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山东属于当时的中书省,既是红巾军的一大根据地,且又地近大都,李察罕自然不能无视它。李部“日修车船,缮兵甲,务农积谷,训练士卒,谋大举以收复山东”。

可是,就在李察罕已经将进攻的矛头瞄准山东时,他的后方却出了问题。

知枢密院事答失八都鲁曾节制过河南诸军,也曾是李察罕的上司,当时答失八都鲁的儿子孛罗帖木儿率军驻守在大同。本来山西、河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李察罕所平定和掌握的,但是孛罗帖木儿看着眼热,他想将山西、河北收入囊中;李察罕自然不依,结果双方竟至于兵戎相见。

朝廷多次下诏调解无效,如此一来,也就延迟了李察罕进攻山东的时间,也大大推迟了他率军南下的时间,朱元璋部因此获得了发展壮大、雄踞江南的宝贵时机。

毛贵是至正十九年被赵均用谋杀的,所以到了至正二十一年时,便有消息传到了李察罕那里:说山东的红巾军已经群龙无首,陷入了自相攻杀的不利境地;只是,大元驻守于济宁的田丰部却不期投降了红巾军。

这年六月,看准了时机的李察罕于是拖着病体由陕西抵达洛阳,大会诸将,商议征讨山东的事宜。到了八月时,一路高奏凯歌的元军已经紧紧地包围了山东东部的东平城。

东平原是红巾军严密设防的一座重镇,田丰等人都龟缩于东平城中。只要一番强攻,东平旦夕可下;可就在这时,老谋深算的李察罕考虑到田丰“久据山东,军民服之”,于是专门写了书信招降田丰。结果,就坡下驴的田丰只好与红巾军首领王士诚等人投降了李察罕,东平、济宁等地区也就很快被元军收复。

之后,察罕军又继续攻略山东其他地区,其中济南在攻围了三个月后终被元军收复。为了表彰李察罕的卓越功勋,朝廷再次下诏拜李察罕为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陕西行台中丞如故。

到了至正二十二年时,山东地区已基本被元军平定,只有一座中东部的孤城益都还未拿下。而就在这将要彻底扫平北方、大功告成之时,一件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它近乎改写了整个元末的历史。

当时,已经投降的田丰、王士诚等人居然还未死心,他们暗中联络原红巾军将士,准备再次发动叛乱。

而自打田丰投降后,李察罕为了彻底收服人心,遂推诚待之不疑,甚至有几次竟只带着少数几个随从去到了田丰的营帐中。这正给了田丰等人以可乘之机。

这年六月的一天,已经打定主意的田丰于是邀请李察罕到他的营中视察。李属下之人已经听闻到了一些风声,所以力阻他前往,可是李察罕却说:“我既然推心待人,又怎么能处处提防别人呢?”属下人又建议他多带上几个大力士前往以备不测,结果也被他拒绝了。

最后,李察罕只带着轻骑十一人前往。在到达田丰营后,李察罕终于被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王士诚所刺死。

大元柱石一倾,“帝震悼,朝廷公卿及京师四方之人,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者”。《元史》中还说,此前曾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太史为此上奏顺帝说“山东当大水”,而聪明的顺帝却认为“山东必失一良将”;皇帝还急忙下诏告诫李察罕不要轻举妄动,但使者还没到达,李察罕已经丧命了。

为尽哀荣,顺帝下诏赠李察罕为推诚定远宣忠亮节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谥献武;等到下葬的时候,又改赠他为宣忠兴运弘仁效节功臣,追封颍川王,改谥忠襄。

因此请注意,只是在李察罕死后他才成了王,所以《倚天屠龙记》中说赵敏是郡主那显然是错误的。当时,李察罕的父亲还活着,他倒被朝廷加封为了梁王。

朱元璋曾说:“河南李察罕帖木儿兵威甚狠”,所以他才不得不派遣杨宪到李察罕那里通好。而当察罕被刺死的消息传来时,朱同志方才如释重负地说道:“天下无人矣!”

显然,假如李察罕不死,那么朱元璋未来问鼎中原的阻力就要大得多了。

2、养子当如王保保

这一回该要好好地介绍一下这位朱皇帝眼中的“天下奇男子”了,明初老百姓口头就有一句俗谚“你要是真牛,那么就西边拿了王保保来啊?”而它的潜台词显然就是:那王保保都让皇帝头疼,你自然是拿不来。

话说在察罕帖木儿死后,朝廷又重用了扩廓帖木儿,拜其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正式接了李察罕的班儿。

正如我们前面所交代过的,对于察罕帖木儿而言,扩廓帖木儿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外甥兼养子李文忠,只是不同的是,扩廓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到了舅舅家。

扩廓帖木儿本名叫王保保,大概是个汉人与色目人的混血儿吧,自从元顺帝赐其名为“扩廓帖木儿”之后,他的本名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若以才器论,估计文忠辈要稍逊于扩廓一筹。

扩廓帖木儿跟随老舅一路南征北战,也逐渐成长为了一位勇猛善战、深谙兵略、颇孚众望的名将,只是他的野心有些过了头。

在扩廓正式接管了老舅留下的摊子后,他含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开始了对益都的疯狂围攻。最终,元军通过挖掘地道破城而入,到这年十一月时,益都已完全沦于元军之手,红巾军首领陈猱头等二百多人被押赴大都献俘。为了报仇雪恨,扩廓专门挖取了田丰、王士诚二人的心脏以祭奠养父。

不久后,山东地区便被元军彻底平定;至此,东至淄、沂,西逾关陕,皆晏然无事,大元王朝似乎又恢复了昔日安乐祥和的太平氛围。

尽管北方的红巾军起义基本失败了,但是他们“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使得朱同志得以在南方地区从容发展,刘福通等人显然也是功不可没的。

撤出山东后,扩廓于是将主力驻扎于开封、洛阳一带。而即使是在此时,朱、陈之争未决,如果扩廓执意率军南下,那么对于朱元璋部的威胁仍然是相当巨大的。

为此,朱老大不能不及早打算,免得临时抱不住佛脚。

早在此前,朱老大就曾两次派使者去面见察罕,并送上重礼和亲笔信,要求通好,预伏一笔,好留下将来转圜的余地。

就在察罕被刺前不久,他的一封亲笔信也送到了朱老大的手里,看过信后,朱老大对左右的人说道:“咱观察罕的书信,措辞婉媚,分明是想利诱咱,呵呵,难道咱是可以用花言巧语迷惑住的人吗?况且他只是送来了书信却不归还咱的使者,其用心昭然若揭!咱观天下事势,若是上天还未厌弃元朝,那么察罕等人的作为就会使人心服口服,他们办成大事也说不定。可是如今见他这般狡伪,违天背理,岂能有成……今张士诚据浙西,陈友谅据江汉,方国珍、陈友定又梗于东南,天下纷纷,未有定日。咱这里也正值有事之秋,没时间跟这察罕计较,就暂且不回复他吧。”

过了一阵子,朱老大又把自己如何看待李察罕的想法告知左右道:“这个察罕帖木儿虽然假借义师之名图谋恢复,可是他却又与孛罗帖木儿不断地争斗,而且多次不顺从皇帝的旨意,这难道是忠臣之所为吗?若是忠臣,就应该先国家之急,然后才是个人恩怨……还有那田丰,其为人倾侧,居心难测,而察罕却待以腹心,可谓昧于知人了。古来的名将,识察几微,智谋宏远,让人一点都看不透他,可是这察罕能明白此中的道理吗?”

不过说归说,朱老大还是不能不作两手准备,他最后还是加派了使者到察罕那里。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下乞男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第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