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军渡过黄河锋芒直逼汴京的时候,佶佶那边是坐不住了。别看佶佶成了太上皇,可是汴京是不安全的,金军随时可能打过来,打不过就只能逃了。靖康元年正月初三,赵桓下诏称佶佶原来积劳成疾,身体不好,后来到亳州太清宫祷告后身体就吃嘛嘛香了,现在佶佶要去太清宫还愿了。诏令理由很充分,还愿吗?很正常的啊,但是为啥这个节骨眼去还愿啊,就是还愿也要选个黄道吉日啊,而佶佶却是急不可待。到了初三晚上,佶佶就慌着往外跑,而且跑得那个快啊,就带着皇后、皇妃和一部分的皇子公主一股脑地往南跑,连亲骨肉都来不及带上。而亲信就只带了蔡攸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其他人还都蒙在鼓里。前一段时间还号称半身不遂呢,现在说跑比兔子跑的还快,佶佶你说你不是装病还是什么。佶佶一跑,大家更加心里没底了。童贯、蔡京、朱勔、高俅等人得知后,立即领兵追佶佶,并美其名曰护驾,实际就是跟着一块跑。而佶佶这边可是没命地跑,童贯等人追了好久才算追到。佶佶依旧没有停下逃亡的脚步,一气儿跑到扬州才算是歇了一阵。不过佶佶仍然害怕金军打过来,丢下皇后就过了长江到了镇江才算是心情稍安,认为有长江天险自己的安全才有保障,一个连老婆、孩子都觉得是累赘的人,能对国家、老百姓负责任吗?
佶佶是自顾自地跑,赵桓可是没法逃,既然做了老大就要主持大局啊,太上皇跑就跑吧,皇帝可是不能跑啊。虽然赵桓也是一个懦弱之人,但是既然当上了这个老大,就要继续做下去。赵桓要做的就是要立威,立威就要从“六贼”下手。而太学士陈东等人为代表的正直派在赵恒即位后就上书惩治“六贼”以谢天下,赵桓借着这个机会,在佶佶逃出汴京的同天,赵恒宣布贬朱勔为平民永不录用,贬王黼到永州。当时朱勔、蔡京、童贯都跟着佶佶,所以命令算是下了,但是还没法执行。最倒霉的就是梁师成,虽然对赵恒有恩,但是谁叫他是“六贼”呢,唯有以命换人心了,梁师成就这样得了一个被缢死的下场。王黼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是被贬也没有逃过被仇家杀死的命运,这下“六贼”只剩下了四个。从这方面来说,蔡京等人还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佶佶是他们的靠山,只要在佶佶身边自己就能相安无事。仅仅惩治几个贪官还不够,当务之急是怎么应对金军的进攻,因为宗望已经离汴京越来越近了。这时候主战派和主和派成为了两大阵营,一边是以李纲为首主张痛扁金军,一边是白时中、李邦彦为主支持谈判谈条件。最终李纲一派博得了赵桓的信任,被任命为东京留守,主持京城防务。可是没过一天,正当李纲等人紧锣密鼓的开始部署防御时,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生怕金军打进来自己没好果子吃,又去劝说赵桓“南巡”,先离开汴京再说。赵桓和老爸佶佶一个毛病就是贪生怕死,被李邦彦等人一吓唬,赵桓还真怕了,立即准备行装闪。李纲听说消息后,立即跑到宫中看到赵桓真的准备跑,立即言辞坚决地予以阻止,并发动跟随赵桓的士兵留下。士兵们家都在汴京哪能像皇帝一样随便到哪里都行啊,纷纷表示愿意留下来保卫首都。赵桓一看这架势知道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好勉为其难地继续呆在开封。
到了正月初七,宗望的大军围困了京城。幸好有李纲等人的舍命保卫,开封未被攻破。不过佶佶费了心血弄来的那些怪石成了守城的武器,派上了用场,凝聚了多少人血泪的“花石纲”毁于一旦,真是让人感慨。而与此同时,各地勤王的部队也陆续赶来帮忙,对金军来了个反包围,宗望的处境有点儿危险。就在宗望还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胆小的赵桓主动派人过来和谈。赵桓给派去的李棁开出了条件,岁币可以增到白银三百万到五百万两,犒军费也是白银三百万到五百万两,顺便还给宗望带了一万两黄金和不少好酒作为对他个人的贿赂,看来赵桓也很明白,岁币、辛苦费那是给公家的,具体办事的宗望也要意思意思啊。结果宗望不吃这一套,直接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一次性支付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绢一百万匹,还要割让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给金,还要一名亲王和一名宰相作人质,最后还要宋帝无论年纪大小都要称金帝为伯。赔钱先不说,割地也不提,就光称金帝为伯就是侮辱性的条件。赵恒(是赵恒,而不是赵桓)那时候和辽还要分个谁岁数大、谁岁数小呢,女真人可比契丹人不讲理多了,佶佶忙活了半天,结果攀了个更生猛的邻居。等到赵桓一听说这条件心中十分的不爽,能爽吗?答应这条件基本上等于破产,借壳上市也没这样的啊?但是就是这样极其苛刻的条件,赵桓竟然全盘接受下来。难道没人反对吗?有,只有李纲一人继续坚持着,其他大臣都附和着赵桓的想法。这样天文数字般的赔偿金从何而来?除了国库那点儿,只有伸手向老百姓要,不,不是要,是抢。开封城内到处都是强夺横敛的士兵,打金人不行对付老百姓还绰绰有余。就连佶佶的老相好李师师都没躲过这场浩劫,谁叫你就是前任老大的情人呢,李师师的私房钱成为了零,到最后李师师的下场有很多版本,具体是什么现在也没有必要考究了。开封府被刮地三尺都不止,结果只搜刮了几十万两黄金、四百万两白银,这个与金人提出的条件差多了。赵桓没办法,就只好先派亲王和宰相去再和宗望商量商量。派谁去呢?这是个难题,谁都知道去了金营就是羊入虎穴。这时候康王赵构主动站了出来,别看赵构后来成了著名的逃跑皇帝,但是这次他很勇敢,有点视死如归的味道。宰相让谁去呢?李邦彦、白时中不吱声了,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们不去。另外一名宰相——少宰张邦昌成为了倒霉蛋,一听说自己被选去当人质,瞬间痛苦起来,他不想死,更怕死。但是总需要有人去做,赵构带着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张邦昌去了金营。