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就在去年的(1360)七月,陈友谅部守备浮梁(今江西东北)的院判于光、左丞余椿二人,他们与饶州的幸同知(官名)有过节,以至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结果,幸同知被打跑,于光等人见惹了祸,便派了人来向朱老大请降。朱老大命他们仍旧在浮梁坚守,很快陈皇帝便派了其手下参政侯邦佐率军来攻打浮梁,于光等人不支,纷纷败走。于光一人独自骑马到了应天,他在龙江见到了朱老大,最后被授予枢密院判官,接管徽州永平翼的防务。

到了这年(1361)夏天,雄峰翼分院元帅王思义攻克了鄱阳湖附近的利阳镇,后来他便与邓愈的大军会合于三洞源,准备攻取浮梁。

后来,邓愈大军久攻浮梁不克,朱老大闻讯后便派兵前往支援。八月时,浮梁终被攻克,敌守将侯邦佐等弃城走。

与此同时,也传来了坏消息:安庆重镇失守了!

攻陷安庆的敌主将正是陈皇帝手下的大将张定边,显然陈皇帝这次出兵是下了血本的。当安庆守将余元帅等逃奔应天后,虽然有常遇春等人求情,可朱老大仍旧命人将他们全部处死了。因为不能开这个先例,这也是朱老大自己跟常同志等人说的。

安庆一失,长江上游的防守便又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朱老大本来还担心西线的敌人不好对付,不能轻易派出主力前往征讨。但是,先前“先南后北、先西后东”的统一战略既已大体制定出来(其中有刘基的功劳),后来他又听可靠的人说陈家军不过是纸老虎而已,军心其实非常不稳。

因此,朱老大才毅然决定亲率主力伐汉。这一来,就又有好戏看了。

不得不指出的是,此系其生平第一次决定对西线主动(大规模)用兵,先前的思虑、准备自然是非常审慎和细致的。

6、哥儿只是个传说

不管是打仗也好,搞公共工程、给官吏们发工资也好,哪怕是居家过日子也罢,离了一个字就都玩不转了——这个字就是“钱”!

为了增加税收,开辟财源,先是中书省向朱老大建议征收酒、醋之类的税费,结果被采纳。到了至正二十一年的年初,在众人的建议下,朱老大又命李善长等人专门制定了盐法、茶法和钱法等,以从根本上保证财源之活水。这也是一个政权的长久之计,既从制度上规范了人们的经济行为,又能够促使这个政权得到稳固。

首先,按照盐法的规定:严禁贩卖私盐,并设官盐局进行专卖。这也是历来所有政权都要采纳的方法,不过只是税率有高有低而已。朱氏政权这边令商人贩运,只以二十分之一取税,后来才一度增加到十分取一。

茶法也是一种专卖政策,其规定:商人到产茶区买(贩)茶,必须向政府缴钱买得一定的贩茶之凭据——茶引(类似盐引)。每引茶的限额为100斤,需纳钱200文,不足一引的则叫畸零,发给“由帖”。如果没有引和由帖,或者茶数与引、由不符,就叫私茶,准许他人告发或直接逮送官府问罪。

当时,政府在宁国府和溧水州都设有茶局批验所,专门来批验引由、检查茶货。茶法还规定,凡私茶出境或关隘放私的,以及用过引由不及时缴还(重复使用、假冒)的都将处以重罪。显然,这是与商人争利的一种手段,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也是解决财政困难的必要措施之一,就形同后来的湘军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设置“厘局”。

只是不同的是,湘军征收税费的权力是有限的、暂时的,地方财权仍旧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手里,所以有时候湘军的军费严重不足,将官们便极力鼓动兵卒们去烧杀抢掠。想当年为了钱的事,曾国藩没少吃苦头。而这个时候就显示出独立政权的巨大优势来了,它们不仅牢牢地掌握着地方财权,还能铸造和发行自己的货币。

这便是有关“钱法”了。所谓钱法,就是指政府设局铸钱。元代的货币交易本来使用的是钞,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纸币。起初,这种纸币用金、银、丝等硬通货作钞本,发行有限额,还可以转兑金银,信誉还是身高的。但是,越到后来政府的财政赤字越高,印钞的相对数量也就不免随之增加,以至钞票愈来愈贬值——贬值的极限就是导致经济的崩溃,纸币彻底变成废纸。

也正如我们前面所提过的,为了解决元末巨大的财政困难,元廷便开始采取了不顾其他一切的“超级通货膨胀”政策。国民党在大陆垮台前夕,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都是一片凄凉、萧条之象,但唯一日夜忙碌的正是印钞行业——大元朝廷就是他们的榜样,印钞工人们加班加点、日夜赶造,以致船装车载、舳舻相接,弄得到处都是钞票!也最终彻底搞跨了经济。

这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发生在六百多年前的中国,也算是当时世界上的一大独特经济奇观了。

后来,元廷为挽救经济又转而铸钱,但此钱整得很“山寨”,质地脆薄,易于损坏,根本不被市场所认可,也就无法流通。闹到最后,民间只好又退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这是至今人类都在不断重演的悲剧。如此一来,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更无从谈起什么“从数目字上管理”,无法估计GDP)。

而就在江南社会初安、生产日渐恢复以后,李善长便开始建议朱老大发行铜钱,以促进货物流通,增辟财源。

到了至正二十一年二月,朱老大就批准了在应天设立宝源局,正式铸钱。其所铸造的“大中通宝”铜钱,以400文为一贯,40文为一两,4文为一钱,当年共铸431万贯,并可与历代制钱通用。这一办法显然是于繁荣经济有利的,政府也从中得了利。

财源、财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以后,朱家军的整个军需供给的状况也就一步步地转向了正规,自然军队作战也就更有干劲了。士兵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

时光如箭,转眼间已经到了这年(1361)的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又名李察罕)那边已经攻占了大宋政权的都城汴梁,朱老大为慎重起见,不得不先行派出使节到他那里通好。

这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人,就跟后来靠镇压太平天国而起家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是一样的,所不同是对朝廷的忠诚程度。当时察罕帖木儿正用兵山东,他已经成功地招降了田丰等部,其势力颇盛。朱老大是想借机试探一下他的态度如何,他已然发觉:这个李察罕有军阀本性,有私心,正可利用。

朱老大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当西线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时,北线再出现大漏洞,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他得为自己留出一条后路,以作为缓兵之计。

先是,那个投降过来的于光率军攻打乐平州(在江西东北一带)得手;接着东线又传来消息说,胡大海部将张英恃勇轻进至绍兴城下,因遭遇伏兵而被杀,胡大海围城甚久,不利而还。

这些目前都是无碍大局的小事,胜利不须骄傲,失败也不值得气馁。朱老大正在加紧筹备以水师亲征陈友谅的大事。

前段时间,当那个李明道被朱文忠送交至应天后,朱老大于是便跟他了解情况。李明道具实以告:“陈伪主自从篡弑(徐皇帝)以来,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擅权者多,骁勇之将如赵普胜者,又忌而杀之,虽有众,不足用也!”也就是说,哥儿只是个传说而已,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那么可怕!

就在出师之前,朱老大还抓住了陈皇帝的软肋,就此告谕诸将道:“陈友谅贼杀徐寿辉,僭称大号,此乃天理人情所不容!偏他又不度德量力,肆骋凶暴侵我太平、犯我应天,既自取祸败,不知悔悟。如今他部又以兵攻陷安庆,观其所为,不灭不已!你等当各厉士卒以从。”

这也等于是向诸将下达了动员令,朱老大这边话音刚落,只听徐同志附和道:“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也就是说道义在咱们这边,“理”之所在,将无往而不胜!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5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下乞男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第5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