更多作战任务,而法德意的反应是不大愿意增兵,更不愿意前往危险的北部地区,以避免成为武装分子的袭击目标。

2010年网上泄密的阿富汗文件显示,意大利军队向塔利班支付保护费保平安,澳大利亚部队则向当地军阀交保护费保平安。塔利班指挥官和阿富汗高级官员证实,意大利政府花数十万美元贿赂塔利班指挥官,换取塔利班同意不袭击意大利军队。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公布报告称,美国在阿富汗的合同承包商秘密雇佣当地军阀、塔利班武装分子、伊朗间谍,来为驻阿美军易受攻击的偏远哨所提供安全保护。美国和其他北约车队与塔利班之间还形成潜规则,前者用支付“买路钱”的方式换取车队平安通过,而拒交“保护费”的运输车队常常遭到袭击。据称每辆卡车需要支付1500美元至15000美元的保护费,巨额的资金就这样以“保护费”、“买路钱”的形式流入武装分子手中。

在伊拉克是中欧俄面对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在阿富汗是中俄面对北约名下的联合部队,就像中欧俄未必希望美国立刻从伊拉克全面撤军那样,中俄也未必希望北约立刻从阿富汗全面撤军。

阿富汗处于上合组织包围中,其政府已与上合组织建立联络组,卡尔扎伊三次以主席国客人身份出席上合组织塔什干峰会、上海峰会和比什凯克峰会,2010年6月份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将阿富汗问题列为重要议题,各成员国认为阿富汗局势持续恶化是严重威胁,支持阿富汗成为和平和稳定的国家,强调应完全尊重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悠久历史、民族根源和传统宗教价值观。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上合组织有可能会出于人道主义干预阿富汗战争。如果美国和北约败走阿富汗,那么上合组织就可能将其接纳进来,中俄主导的上合组织的势力就会直达伊朗、伊拉克边界,中俄就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地理便利,更加坚定的支持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更加坚定的加强同伊拉克、其他亲美国家的关系,逐渐在中东地区取得主导地位。

远景归远景,眼下阿富汗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政府、驻阿美军、阿富汗中央政府也在残酷现实中苦苦挣扎。自2009年阿富汗大选以来,由联合国(美国和欧盟)主导的选举投诉委员会认定选举存在舞弊,竟然宣布近1/3选票无效,而重新计票结果显示,卡尔扎伊得票率跌至半数以下,只是在竞争对手退出的情况下,卡尔扎伊才获得连任。半年后卡尔扎伊在讲话中指责说,西方国家才是阿富汗大选舞弊行为的制造者,前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问题副代表、美国外交官加尔布雷思以及欧盟观察团团长莫里永应该为大选期间的舞弊行为负责,他说阿富汗的选票受某家外国使馆控制。后来,他明确指出美国在阿富汗大选期间有舞弊行为,那么控制阿富汗选票的自然是美国大使馆了。

时间过去很久后,卡尔扎伊揭出这笔老账,显然是再次碰到美国制造的麻烦。卡尔扎伊在闭门会议上威胁说,如果外国势力继续对阿富汗内政进行干涉,他将考虑加入塔利班,并把它从抵制民选政府的非法力量转,变成抵抗外国势力入侵的合法力量,他说:“如我再遭遇到外国政府的施压,我就有可能会加入塔利班。”他还说:“我们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它国家都是盟友或合作伙伴,而且我们希望这种合作能够继续下去,因为这样做对我们各方都有好处,但在同时,其它国家也应该明白阿富汗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第二天,美国白宫发言人予以批驳,称卡尔扎伊的言论让美国方面感到沮丧,其有关西方国家破坏阿富汗选的说法并不属实。发言人还说:“美国各地的家庭都曾看见自己的至亲们,为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与稳定勇敢地加入军队,有的甚至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全体美国人都对他的言论感到失望。”当天,卡尔扎伊坚称自己所说的是事实。

这值得大书特书。加入塔利班组织?卡尔扎伊口出狂言!塔利班是美国认定的恐怖组织,美国人扶植上马的阿富汗总统怎么了?据说卡尔扎伊当过美国的间谍,在1980年代阿富汗反苏斗争中,他是CIA的主要联络人,同老布什及当时的CIA领导的关系密切。后来他在美国生活多年,当过尤尼科石油公司的咨询顾问,深谙美国的能源战略、阿富汗战略,所以在推翻塔利班后,他被美国人推举为阿富汗的总统。人们注意到,他发表此番言论的时候,美军正酝酿清除坎大哈省的塔利班武装、计划于夏季展开大规模围剿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上月刚突访阿富汗、卡尔扎伊将于下月回访美国。他的言论将美阿矛盾暴露无遗:美国既要利用阿政府、卡尔扎伊,又要极力控制阿政府、卡尔扎伊;阿政府、卡尔扎伊既要仰赖美国扶植,又要拉拢强硬派抵御美国的彻底控制。在如此复杂的纠葛下,特别是美国的粗暴干涉下,卡尔扎伊出言不羁便可以理解了。

2010年6月,奥巴马革去了阿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的职务,理由是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同时任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接替其职务。奥巴马是在与安全团队成员举行了白宫每月例行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问题会议后,公开宣布了这个消息的。奥巴马在会后发表讲话说,麦克里斯特尔的言论瓦解了大家的信任,解除麦克里斯特尔的职务是正确的决定,他不容许安全团队在阿富汗问题上有任何分裂。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麦克里斯特尔犯了大错,这些言论会让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分散注意力。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奥巴马炒麦克里斯特尔的鱿鱼,重现历史上的“杜鲁门怒炒麦克阿瑟”。这位前线指挥官对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很不满,认为奥巴马并没有真正理解阿富汗前线的情况。数天前,他公开贬损包括副总统拜登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琼斯、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艾肯伯里、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霍尔布鲁克等政府官员。这表明驻阿美军高层对阿富汗战争十分怀疑,他们对阿富汗战略有很深的挫折感,现在他们想让外界了解这种挫折。虽然麦克里斯特尔走了,人们对阿富汗战争的分歧却在加深,到底美国有没有希望赢得这场战争?

国际社会与美国大博弈》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谁知我是苍鹰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国际社会与美国大博弈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