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六年(1161年)二月,完颜亮认为时机到了,于是起身开始再次搬家。到了六月,完颜亮到达了开封,不,这时候叫南京。可是天爹这时候有点儿发脾气,估计是气完颜亮为啥打着他的旗号瞎做梦。就在完颜亮抵达南京的当天,刮大风把承天门上的鸱尾给刮坏了。鸱尾简单地说就是古建筑屋顶上的那一排排小动物的一个,龙的九个没有成龙的儿子之一,这个坏了,迷信来看就是不吉利。更不吉利的是当进城大礼正在隆重举行的时候,天降大雨浇了大家各透心凉,当然也包括完颜亮。再往下,当走到承天门顿时电闪雷鸣,而完颜亮没有在乎,继续走下去。等到仪式完了,天竟然放晴了,真不知道到底是天爹怕天子还是天子怕天爹。
在完颜亮搬新家的同时,对南宋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当然这种大事会有不同意见,太后徒单氏就不答应。这个太后可不是亲妈,她是完颜宗干的正室,完颜亮的亲妈是大氏。虽然完颜亮当了皇帝,亲妈却不能当皇后,只能徒单氏当,这个没办法,这就叫做规矩。徒单氏毕竟和完颜亮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完颜亮对她也不放心。于是完颜亮想了法儿,要找个卧底吧。正好赶上徒单氏派自己的侍女高福娘来问候完颜亮的起居,完颜亮就借机占有了她,然后让她在太后身边“潜伏”。这是一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啊!看来完颜亮的“美男计”真是管用啊,不光自己没吃亏,还安插了个眼线。没想到高福娘竟然就这样听从了完颜亮的命令,成了“余则成”。更匪夷所思的是高福娘的老公特末哥也掺和进来,他不是找完颜亮理论为啥给个绿帽子戴,而是教老婆该怎么添油加醋地向完颜亮汇报太后的言行,从而在完颜亮那里得些好处,这不是“翠平”是谁?这下真是热闹了,高福娘没少给完颜亮说徒单氏的坏话,结果这位不是亲妈的太后被完颜亮带人给杀了,还被焚了尸,下场极其悲惨。太后这个最难缠的反对派都搞定了,其他人就更不是阻力了,讨伐南宋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说到完颜亮想收拾南宋本来就不是秘密,自己没事都喊,别人还能不知道。早在正隆三年(1158年)正月在宋使到金国拜见完颜亮庆贺新年时,完颜亮就直言不讳地告诉宋使,回去告诉你们老大,你们又是接纳叛民又是购买军马,分明是想对金国开战,我完颜亮很不高兴。自己想开打,还说别人找事儿,完颜亮是在找借口。而后,金国准备进攻的信号还在不停地出现,正隆四年(1159年)完颜亮派施宜生去南宋出使。这位施宜生是汉人,还是南方人,是主动投靠金国的。而到了南宋的施宜生出于本是汉人而寄于女真之下心中有愧的缘故,偷偷给接待他的张焘一句暗语:“今日北风甚劲。”不就是金国要来的意思吗?为了让意思更明显一些,施宜生还拿着毛笔喊着:“笔来、笔来。”要是这样的暗示都没听懂,张焘也就别在官场上混了。漏了口风的施宜生自然活不了,知道了的张焘说了半天,大家还是没把他说的当回事儿。但就是这样,南宋高宗赵构竟然没有放在心上,可能害怕面对所以回避吧,金朝这边忙活的紧,而南宋那边依旧该干嘛干嘛。
等到了正隆六年(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感觉可以对南宋下手了,于是派使者去找赵构,要求南宋割地,还顺便对赵构一通数落,又宣布赵桓死了。其实这时候赵桓已经死了五年了,之所以没有告诉赵构就是为了让他老实点。而说到赵桓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病死了,完颜亮迁都时也没忘了带上赵桓和天祚帝耶律延禧,赵桓就死在了燕京。另一种说法是被害死。说是在正隆元年(1156年),完颜亮让五十七岁的赵桓和八十一岁的耶律延禧比赛马球。这两位亡国之君倒真是没皮没脸,生不如死还赖着不死,寄人篱下还活的崩精神。完颜亮之所以让两人赛马球无非是再次羞辱他们,而赵桓可没这本事,跌下马来,而完颜亮也不管,任凭赵桓被踩踏至死。而耶律延禧想凭着自己的马术逃出重围,但终究被乱箭射死。两位曾经的皇帝就这样死去了,算是对上一章做了个结束,而对他们来说这也可能是一种解脱。转过来再说赵构,在被数落的一点儿脾气都没有的同时,又闻听自己的哥哥死去了,当即痛哭,而他就没敢把这气焰嚣张的金使怎么着,当时气宇轩昂的赵构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