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六月,朱家军的中翼右副元帅谢再兴、元帅赵德胜、总管刘贞等率兵略地至池州附近的石埭县,恰好与一股陈友谅军遭遇,朱家军与之交战,擒其将钱清、孟有德、张遵道等及部卒四百余人。

依照当时的情况看,朱、陈两部争夺江西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只是这里还暂时没有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地区。当时,陈友谅正忙着篡权,而朱家军也在忙着打浙江,所以尚无暇他顾。不过,以陈部占据上游且兵员众多的形势看,朱家军对于江西的争夺显然其难度要比江浙大得多,朱、陈双方势均力敌,必然要形成在江西战场上的拉锯局面。

① 按照有些史书上的说法,张士德当时还没死,于是张士诚便想拿廖永安交换老弟,可是朱元璋不从。

请大家注意,以下是重写的部分!!

--------------------------------------------------

在军事方面,也由于朱老大领导有方且用人得当,仍然在稳步地扩展着地盘。

至正十八年正月,张士诚部进犯常州,为守将汤和所败;邓愈遣部将王弼、孙虎及汪同、孙茂先等又取了婺源州(今属江西)。二月,以吴祯为天兴翼副元帅,令与其兄吴良同守江阴;此地守兵不满五千,而其地与张士诚接境,但因为这吴家兄弟训练士卒有方,并严为警备,且“屯田”以补给军饷,所以敌不敢犯,老百姓也非常仰赖他们。

不久,又升中翼大元帅常遇春为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朱老大家的孩子们也开始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了,首先第一位正是朱老大的外甥、养子朱(李)文忠,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岁,倒可以与邓愈相提并论。文忠小字保儿,他原是领军舍人,由于表现出色和老舅的急于培养,这一年他被提拔为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开始了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辉煌的征战生涯。

三月,改毗陵翼为指挥司。不久,朱家军攻克了建德路(在今浙江)。此战正是由邓愈、胡大海连同新提拔的亲军左副都指挥朱文忠一齐指挥的。

话说这支部队由徽州昱岭开进攻打建德,行至遂安地界时,未及县三十里,敌长枪元帅余子贞领兵来敌,结果被邓愈击败,朱家军获马百余匹。敌人闻风奔溃,朱家军一路追击至淳安,获其战船三十艘,降其兵三千人。接着,遂安守将洪某率众五千来援,被胡大海击败,生擒其将士四百余人,获马三十余匹。等到大军抵达建德城下时,元军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竟开城迎降。

随即改建德路为建安府,立德兴翼元帅府。元江浙行省左丞杨完者率军来攻,结果被邓愈击败,杀其将李副枢,众溃,降其溪洞兵三万人。此战后,邓愈被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胡大海升为行枢密院判官,并任命朱文忠镇守建德府,

但杨完者不甘心失败,不久又以水师攻达徽州,被胡大海率军击败;元军又攻建德,被朱文忠击败,作为主帅的杨完者逃遁。五月的时候,杨完者再次卷土重来,率兵攻打建德府,为邓愈所击败。

六月,朱文忠率兵攻打浦江县,不久攻克。在此地,年轻的文忠除了严禁士兵干那抢掠的勾当,还做了一件很得人心的事情:这浦江县有一户姓郑的人家,他们家自宋代以来就不分家,而是聚族同丨居丨(有点类似东汉大儒的蔡邕家),元代时被朝廷旌表为“义门”;战乱方起,这户人家不得不暂时躲藏到了山里去,文忠得知此事后竟亲往山里去探访他们,并小心地将他们迎接了回来。

这种事情文忠以后还会做很多,因为他是老舅麾下的大将中可谓仅见的儒将。而且受老舅的影响,他平素治军严明,曾下令擅自闯入民居者一律处死。另外,也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文忠绝对可称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天才,仅就战功而论,他也只是仅次于徐、常两人而已。当然,这与他老舅的重用分不开,他的遭遇就如同汉代名将霍去病一样——个人的卓越能力是一方面,良好的机遇、发挥空间又是一个方面。

在马氏与老舅的着力培养下,文忠文武兼济,他不仅喜爱读书,喜欢钻研兵法,而且不乏胆气,其作战相当骁勇(“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①”);更难得的是,他还颇有深沉含蓄的儒将风范,“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这一点倒酷似他的老舅,只是他的儒雅却远非老舅所及——文忠““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俨然就是一个王守仁(阳明)式的人物。

文忠特别喜欢交结儒士,他的人生进取心非常强烈,后来他曾一度劝说老舅远征日本;他也经常向做了皇帝的老舅献言献策,结果正因为他管得太宽,反弄得老舅有些不快。可惜,文忠这样的虎父,却生出了李景隆这样的犬子。

① 这倒有点像“遇小敌怯,遇大敌勇”的刘秀,因为刘秀是大智大勇。

6、不会叫的狗才可怕

在我们中国,历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谚:“瞎叫的猫不逮老鼠。”而在德国,也有类似的一句很出名的谚语:“不会叫的狗才可怕”。会叫、乱叫的狗就好比是在明处的敌人,你完全可以根据它的叫声来判断它的情绪、意图、位置,可以随时提防着它;但是不会叫的狗就不行了,它就好比是躲藏在暗处的敌人,你对于它的一切都很难有效判断,所以也往往容易受到它的突然攻击,以至令人防不胜防——这就是它的可怕之处。

有人就是要教朱同志做这样一只不瞎叫的猫、一只不会叫的狗,此人正是常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徽州名儒朱升,只是这位老先生在历史记载中还真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

先是,胡大海自至正十八年(龙凤四年)十月率兵攻打婺州已经快两个月了,但是却进展不大,看来这又是遇上了硬茬儿。偏偏此地又是斯文所在,关系重大,于是朱老大便决定率军亲征;他共调集了杨璟等部十万大军,如此兴师动众,一来显示出了他势在必得的决心,二来也迅速解决浙江问题的意思。

这年的十二月,朱老大率援军取道宣州先行到达了徽州。在这里他稍作停留,并把一干“故老耆儒”这些地方上的权威人士召集了来,向他们了解民情。有儒士唐仲实、姚琏等来见,一向洞悉世情的朱老大于是对他们说道:“自天下丧乱以来,老百姓多失生业,人人都渴望着能够天下大治,就如一个渴极了的人对于水的盼求一样,这些咱也都是知道的。”

唐仲实接口道:“回主公,如今自咱大军克复了此地,老百姓也就算得到了归属。”唐先生话里有点恭维的意思。

朱老大又问道:“如今邓愈将军在当地修筑城防,老百姓有什么怨言吗?”

唐先生听着朱老大刚才的话说得实在,也就没有隐瞒:“颇怨。”

“筑城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老百姓怎么会有怨言呢?一定是邓愈太过于急躁,才失了人心啊!好吧,从今天起,就顺从了民意吧!”他当即传令停止城防的修建。

很久以来,朱老大观览史册,又常听人议论古来贤君的功业得失,所以少不得他也会就这些问题向人请教一二:“听闻您博通今古,必是熟谙古今成败之迹的,若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此数君者平一天下,其道何如?”

唐先生沉思了一会,便从容对道:“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主公英明神武,为天下安宁不辞辛劳,且除祸乱未尝妄杀,出民膏就必待百姓有所安生,开创之初,超于前代。然就今日的情形来看,百姓虽有所归依,只是未得安养生息。”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小说在线阅读_第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下乞男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全面解读史上最传奇皇帝第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