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月,朱老大命平章吴宏等率兵取抚州(南昌东南)。当时守备抚州的是陈皇帝手下右丞邓克明。吴宏先礼后兵,派人去招降邓克明。这个邓克明鬼得很,他想假装同意以为缓兵之计;他听说邓愈所率领的另一路朱家军就驻兵于不远处的临川之平塘,于是便派了人到邓愈处联络,要以其地请降。
邓愈已经听闻说此人不甚地道:吴平章那里招他,他不去,为何偏要投到自己这边来呢?这明显是有诈。于是邓愈学着韩信下齐、李靖破突厥的法子,一面承应下接洽事宜,一面则率军星夜兼程赶到抚州城下,待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大军出其不意突然从东、西、北三门闯入城中。
邓克明懵了,一时之间方寸大乱,他赶紧上马从南门仓皇出逃,但是路上他又考虑到自己单枪匹马是很难冲出去的,于是又打马溜回,“遣其员外罗天锡以分省印及所掠抚州、建昌、临江、汀州等四路,南丰、宁都、富三州,临川、乐安等十八县印”,向邓愈正式投降。
邓克明被邓愈留在了军中监视,邓愈又命克明弟志明前往新淦,去收罗自己的旧部。邓克明借口说要到九江去面见朱老大,邓愈便派兵护送他前往,可是就在途中,这个邓克明伺机潜逃到了新淦。
一个多月后,当南昌及其附近都被朱家军的威势所慑服时,邓克明惶惶不安,这一回他真想投降了,可是又害怕朱老大会报复他。最后他化装成一小商人乘小舟来到了南昌城下,这时他先是找了一个算卦的,想让老天帮他拿拿主意,看看究竟是投降与否。
就在这时,邓克明被人抓了个现形,朱老大指责其不诚,于是姓邓的终被囚送应天。
腾王阁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又俗语说得好“爹死娘嫁人,各人顾个人”。眼见陈皇帝那边不好指望,江西大势已去,大汉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等便遣使到江州去面见朱老大,谈判龙兴(即南昌)等地投降事宜。
使节郑仁杰传达了胡丞相的意思道:“明公英武盖世,海内豪杰皆延颈倾心,乐为任使。廷瑞等欲归命久矣,然无路以请,今特遣仁杰输款。但所领将校,久居部曲,人情相安,恐既降,而以此辈属之他人则非所愿,故预陈本意。”也就是说投降可以,但前提是不得拆散旧部、不能接受改编。
这个条件很苛刻,朱老大一时犹豫难决,就在这时,刘半仙儿从他的背后轻轻地踢了一下他所坐卧的胡床。朱老大于是醒悟过来,便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管它呢,先应承下来再说,以后不妨再想对策;就算是颗定时丨炸丨弹,只要花点心思慢慢拆除就可以了嘛——此事确实埋下了隐患,结果还没等丨炸丨弹及时拆除,就被人给引爆了,当然威力已小得多了。
为了表明诚意,朱老大还专门致信胡廷瑞同志,其言之凿凿,以期能够消除胡、祝等人的疑虑。信的开篇是这样写的:“郑仁杰极力言说足下有效顺咱的意思,这正是足下的明白通达之处啊。偏足下又担心分散了手下将士,这是多虑了。咱起兵今已十年,四方的奇士英才们,很多都能够审度天时、预料时机,不等到交战就毅然委身到咱这里来。他们都希望立功于今世,垂名声于后世。大丈夫磊磊落落,一句话投缘,就可以洞察肺腑。所以咱以赤心相待,根据他们的才能而悉加任用。兵少的增加他们的兵力,位置低的提高他们的地位,钱少的重重赏赐他们,并没有彼此之分,这是咱对待将士们的基本原则。怎么会分散他们的部下,使人产生疑心,辜负他们来归附咱的心愿呢?”
接下来,朱老大还用赵普胜被陈皇帝杀害,张志雄等受到自己重用为例子,反复陈说。他甚至说,自己对待张志雄等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胡廷瑞这样不费一兵一卒以完整的城池、部队来归附的。
于是次年(1362)正月,胡廷瑞等终于打定主意向朱老大投降。为表重视,朱老大便由九江出发亲至南昌,以高度礼遇的姿态接受对方的投诚。当朱老大等一行人将至龙兴时,胡廷瑞等一大班官员出城相迎,朱老大慰劳了他们一番,并当众再次承诺“各仍旧官”。
入城之后,军令肃然,民皆安定,一切如常。朱老大先是拜谒了一下孔子庙,又行经道家著名宫观铁柱观;接着又出城开宴,在名胜滕王阁与当地诸儒赋诗为乐,以附庸风雅的方式来笼络士大夫之心。第二天,又命存恤鳏寡孤独(弱势群体),并于西山放生了陈皇帝之前所蓄养的一群鹿。
几天之后,筑台于城北龙沙之上,朱老大特意召集城中父老、民众都集会于台下,他告谕大家道:“自古攻城略地,刀枪弓箭之下,老百姓多遭受其祸殃。现在你们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都是丞相胡廷瑞明白天道,率先来归附,此是你们百姓的福分!姓陈的当初占据这里,供给军队各种需求,百姓们的负担很重啊。现在,咱把那些弊端都给去掉,军队供应都不须拖累百姓。你们各自从事本业,不要游走懒惰,不要纠缠诉讼,不要交结权贵,各自保护好自己的父母妻子,当咱的良民吧……”
大家伙听完这番话之后,心里都暖洋洋的,果然是大地回春了。
于是,士民皆感悦,无不心向那朱(红)太阳。随后,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以“浙西四贤”之一的叶琛出任知府。
有一首著名的民歌是歌唱洞庭湖的,叫《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假使那时有首歌唱鄱阳湖的歌曲,那么面对广阔无边的鄱阳湖,心情极爽的朱老大也一定会放声高唱:“天上那个云波咯,水里的霞哟呵,八百里鄱阳啊,我的家叻……”
鄱阳湖水呀,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鄱阳湖鱼米乡?咱老朱的光景哪,一年更比一年强……
自打占领了这南昌以后,江西的北部已基本落入朱家军之手。至此,朱老大也就基本掌握到了先打谁后打谁的战略主动权,当初所议定的“先南后北、先西后东”的战略决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以前是人家主动到你家门上挑事儿,你只是被迫还击而已。
就在这一年多的西线作战中,朱家军显然得分很多,陈家军的命运也如当初的张家军一般,也是被压得始终没能抬起头来。可能也正由于一路太顺,朱老大遂起了轻敌之心,他后来亲率主力北上援救小明王于安丰,正给了陈皇帝以难得之机。
可是,也许这个陈皇帝被朱老大给打怕了,虽然他手中掌握着一支空前强大的“无敌舰队”,可是他却没有像先前那般直取应天,而是选择了一条相对稳妥也相对鸡肋的进攻路线——先打南昌!
陈皇帝此举显然是过于畏缩了,偏又在南昌被耽搁了宝贵的时日,以至让朱老大腾出了时间来对付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被陈家军围困的南昌并不是非救不可,别说是一个南昌丢了,即便是安庆、池州、太平,不一样可以再夺回来吗?
可是朱老大却偏偏不顾鞍马劳顿之苦,由淮南地区率主力一路杀到鄱阳湖,如此冒险的举动说明了什么呢?它足以说明朱老大根本就没将大而无当的陈皇帝放在眼里,他已打定主意要同陈家军决一死战!而且他有信心打败敌人。
因此便可以说,朱老大急着同陈皇帝于鄱阳湖决战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他积极主动的一次重拳出击!一个南昌,陈家军连攻近三个月都没能拿下,真是衰得可以,在朱老大看来:其败局已定……
腾王阁清晰照
随便添几段哈,以下为徐达初见朱元璋时情景……
-------------------------------------------------
还是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徐达同志吧,他比朱同志小四岁,与马大脚是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